食品专利数据库

组合物在抗氧化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本发明涉及组合物在抗氧化中的应用,属于生物。背景技术:1、许多非传染性疾病都与氧化应激有关,氧化应激主要是由氧化和抗氧化作用之间的不平衡产生的。抗氧化剂是合成或天然的化合物,在对抗氧化应激和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有害影响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和危害性。而植物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这些天然抗氧化剂被认为是在工业水平上添加到任何食品中的安全产品。2、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由于其易吸收、低毒、低残留等特点,使其在医美领域受到特别关注。此外,基于其优异的抗氧化活性,白藜芦醇被列为“100种最有效的抗衰老物质之一”。其抗氧化活性通常是浓度依赖型的,其酚羟基可以竞争性地与自由基结合,从而有助于消除自由基。3、大黄素具有多个酚羟基结构的,中国专利cn102391095b公开了大黄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大黄素在中药领域已被广泛使用了2000多年,并在各种中草药制剂中继续使用,广泛存在于大黄、虎杖、决明子等药用植物中。4、但是,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抗氧化性能有限,亟待发掘提升二者抗氧化性能的方法。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中草药活性成分大黄素,通过和白藜芦醇联合使用来提高抗氧化能力。2、本发明提供了组合物在抗氧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白藜芦醇;所述应用不涉及疾病的诊断或治疗。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黄素衍生物包括: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或大黄酸。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浓度比不低于1:9。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浓度比为(1:9)~(9: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浓度比为(1:1)~(9: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的浓度不低于0.01mg/ml。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体外抑制活性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性氧或含活性氧的细胞、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以及白藜芦醇混合;所述方法不涉及疾病的诊断或治疗。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浓度比不低于1:9。10、本发明还提供了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抗氧化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含有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白藜芦醇。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包括食品或药品。12、有益效果:13、(1)本发明中通过将大黄素与白藜芦醇混合,混合后的组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出现了显著的提升,在活性物质总含量在0.1mg/ml的条件下,大黄素与白藜芦醇以(1:9)~(9:1)质量浓度比例下混合所得组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0.1mg/ml的单独作用。14、(2)反应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组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中的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0.09649min-1,远高于大黄素或白藜芦醇的单独作用下的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也远高于二者单独作用之和,这进一步表明大黄素与白藜芦醇间在活性氧清除上存在显著的协同增效效应。技术特征:1.组合物在抗氧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白藜芦醇;所述应用不涉及疾病的诊断或治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素衍生物包括: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或大黄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浓度比不低于1: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浓度比为(1:9)~(9: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浓度比为(1:1)~(9: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的浓度不低于0.01mg/ml。7.一种体外抑制活性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性氧或含活性氧的细胞、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以及白藜芦醇混合;所述方法不涉及疾病的诊断或治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浓度比不低于1:9。9.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抗氧化的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大黄素或大黄素衍生物,白藜芦醇。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食品或药品。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组合物在抗氧化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大黄素、白藜芦醇混合用于抗氧化,发现二者能够起到协同作用,从而提升组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在二者质量比(1:9)~(9:1)范围内,抗氧化效果均出现了显著的提升。技术研发人员:陆柳伸,习丙文,郭立纯,秦婷,陈凯,潘良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