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利资料库

一种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属于水产养殖设备。背景技术:1、野生环境保护限制了野生养殖场所,需使用人工的养殖系统对水产鱼类进行养殖,人工的养殖系统养殖为高密度,水体氧气含量决定水产养殖成效。2、现有水产养殖系统,见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3246427u的一种嵌入式陆基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公开技术为:进水管道上设有增氧机,布水管连接在进水管道上,布水管沿养殖池壁竖向设置,增氧机提高进水溶氧量,使养殖池内的溶氧量保持在适宜鱼类生长的浓度;虽然,增氧机通过布水管与进水管道连通增加了养殖池水体的含氧量,但是,布水管是竖向设置在养殖池内,导致水体回流与氧气溶合均匀性差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包括:4、水产养殖池,水产养殖池上部有深度开口;5、溶氧装置,溶氧装置倾斜安装在水产养殖池中,溶氧装置从水产养殖池底部向上部开口倾斜。6、还包括水泵、尾水收集装置及微滤机,尾水收集装置进水口处在水产养殖池中,尾水收集装置出水口与微滤机进水口、水泵进水口对应连通,水泵出水口、微滤机出水口与氧装置的供水管道连通将水循环到水产养殖池中。7、还包括控制电箱,控制电箱内安装有控制系统。8、所述尾水收集装置,包括通过安装法兰与水产养殖池底部对应连通的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一端连通安装有滤水管,滤水管上设有滤水通孔供水产养殖池底部水体自流通入,滤水管另一端连通微滤机进水口,滤水管上并联连通有分流管道,分流管道连通水泵进水口。9、所述滤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通断的管道阀门,处于管道阀门进水口的所述滤水管上并联连通有分流管道,分流管道连通水泵进水口。10、所述水产养殖池为锥形体。11、还包括支撑基础,为锥形体的所述水产养殖池安装在支撑基础中固定。12、所述溶氧装置为间隔分布在水产养殖池内的多个。13、所述溶氧装置,包括供水体进入的供水管道,供水管道上设有多个排水孔;14、用于安装供水管道的背板,安装在背板上的供氧管道,供氧管道上安装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溶氧器;安装在背板上的格栅,格栅为多个处在溶氧器和供水管道的前侧。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水体从供水管道的排水孔排出,结合溶氧器将溶氧水体排出一同在格栅发生冲撞二次溶解,倾斜安装在水产养殖池内的溶氧装置,提高水产养殖池不同层的回流水体与氧气溶合均匀性,解决了布水管是竖向设置在养殖池内导致水体回流与氧气溶合均匀性差的问题。技术特征:1.一种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箱(3),控制电箱(3)内安装有控制系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收集装置(2),包括通过安装法兰(26)与水产养殖池(1)底部对应连通的污水管道(23),污水管道(23)一端连通安装有滤水管(21),滤水管(21)上设有滤水通孔供水产养殖池(1)底部水体自流通入,滤水管(21)另一端连通微滤机(5)进水口,滤水管(21)上并联连通有分流管道(25),分流管道(25)连通水泵(4)进水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管(21)上安装有控制通断的管道阀门(24),处于管道阀门(24)进水口的所述滤水管(21)上并联连通有分流管道(2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产养殖池(1)为锥形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基础(7),为锥形体的所述水产养殖池(1)安装在支撑基础(7)中固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氧装置(6)为间隔分布在水产养殖池(1)内的多个。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循环溶氧养殖系统,包括:产养殖池,水产养殖池上部有深度开口;溶氧装置,溶氧装置倾斜安装在水产养殖池中,溶氧装置从水产养殖池底部向上部开口倾斜。水体从供水管道的排水孔排出,结合溶氧器将溶氧水体排出一同在格栅发生冲撞二次溶解,倾斜安装在水产养殖池内的溶氧装置,提高水产养殖池不同层的回流水体与氧气溶合均匀性,解决了布水管是竖向设置在养殖池内导致水体回流与氧气溶合均匀性差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张碧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誉隆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31技术公布日:202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