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利资料库

夹取式智能化机载水稻抛秧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本发明涉及抛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夹取式智能化机载水稻抛秧装置。背景技术:1、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农业机械代替人工进行作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作业效率。传统的人工抛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抛秧效果差,因此插秧车、智能插秧机等取代人工,但是插秧车、智能插秧机等虽然提高了作业效率,但是在秧田作业后设备容易脏,会有淤泥、草根等附着于设备,清理较为困难,设备也可能因此损坏。2、目前,为了解决这一弊端,无人机抛秧开始兴起。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9283705u公开了一种播秧无人机,虽然采用无人机播种,但是其播秧结构较为复杂,秧盘的更换较为繁琐,且秧苗移动路径较为复杂,容易导致无人机空中作业不稳定,效率提升并不明显,且播种装置采用传统机械式,容易损伤秧苗。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鉴于上述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取式智能化机载水稻抛秧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秧苗盘更换方便,负压机构形成负压来进行抛秧,抛秧后固苗效果好,适用于无人机作业,抛秧效率高,对秧苗损伤小。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一种夹取式智能化机载水稻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4、用于自动更换秧苗盘的自动换盘机构;5、设置于所述自动换盘机构横向一侧的箱体;6、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横向两侧的支撑架;7、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用于输送所述秧苗盘的秧苗输送机构,所述自动换盘机构将所述秧苗盘送至所述秧苗输送机构;8、设置于所述箱体背离所述自动换盘机构一侧的秧苗夹取机构,所述秧苗输送机构将所述秧苗盘输送至所述秧苗夹取机构;9、设置于所述秧苗夹取机构背离所述秧苗输送机构一侧的抛秧机构,所述秧苗夹取机构夹取所述秧苗盘中的秧苗,并将所述秧苗送入所述抛秧机构内;10、设置于所述箱体下方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端分别与2个所述支撑架连接;11、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与所述抛秧机构连通,使得所述抛秧机构内部形成负压。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换盘机构包括偏心外连接板、偏心设置于所述偏心外连接板内侧的同侧连接板、与所述同侧连接板相对设置的异侧连接板、沿纵向延伸的驱动轴、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一端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的换盘电机、多个第一盛盘架、多个第二盛盘架、设置于所述偏心外连接板的联动杆,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偏心外连接板、同侧连接板和异侧连接板,并与所述同侧连接板和异侧连接板同轴设置,所述偏心外连接板外周侧径向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杆,所述同侧连接板外周侧径向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杆,所述异侧连接板外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盛盘架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盛盘架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盛盘架和第二盛盘架对称设置,所述秧苗盘搭载于所述第一盛盘架和第二盛盘架,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可转动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可转动连接。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秧苗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辅助输送机构、具有输出轴的输送电机和同步轴,所述辅助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所述输送电机输出轴与所述同步轴连接;14、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沿所述横向延伸的第一输送外壳、2个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外壳两端的第一传动轮、套设于2个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第一输送带;15、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沿所述横向延伸的第二输送外壳、2个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外壳两端的第二传动轮、套设于2个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并排设置,并排设置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插设有所述同步轴;16、所述辅助输送机构包括沿所述横向延伸的辅助输送外壳、多个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辅助输送外壳的辅助输送轮。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秧苗夹取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背离所述自动换盘机构一侧的防尘壳、设置于所述防尘壳的具有输出轴的夹苗电机、1个主动夹苗组件、多个沿所述纵向间隔设置的随动夹苗组件,所述夹苗电机驱动所述主动夹苗组件夹取秧苗,所述主动夹苗组件带动所述随动夹苗组件夹取秧苗。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夹苗组件包括沿所述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长主轴和第一传动轴、沿所述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短主轴和第二传动轴、套设于所述第一长主轴和第一传动轴的第一夹苗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短主轴和第二传动轴的第二夹苗皮带、套设于所述夹苗电机输出轴的主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长主轴上端的第一随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长主轴并位于所述第一随动齿轮下方的第一主带轮、套设于所述第一长主轴并位于所述第一主带轮下方的第二随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短主轴上端的第二主带轮、套设于所述第一短主轴并位于所述第二主带轮下方的第三随动齿轮,所述第一长主轴和第一短主轴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并排间隔设置,所述主齿轮与所述第一随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随动齿轮与所述第三随动齿轮啮合;19、所述随动夹苗组件包括沿所述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长主轴和第三传动轴、沿所述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短主轴和第四传动轴、套设于第二长主轴和第三传动轴的第三夹苗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二短主轴和第四传动轴的第四夹苗皮带、套设于第二长主轴上端的第一随动带轮、套设于所述第二短主轴上端的第二随动带轮,所述第一主动带轮与距离其最近的第一随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二主带轮与距离其最近的第二随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2个距离最近的第一随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2个距离最近的第二随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背离所述自动换盘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弯折板,所述防尘壳设置于所述弯折板上表面。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抛秧机构包括设置在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板底面的抛秧腔体、设置于所述抛秧腔体底面的抛秧管,所述弯折板沿竖向贯穿设置有多个过槽,所述过槽与所述抛秧腔体对应设置,所述防尘壳与所述抛秧腔体连通,所述抛秧腔体与所述抛秧管连通。2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送风管、设置于所述送风管并与所述送风管连通的负压风机,所述送风管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抛秧管对应连通的出风管。2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抛秧管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缩小。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设置有回收槽。25、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26、1)自动换盘机构自动更换秧苗盘,秧苗输送机构将秧苗盘输送至秧苗夹取机构,秧苗夹取机构将秧苗送入抛秧机构中,然后通过负压机构形成负压,赋予秧苗初速度,完成抛秧,抛秧后固苗效果好,整个过程简单高效,无需复杂的运动路径,抛秧稳定性好,且效率高,适用于无人机作业;27、2)自动换盘机构通过偏心旋转联动的原理,始终使盛盘架与无人机飞行方向保持平行,可保证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及自动换盘机构工作时秧苗盘平稳固定在盛盘架上;28、3)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同步运动对秧苗盘进行输送,并通过辅助输送轮进行支撑,保证秧苗盘输送稳定性;29、4)主动夹苗组件对应1排秧苗,每个随动夹苗组件对应1排秧苗,这样保证秧苗有序进入抛秧机构内;30、5)负压风机使得抛秧管内形成负压,从而赋予秧苗初速度,结合自重进行抛秧,抛秧后固苗效果好,对秧苗伤害小,抛秧效率高;31、6)抛秧管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利用了伯努利流体力学原理,增大了抛秧管出口处的流速,从而秧苗实现第二次加速,提升固苗效果,缩短返青期;32、7)秧苗从秧苗盘掉落时,回收槽对秧苗进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