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利资料库

一种渔业光伏互补的智慧渔业养殖系统的制作方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本发明涉及渔光互补,具体涉及一种渔业光伏互补的智慧渔业养殖系统。背景技术:1、“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在光伏板的下方水域进行渔业养殖的模式。“渔光互补”不仅能够实现水面高效利用,增加清洁能源产能,还能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2、近年来,“渔光互补”产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渔光互补”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存在养殖品种少、光伏区养殖水域污染的问题,使得“渔光互补”产业养殖效益低、不符合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要求。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渔业光伏互补的智慧渔业养殖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渔光互补”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存在养殖品种少、光伏区养殖水域污染的问题,使得“渔光互补”产业养殖效益低、不符合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要求的技术问题。2、为达成以上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渔业光伏互补的智慧渔业养殖系统,包括第一养殖池、第二养殖池和尾水净化区,所述第二养殖池位于所述第一养殖池内,所述尾水净化区与所述第一养殖池水路连通,所述第二养殖池与所述第一养殖池水路连通,所述第二养殖池内设置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底部插入于所述第二养殖池的池底之下,所述固定桩的顶部安装有光伏发电装置,所述第一养殖池为鱼养殖池,所述第二养殖池为蟹养殖池;所述蟹养殖池包括1个深水区和2个浅水区,所述深水区的最高处连接于所述浅水区的最低处,所述浅水区的最低处位于第二养殖池的水面以下,所述浅水区的最高处位于第二养殖池的水面以上;当俯视所述第二养殖池时,所述深水区为矩形,所述浅水区为弓形,所述深水区的左右两边对应于所述矩形的长边,2个所述浅水区的弦边分别位于所述矩形的2个长边;所述第二养殖池的矩形的短边连通于所述第一养殖池,所述第二养殖池的矩形的短边及所述浅水区的边缘上设置有防逃网;所述固定桩位于所述深水区内。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养殖池内安装有物料投放模块,所述物料投放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养殖池的养殖数据;所述第一养殖池与所述第二养殖池的池壁上都安装有水质监测模块,所述水质监测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养殖池与所述第二养殖池的水质数据;所述第一养殖池与所述第二养殖池的池面上架设有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养殖池与所述第二养殖池的运行状态数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无线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光伏组件电性连通于所述物料投放模块、所述水质监测模块、所述图像识别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上传所述养殖数据、所述水质数据和所述运行状态数据;当所述养殖数据、所述水质数据和所述运行状态数据异常时,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报。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桩上且齐平于所述第二养殖池水面的位置安装有种植平台,所述种植平台套设于所述固定桩,且所述固定桩的套设位置位于所述种植平台位的中心,所述种植平台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固定桩上且位于所述种植平台与所述第二养殖池的池底之间套设有外套装置,所述外套装置内部空心;所述外套装置上开设有至少3层收集层,所述收集层分别位于所述外套装置的最高处、正中处和最低处,所述收集层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养殖池与所述外套装置内部的收集口;所述外套装置的底部连接有至少1根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进污口连接在所述外套装置的底部,所述排污管的出污口位于所述第一养殖池的池底以下。5、进一步的,当所述蟹养殖池的数量为1时,所述蟹养殖池位于所述第一养殖池的中心;当所述蟹养殖池的数量大于1时,所述蟹养殖池内的所述固定桩的数量、位置相同,当俯视所述蟹养殖池时,每个蟹养殖池平行相交且距离鱼养殖池的上、下边距相同;定义所述蟹养殖池平行相交的区域为诱捕区,所述诱捕区的顶部安装有光源,所述光源电性连通于所述光伏组件,所述诱捕区的底部设有坑道,所述坑道内放置有铁桶或者网布。6、进一步的,所述浅水区包括第一台坡和第二台坡,所述第二台坡位于所述蟹养殖池的水位以下,所述第二台坡的坡底面设置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连接于所述深水区的最高处;所述第一台坡位于所述蟹养殖池的水位以上,所述第一台坡的坡底面设置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连接于所述第二平台的最高处。7、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口的底部固定有收集片,定义所述收集片连接所述收集口的底部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收集片未连接所述收集口的底部的一端,且平行于所述收集口的底部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端的高度。