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利数据库

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本发明涉及生物饲料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生物发酵饲料是粗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饲料。粗饲料中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木质素等粗纤维和蛋白质,其难以被动物直接消化吸收,动物吃了会增加肠道负担,引起肠道疾病;利用微生物对粗饲料进行发酵后,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能够使粗饲料中的其它原料营养成分迅速转化,从而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等。2、硒是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及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无机硒通常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一般为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其具有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生物利用率低,不适合动物使用;植物活性硒是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其是动物允许使用的硒源。3、现有技术中,大多饲料不易吸收,并且牲畜长期食用后会导致肠道内部的有害物质增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包括:4、芝麻200-300份、花生250-300份、红薯药250-300份、玉米200-300份、高粱农作物秸秆500-600份、豆粕250-300份、麸皮200-25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50-60份以及硒酵母10-30份,搅拌均匀后得到发酵料;5、将上述发酵料与水800-1000份、酶制剂10-20份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10-20份,充分搅拌混合后得到富硒生物发酵饲料。6、优选地,所述豆粕是大豆加工后的副产品,包括大豆皮、芯层和胚乳等部分。7、优选地,所述麸皮是小麦最外层的表皮。8、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且互不拮抗的微生物菌种制成的微生物制剂。9、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还包括10、s1、将农作物秸秆、豆粕和麸皮按比例混合均匀。11、s2、加入适量的水和其他辅助材料,调节水分含量。12、s3、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硒酵母,混合均匀。13、s4、将混合好的饲料放入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发酵。14、优选地,步骤s4中,发酵时间根据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活性等因素进行调整,通常需要几天到几周时间。15、优选地,步骤s4中,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0-40℃之间,湿度应保持在60%-70%左右,同时要保持适当的通风。16、优选地,所述富硒生物发酵饲料的发酵时间一般在6-8天左右。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8、1、提高饲料营养价值:通过发酵过程,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和转化,使其更易于被动物消化和吸收。19、2、增强动物免疫力: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益微生物和酶类,可以帮助动物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20、3、促进动物生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得到了优化和提升,为动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支持。21、4、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发酵过程,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得到了降解,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饲料的浪费。22、5、环保可持续: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饲料原料,不仅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还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技术特征:1.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粕是大豆加工后的副产品,包括大豆皮、芯层和胚乳等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麸皮是小麦最外层的表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且互不拮抗的微生物菌种制成的微生物制剂。5.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发酵时间根据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活性等因素进行调整,通常需要几天到几周时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0-40℃之间,湿度应保持在60%-70%左右,同时要保持适当的通风。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生物发酵饲料的发酵时间一般在6-8天左右。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饲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制备富硒生物发酵饲料,从而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有益微生物在动物体内代谢产生大量的酶类和营养因子,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饲料适口性,具有诱食作用,生物饲料中富含呈味核苷酸、谷氨酸等天然诱食成分,能刺激动物的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改善动物胃肠道环境,促进体内微生态平衡,有益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降解酶,减少肠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有益菌竞争抑制有害微生物的附着,形成致密性膜菌群,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技术研发人员:刘生宝,刘银琴,马高齐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生宝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