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利资料库

一种多节仿生鱼饵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钓具,具体为一种多节仿生鱼饵。背景技术:1、仿生式鱼饵是一种用于路亚钓法的假饵,路亚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其讲究技巧,需要竿、饵和轮的综合操作,其用一种带有鱼钩的小道具,即是仿生式鱼饵。2、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 213663206 u:公开了一种多节可调节仿生鱼饵,包括由前段、中段以及尾段组成的鱼饵本体,所述前段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环,所述尾段上也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每个所述固定环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尾段以及前段上的其中一个连接环上均固定安装有鱼钩,所述中段上设有多个摆动槽,所述前段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摆动块,多个所述摆动块分别通过转杆摆动连接在对应的摆动槽内,所述尾段上设有伸缩槽。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该鱼饵在水中移动时,可在水流作用下发生摆动,使其更加灵活生动,提高对攻击性大型鱼类的吸引力,且该鱼饵的体积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便于针对不同大小的鱼类进行垂钓,无需更换新的鱼饵,适用范围相对较广。3、上述多节可调节仿生鱼饵在使用时,能使其更加灵活生动,但其使用时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该仿生鱼饵的重量一定,仿生鱼饵其自身重力以及浮力均不能调节,无法实现灵活调整鱼饵在水中水层区域位置,进而导致在不同环境下针对预期施钓的不同鱼种所处水层需频繁更换假饵,既繁琐又耗时,携带及操作均不便。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节仿生鱼饵,具备方便调节重量等优点,解决了仿生鱼饵其自身重力以及浮力不能调节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节仿生鱼饵,包括鱼头部,所述鱼头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鱼身部,所述鱼身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鱼尾部,所述鱼身部上设有配重机构,所述鱼头部上设有诱鱼机构;3、所述配重机构包括开设在鱼身部内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顶壁固定有连接杆,所述凹槽的内顶壁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表面固定有抵接板,所述第一弹簧活动套装在连接杆的外侧,所述抵接板滑动连接在连接杆的外侧,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不少于两个的配重块,所述凹槽的内周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进一步,所述诱鱼机构包括开设在鱼头部正面和背面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灯罩,所述鱼身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抵接有诱鱼灯,所述诱鱼灯位于灯罩内,所述鱼身部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安装仓,上下两侧所述安装仓的相背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二弹簧,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弹簧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在安装仓的内部,上下两侧所述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杆,所述灯罩的内侧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上下两侧所述限位杆相背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5、进一步,所述配重块的纵截面为圆环形,所述配重块在凹槽内做上下线性移动。6、进一步,所述抵接板的内部开设有供连接杆贯穿的穿孔,所述穿孔与连接杆间隙配合。7、进一步,所述密封盖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大小与螺纹槽的大小相适配。8、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在安装仓内做上下线性移动,所述灯罩为透明罩。9、进一步,所述灯罩在连接槽内做前后线性移动,上下两侧所述限位杆相对的一端均设为圆弧面。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1、1、该多节仿生鱼饵,设置有配重机构,经配重机构各个结构之间相互配合,能对仿生鱼饵自身的重量进行调整,通过安装在凹槽内的配重块,能方便增加仿生鱼饵的重量,以便于调整鱼饵在不同水层中活动,从而避免频繁更换鱼饵带来的操作不便。12、2、该多节仿生鱼饵,设置有诱鱼机构,经诱鱼机构各个结构之间相互配合,能使仿生鱼饵在进行夜钓时,发出用于诱鱼的灯光,以提高夜钓时中鱼的几率,同时在限位杆和限位槽的配合下,还能方便对诱鱼灯进行启闭,以提高仿生鱼饵在使用时的使用效果。技术特征:1.一种多节仿生鱼饵,包括鱼头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头部(4)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鱼身部(3),所述鱼身部(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鱼尾部(2),所述鱼身部(3)上设有配重机构(1),所述鱼头部(4)上设有诱鱼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节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鱼机构(5)包括开设在鱼头部(4)正面和背面的连接槽(502),所述连接槽(5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灯罩(508),所述鱼身部(3)的正面和背面均抵接有诱鱼灯(501),所述诱鱼灯(501)位于灯罩(508)内,所述鱼身部(3)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安装仓(504),上下两侧所述安装仓(504)的相背的一侧壁均固定有第二弹簧(505),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弹簧(505)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支撑板(506),所述支撑板(506)滑动连接在安装仓(504)的内部,上下两侧所述支撑板(50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杆(503),所述灯罩(508)的内侧开设有两个限位槽(507),上下两侧所述限位杆(503)相背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限位槽(507)的内部,所述限位杆(503)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07)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节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03)的纵截面为圆环形,所述配重块(103)在凹槽(105)内做上下线性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节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104)的内部开设有供连接杆(106)贯穿的穿孔,所述穿孔与连接杆(106)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节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02)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大小与螺纹槽(101)的大小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节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06)在安装仓(504)内做上下线性移动,所述灯罩(508)为透明罩。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节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508)在连接槽(502)内做前后线性移动,上下两侧所述限位杆(503)相对的一端均设为圆弧面。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节仿生鱼饵,包括鱼头部,所述鱼头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鱼身部,所述鱼身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鱼尾部,所述鱼身部上设有配重机构,所述鱼头部上设有诱鱼机构。该多节仿生鱼饵,设置有配重机构和诱鱼机构,经配重机构和诱鱼机构各个结构之间相互配合,能对仿生鱼饵自身的重量进行调整,通过安装在凹槽内的配重块,能方便增加仿生鱼饵的重量,以便于调整鱼饵在不同水层中活动,从而避免频繁更换鱼饵带来的操作不便,同时还能使仿生鱼饵在进行夜钓时,发出用于诱鱼的灯光,以提高夜钓时中鱼的几率,同时在限位杆和限位槽的配合下,还能方便对诱鱼灯进行启闭,以提高仿生鱼饵在使用时的使用效果。技术研发人员:赵毅,刘艳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之洋(威海)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5技术公布日:202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