8、进一步的,所述尾水净化区包括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沉淀区和净化区,所述沉淀区的进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养殖池的池底,所述沉淀区的出水管连接于所述净化区的迎水面;当俯视所述沉淀区时,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至少2堵高度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弧形墙,所述弧形墙分别位于所述沉淀区的两端;当俯视所述沉淀区时,所述净化区的迎水面上设置有三角分流堰,所述三角分流堰的分流角正对所述沉淀区的出水管。9、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区包括一级净化区和二级净化区;当俯视所述一级净化区时,所述一级净化区为圆形,且由外而内依次包括同圆心设置的圆环状的绿地处理区、圆环状的碎石填料区和圆形的跌水曝气池;所述绿地处理区内填充有沙壤土,所述沙壤土的顶部覆盖有草坪;所述绿地处理区的外壁与所述沉淀区的外壁等高;所述碎石填料区内填充有碎石,所述碎石填料区的底部与所述绿地处理区的底部水流相通,所述碎石填料区的外壁的高度与所述绿地处理区的外壁等高;所述三角分流堰设置在所述碎石填料区的外壁上,且所述三角分流堰的高度与所述绿地处理区的外壁等高;所述跌水曝气池的底部低于所述碎石填料区的底部;所述跌水曝气池的外壁与所述碎石填料区的的外壁等高;所述跌水曝气池背对所述沉淀区的一侧还连通有水生植物净化区,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为扇形,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嵌于所述碎石填料区和所述绿地处理区之内,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的直线外壁与所述跌水曝气池的外壁等高,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的弧形外壁合并在所述绿地处理区的外壁上,且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的弧形外壁与所述绿地处理区合并后的外壁高度低于所述绿地处理区的外壁高度;当俯视所述二级净化区时,所述二级净化区为扇形,所述二级净化区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扇形的沸石填料区、扇形的活性炭填料区、介于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和所述沸石填料区之间的第一配水渠和沿所述二级净化区的直线段分布,且与所述第一配水渠连通的第二配水渠;所述沸石填料区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尾水管,所述第一尾水管用于水路连通所述沸石填料区和所述活性炭填料区;所述活性炭填料区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尾水管,所述第二尾水管用于排出所述活性炭填料区内的尾水;所述沸石填料区的外弧壁合并于所述活性炭填料区的内弧壁,所述沸石填料区的外弧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阻流板;所述二级净化区的外弧壁和直线外壁的高度高于所述沸石填料区的直线外壁高度;所述沸石填料区的内弧壁、所述沸石填料区的直线外壁都高于所述水生植物净化区的外壁,所述沸石填料区的外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沸石填料区的内弧壁的高度。10、进一步的,所述沸石填料区内按照高度从上至下至少分有4层沸石层,定义所述沸石填料区分为的4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沸石层、第二沸石层、第三沸石层和第四沸石层,任意一层所述沸石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尾水管,所述第一尾水管用于水路连通所述沸石层和所述活性炭填料区;所述沸石层未贴合于所述活性炭填料区的部分包裹于流通区内,定义包裹所述第一沸石层、所述第二沸石层、所述第三沸石层和所述第四沸石层的流通区分别为第一流通区、第二流通区、第三流通区和第四流通区;所述流通区的内壁贴合于所述沸石层,且所述流通区的内壁为渗水层,所述流通区的外壁为非渗水层;所述第一流通区的外壁最高处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通区的最低处,所述第二流通区的外壁最高处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于所述第三流通区的最低处,所述第三流通区的外壁最高处通过第三连通管连通于所述第四流通区的最低处。11、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填料区内至少固定有1个隔板,当尾水流入所述活性炭填料区时,所述隔板用于提供给所述尾水最长流通路线。12、有益效果:1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渔业光伏互补的智慧渔业养殖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在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中饲养不同的生物实现混养,不同的生物之间能够相互获取营养物质,第一,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水体中富营养化物质,保持水质清新,进而改善生态环境;第二,充分利用了水体多层空间,节约养殖成本,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民增收;第三,在同一水体中进行混养,既做到了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和效益。通过设置固定桩,利用固定桩顶部的光伏发电装置给物料投放模块、水质监测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供电,人员利用物料投放模块、水质监测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提供的数据对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内的水体、生物进行分析判断,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够在报警模块的报警下及时处理,一方面能够维护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的正常运行,保护了水体和生物;另一方面,获取数据能够为以后养殖提供参考,提高了后续养殖的效率和效益。14、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15、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