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利资料库

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采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背景技术:1、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2、目前,公告号为cn216088040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套,控制盒侧壁上开设有供滑动套上下滑动的通孔,控制盒内安装有升降组件,滑动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切割组件,滑杆位于滑动套两端处设置有限位组件;控制盒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止回卡齿,止回卡齿位于通孔两侧,滑动套铰接有两个与止回卡齿相适配的卡板,每个卡板均铰接有连杆,两个连杆远离卡板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连杆铰接点固定连接有配重球;底座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座,限位座内设置有用于盛装食用菌的收集箱,底座底部安装有滚轮;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切割,便于采摘,提高了食用菌的采摘速率,减少了人工采摘的弊端。3、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现有食用菌采摘器在对食用菌采摘后通过收集箱进行存放,但由于食用菌含有大量水分,在收集箱内存放时会受气温影响而升温产生水汽,如果不对水汽进行通风散出,则会造成食用菌闷捂变质,存在对食用菌收集时,容易导致食用菌闷捂变质,从而导致食用菌品质降低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食用菌收集时,容易导致食用菌闷捂变质,从而导致食用菌品质降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包括底箱,所述底箱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箱,顶箱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与顶箱右侧内壁转动连接,底箱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隔板;底箱与顶箱之间开设有同一个带孔,带孔位于隔板左侧,底箱右侧开设有通孔,底箱上设置有升降机构;隔板与底箱之间设置有往复机构,底箱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同一个防护网,底箱左侧设置有箱门,顶箱前侧设置有推把,底箱前侧设置有收集口,底箱底部设置有万向轮。4、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杠和螺纹套,所述底箱底部内壁转动安装有丝杠,丝杠顶端延伸至底箱上方,丝杠位于隔板右侧,丝杠上螺纹套设有螺纹套,螺纹套与通孔相适配,螺纹套右侧设置有采摘机构,螺纹套与底箱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丝杠顶端设置有摇动机构。5、优选的,所述采摘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二电机和切割刀,所述螺纹套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切割刀。6、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和杆孔,所述底箱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限位杆,限位杆位于丝杠右侧,螺纹套上开设有杆孔,限位杆与杆孔滑动连接。7、优选的,所述摇动机构包括转轮和螺杆,所述丝杠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轮,转轮顶部螺纹安装有螺杆,螺杆底端延伸至转轮下方,螺杆底端与底箱顶部相适配。8、优选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往复丝杆和丝杆座,所述底箱左侧内壁与隔板左侧转动安装有同一个往复丝杆,往复丝杆位于防护网上方,往复丝杆上螺纹套设有丝杆座,丝杆座底部设置有扇风机构,丝杆座与底箱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往复丝杆与第一电机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9、优选的,所述扇风机构包括安装框和风扇,所述丝杆座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框,安装框内设置有风扇。10、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和滑槽,所述丝杆座顶部设置有滑块,底箱顶部内壁开设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11、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皮带轮和皮带,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与往复丝杆上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一个皮带轮位于顶箱内,另一个皮带轮位于底箱内,另一个皮带轮位于丝杆座右侧,两个皮带轮上传动套设有皮带。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3、1、通过螺杆、转轮、丝杠和螺纹套的配合,能够通过螺杆摇动转轮带动螺纹套上下移动,通过螺杆套、连接座、第二电机和切割刀的配合,能够实现螺纹套带动切割刀上下移动,能够实现将切割刀调整至食用菌合适高度,能够实现对不同高度食用菌进行切割采摘的目的;14、2、通过安装框和风扇的配合,通过风扇加快收集口内的空气流速,能够将底箱内收集的食用菌进行通风除湿的目的,通过第一电机、两个皮带轮和皮带的配合,能够实现带动往复丝杆转动,通过往复丝杆、丝杆座、安装框和风扇的配合,能够通过往复丝杆带动风扇左右往复移动,能够实现风扇对底箱内的食用菌进行均匀吹风,能够实现避免食用菌散发的水汽不易散出而导致闷捂变质的目的,能够实现避免影响食用菌收集品质的目的。技术特征:1.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箱(2),所述顶箱(2)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输出轴与顶箱(2)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底箱(1)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隔板(4);所述底箱(1)与顶箱(2)之间开设有同一个带孔,所述带孔位于隔板(4)左侧,所述底箱(1)右侧开设有通孔(10),所述底箱(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杠(5)和螺纹套(6),所述底箱(1)底部内壁转动安装有丝杠(5),所述丝杠(5)顶端延伸至底箱(1)上方,所述丝杠(5)位于隔板(4)右侧,所述丝杠(5)上螺纹套设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与通孔(10)相适配,所述螺纹套(6)右侧设置有采摘机构,所述螺纹套(6)与底箱(1)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丝杠(5)顶端设置有摇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机构包括连接座(7)、第二电机(8)和切割刀(9),所述螺纹套(6)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切割刀(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11)和杆孔,所述底箱(1)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位于丝杠(5)右侧,所述螺纹套(6)上开设有杆孔,所述限位杆(11)与杆孔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动机构包括转轮(12)和螺杆(13),所述丝杠(5)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轮(12),所述转轮(12)顶部螺纹安装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底端延伸至转轮(12)下方,所述螺杆(13)底端与底箱(1)顶部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包括往复丝杆(14)和丝杆座(15),所述底箱(1)左侧内壁与隔板(4)左侧转动安装有同一个往复丝杆(14),所述往复丝杆(14)位于防护网(24)上方,所述往复丝杆(14)上螺纹套设有丝杆座(15),所述丝杆座(15)底部设置有扇风机构,所述丝杆座(15)与底箱(1)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往复丝杆(14)与第一电机(3)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风机构包括安装框(16)和风扇(17),所述丝杆座(15)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框(16),所述安装框(16)内设置有风扇(17)。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18)和滑槽(19),所述丝杆座(15)顶部设置有滑块(18),所述底箱(1)顶部内壁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块(18)与滑槽(19)滑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皮带轮(20)和皮带(21),所述第一电机(3)输出轴上与往复丝杆(14)上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20),一个所述皮带轮(20)位于顶箱(2)内,另一个皮带轮(20)位于底箱(1)内,另一个皮带轮(20)位于丝杆座(15)右侧,两个所述皮带轮(20)上传动套设有皮带(21)。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食用菌采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食用菌种植采摘器,包括底箱,所述底箱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箱,顶箱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与顶箱右侧内壁转动连接,底箱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隔板;底箱与顶箱之间开设有同一个带孔,带孔位于隔板左侧,底箱右侧开设有通孔,底箱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本技术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有升降机构,能够实现将切割刀调整至食用菌合适高度,能够实现对不同高度食用菌进行切割采摘的目的,通过设置有往复机构和扇风机构,能够实现避免食用菌散发的水汽不易散出而导致闷捂变质,能够实现避免影响食用菌收集品质的目的。技术研发人员:张梦帆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天中宿鸭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14技术公布日:20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