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利资料库

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的制作方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鹿茸割取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背景技术:1、鹿茸,作为鹿科动物的一种骨质性器官,基于干细胞进行年周期性再生,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逐渐成为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理想模型。鹿茸主要有梅花鹿茸、马鹿茸、麋鹿茸以及驯鹿茸等,它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传统名药之一。鹿茸中含有无机元素、氨基酸、脂质类、芳香族化合物、酶类、多胺、糖类、维生素、激素、核酸、碱基、生长因子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具有抗炎、抗氧化、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等功效。2、在鹿茸生长成型之后,需要人工手动对鹿茸进行切割采集,现有的鹿茸切割大多数采用锯子或者剪刀进行操作,在切割之后为了避免切口处大量的流血,工作人员会拿取草木灰涂抹在切口处,然后用手按紧,避免鹿血大量流出。3、为了将血止住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的对切口处进行按压,这样一来造成工作人员无法对其他鹿茸进行切割,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劳动力。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解决了需要对切口处长时间按压止血,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增加了劳动力的问题。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包括:3、第一弧形框和第二弧形框;4、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弧形框和所述第二弧形框的正面,一个所述侧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面螺纹连接有螺母;5、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框和所述第二弧形框的内部;6、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框的一侧的内部,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弧形刀,所述弧形刀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框的内侧面;7、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框和所述第二弧形框的顶部,所述固定罩的顶部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圈,所述丝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板。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另一个侧板的内侧面,所述螺母设置于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9、优选的,所述弧形刀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侧面。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框和所述第二弧形框的背面通过铰链进行连接。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框和所述第二弧形框的一侧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丝。12、优选的,所述弧形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方形套,所述方形套的内侧面卡接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的一端固定安装调节杆。13、优选的,所述弧形刀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方形杆的另一端的内部。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通过第一弧形框、第二弧形框、固定罩、丝杆、转动板和固定圈等结构相互进行配合,在对鹿茸进行切割之后,使用者进行转动转动板带动着丝杆在固定罩的顶部的内部进行螺纹连接,之后使固定圈向下进行移动,使固定圈罩设在鹿茸切口处,对切割处进行压紧,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避免需要工作人员一直用手压住,从而减轻了劳动力,增加了工作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于另一个所述侧板的内侧面,所述螺母设置于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刀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框和所述第二弧形框的背面通过铰链进行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框和所述第二弧形框的一侧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方形套,所述方形套的内侧面卡接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的一端固定安装调节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刀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方形杆的另一端的内部。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包括:第一弧形框和第二弧形框;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弧形框和第二弧形框的正面,一个侧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面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滑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使用方便减少出血的割取鹿茸装置,通过第一弧形框、第二弧形框、固定罩、丝杆、转动板和固定圈等结构相互进行配合,在对鹿茸进行切割之后,使用者进行转动转动板带动着丝杆在固定罩的顶部的内部进行螺纹连接,之后使固定圈向下进行移动,使固定圈罩设在鹿茸切口处,对切割处进行压紧,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避免需要工作人员一直用手压住,从而减轻了劳动力,增加了工作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张树苗,李夷平,陈颀,白加德,李俊芳,侯朝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技术研发日:20230808技术公布日:20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