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喷雾加湿,具体为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背景技术:1、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现有技术中,采用大棚种植作物时,为了使作物能更好的存活,通常采用喷雾加湿方法,让作物更好的进行有氧呼吸,并让作物可以通过叶片吸收到部分水分;喷雾就是人工造雾,简单的说就是高压系统将液体以极细微的水粒喷射出来,这些微小的人造雾颗粒能长时间漂移、悬浮在空气中,从而形成白色的雾状奇观,极像自然雾的效果,故曰喷雾,喷雾加湿就是通过模拟人工产生的水雾来增加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达到提高湿度的目的。2、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069958 u)一种大棚加湿装置,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所述雾化器的上表面设有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雾气出孔,各雾气出孔上安装有垂直向上的喷雾管,所述喷雾管的上部倾斜弯折形成用于喷雾的喷雾嘴,相邻喷雾嘴之间的夹角为120°,各喷雾管底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雾化器内,用于控制喷雾管旋转,旋转角度为0°-120°之间,所述雾化器的上表面上设有把手,该实用新型的棚温控装置,底部设有万向轮,方便移动,且设有呈等边三角形的喷雾嘴,各喷雾嘴旋转角度为120°,能够覆盖360°的范围,提高加湿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经申请人检索发现,上述专利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缺陷,例如上述专利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带动喷雾管旋转,通过喷雾管的转动带动喷雾嘴转动,从而对物料进行喷洒,此方法只能对同等高度的物料进行喷雾加湿工作,不能对不同高度的物料进行加湿工作,需要更换喷雾管的长度,且喷洒面积小,工作效率不高,故而提出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具备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可调节高度,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只能对同等高度的物料进行喷雾加湿工作,不能对不同高度的物料进行加湿工作,需要更换喷雾管的长度,且喷洒面积小,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的四角均安装有车轮,所述底座的后端面固定有推杆,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后端面设置有喷雾组件;3、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内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部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螺纹杆远离蜗轮的一端固定有挡块,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固定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同一个安装环。4、进一步,所述螺纹杆的下端面转动连接在底座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圆柱形,四个所述车轮对称分布在底座竖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5、进一步,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螺纹为单向螺纹,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杆外表面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推杆的形状为l字形的两个杆体组成。6、进一步,所述安装环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供电机固定的方形槽,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与挡块的下端面相贴合。7、进一步,两个所述支撑柱对称分布在固定板竖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螺纹杆位于固定板的中部,所述挡块的直径大于螺纹杆的直径。8、进一步,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水管连通有水箱,所述水泵远离水箱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喷雾器,所述喷雾器的下端面固定有风机箱,所述风机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箱的内部安装有挡板。9、进一步,所述水箱固定在底座的后端面,所述风机箱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前端面缺失的圆柱体,所述水箱的内部开设有供水泵输入端连通的通孔。10、进一步,所述风机箱螺纹连接在安装环的内部,所述风机箱的外周面固定有与安装环内部所开设的螺纹凹槽相匹配的螺纹条,所述喷雾器的后端面开设有供连接管连通的圆孔,所述水泵输出端固定的连接管为软性材质。11、进一步,所述喷雾器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供水流喷洒的喷洒孔,所述挡板由若干个竖向长方形的隔板组成。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3、该大棚喷雾加湿设备,通过电机的运作,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蜗轮转动,故而使螺纹杆在底座内部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固定板开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风机箱和喷雾器随之向上移动,便于对不同高度的物料进行喷雾加湿工作,通过设置风机,便于对大棚内部的物料进行大面积的喷雾工作。技术特征:1.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面的四角均安装有车轮(2),所述底座(1)的后端面固定有推杆(3),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底座(1)的后端面设置有喷雾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4)的下端面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部,所述固定板(405)的形状为圆柱形,四个所述车轮(2)对称分布在底座(1)竖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4)外表面的螺纹为单向螺纹,所述固定板(405)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杆(404)外表面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推杆(3)的形状为l字形的两个杆体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40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供电机(401)固定的方形槽,所述固定板(405)的上端面与挡块(406)的下端面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407)对称分布在固定板(405)竖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螺纹杆(404)位于固定板(405)的中部,所述挡块(406)的直径大于螺纹杆(404)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5)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的水泵(502),所述水泵(502)的输入端通过水管连通有水箱(501),所述水泵(502)远离水箱(501)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喷雾器(503),所述喷雾器(503)的下端面固定有风机箱(504),所述风机箱(504)的内部安装有风机(505),所述风机箱(504)的内部安装有挡板(50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01)固定在底座(1)的后端面,所述风机箱(504)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前端面缺失的圆柱体,所述水箱(501)的内部开设有供水泵(502)输入端连通的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箱(504)螺纹连接在安装环(408)的内部,所述风机箱(504)的外周面固定有与安装环(408)内部所开设的螺纹凹槽相匹配的螺纹条,所述喷雾器(503)的后端面开设有供连接管连通的圆孔,所述水泵(502)输出端固定的连接管为软性材质。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器(50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供水流喷洒的喷洒孔,所述挡板(506)由若干个竖向长方形的隔板组成。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棚喷雾加湿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的四角均安装有车轮,所述底座的后端面固定有推杆,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后端面设置有喷雾组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内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部固定有螺纹杆。该大棚喷雾加湿设备通过电机的运作,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蜗轮转动,故而使螺纹杆在底座内部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固定板开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风机箱和喷雾器随之向上移动,便于对不同高度的物料进行喷雾加湿工作,通过设置风机,便于对大棚内部的物料进行大面积的喷雾工作。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邯郸市利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30技术公布日:20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