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次
本申请属于游戏机外设周边,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设置游戏主机的家用游戏控制台。背景技术:1、在游戏机的行业内,常见的游戏机主要有家用游戏机、掌上游戏机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的经营性专用游戏机(俗称“街机”,如下称为街机)。2、常见的街机只内置了一个游戏,如游戏机室内的常见机型,街机上集成有显示单元和操控单元,像机柜一样,十分占用空间;或者,其设计就是一个专项游戏功能的机型,如常见的夹公仔机等。但是,街机的特色主要在于操控单元,街机的操控单元是根据内置的游戏类型而设置。例如,格斗类游戏的专用摇杆,或者赛车类游戏专用的座椅、方向盘及脚踏等,使得游戏体验拉满。3、家用游戏机如目前流行的索尼ps5、微软xbox等,或者掌上游戏机如索尼的psv、任天堂的switch等,这两类游戏机是可以根据玩家的喜爱选择性地安装游戏,使得机体内可内置有多种游戏供游玩。但是,游戏类型各异,这两类游戏机的操控单元只能标配常用的游戏手柄。4、因此,玩家为了提高游戏体验,需要另外购买相应游戏类型的专用操控单元,如格斗摇杆或方向盘等,这些操控单元购买回家后,需要连上游戏主机上进行游玩。但是,游戏主机的品牌不同,其按键指令就存在差异,专用的操控单元无法兼容各种品牌游戏主机的按键指令。另外,游戏主机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快,同品牌但不同次代机型的按键指令也存在差异,导致原来使用的专用操控单元无法继续延用,兼容性低。技术实现思路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游戏控制台,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游戏操控单元与各种品牌的游戏主机及不同次代机型无法兼容的技术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用游戏控制台,包括:3、支架,用于放置游戏主机;4、操控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操控台上设有操控单元、主控板以及按键指令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操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游戏主机电性连接的游戏机接口;5、所述按键指令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控板上,所述按键指令板内置有用于操控所述游戏主机的按键指令,所述操控单元根据所述按键指令板的按键指令而设置。6、本申请提供的家用游戏控制台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家用游戏控制台将操控单元和游戏主机衔接在一起,操控单元设置在游戏桌的操控台上,并与操控台上的主控板电性连接。游戏桌的支架上可以同时放置多台不同品牌或同品牌不同次代的游戏主机,操控单元通过主控板连接各个游戏主机进行游玩。7、针对不同游戏主机的按键指令存在差异导致操控单元无法兼容的问题,本申请的操控台上还设有可拆装的按键指令板,该按键指令板内置有用于操控游戏主机的按键指令,每个按键指令板可以对应一款游戏主机的按键指令,具体可以对应不同品牌或者同品牌不同次代的游戏机型,操控单元根据按键指令板上记录的按键指令而设置,以操控相应机型的游戏主机。以此,可以通过更换按键指令板以使操控单元自动适配相应的游戏机型,实现模块化地配置操控单元的按键功能,使用方便,有效地提高操控单元的兼容性。8、对主控板的结构作改进,所述主控板上具有多个指令编译模块及与所述指令编译模块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指令编译模块用于编译所述按键指令板上的按键指令,所述按键指令板选择性地与所述接线端子电性连接。以此,每个按键指令板对应一个指令编译模块,指令编译模块用于编译按键指令板上的按键指令以配置操控单元。主控板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按键指令板一起使用,避免需要频率打开操控台来更换按键指令板。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上具有两个以上用于分别设置所述按键指令板的安装部,多个所述按键指令板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安装部上;所述主控板的安装部上均包括支撑柱和所述接线端子,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按键指令板通过紧固件安装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按键指令板上的端子通过连接线路连接。以此,按键指令板的安装结构简单,仅采用紧固件如螺丝等安装固定在支撑柱上,然后连接好接线端子即可快速完成安装,拆装方便,有效地提高更换按键指令板的便捷性。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上的游戏机接口设有多个,所述多个游戏机接口用于分别连接游戏主机,所述多个游戏机接口与所述多个指令编译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每个游戏机接口对应一个指令编译模块,让每个指令编译模块对应一款游戏主机的按键指令,操控单元通过指令编译模块设置操控模式,以适配对应的游戏主机。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上还设有模式切换模块,所述模式切换模块电性连接有切换按钮,所述多个指令编译模块与所述模式切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切换所述操控单元与不同的所述指令编译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用户可以操作切换按钮来切换操控单元的操控模式。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模块与所述主控板上的游戏机接口电性连接。利用切换按钮触发模式切换模块,将操控单元的操控模式直接切换与该游戏机接口连接的游戏主机相适配。13、对操控单元的结构作改进,所述操控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操控台上,所述操控台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操控单元的操控接口,所述操控单元通过线路与所述操控接口连接。以此,操控单元作为单独部件如另外购买的格斗摇杆或方向盘等,可以直接放置在操控台上,然后通过连接线路与操控接口连接,进而提高游戏桌的适用性。14、对操控台的结构作改进,所述操控台包括上盖板、所述操控台两侧的侧板、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一体连接的背板,所述主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上盖板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操控单元设置在所述前盖板上,所述前盖板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前端;所述后盖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与所述两侧的侧板转轴连接,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相向盖合在所述底板上。以此,可以直接打开操控台,方便对操控台内部的按键指令板进行拆装更换操作,或者日常检修及清洁维护。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控台上还设有用于设置显示器的凸台和连接件,所述凸台一体连接于所述背板上,所述连接件用于安装在显示器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凸台可拆卸连接;所述凸台上具有穿线孔,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操控台内部连通的第一过线孔。以此,显示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凸台上,显示器上的连接线路通过凸台上的穿线孔及背板上的第一过线孔接入操控台的内部,方便与主控板连接。16、对支架的结构作改进,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摆放游戏主机的层板,所述层板与所述操控台之间具有高度方向上的隔离空间;所述操控台上开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用于穿接游戏主机的连接线路。以此,支架的层板与操控台之间可以放置多台游戏主机,游戏主机上的连接线路通过操控台上的第二过线孔穿入操控台的内部,方便与主控板上的游戏机接口连接。技术特征:1.一种家用游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游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上具有多个指令编译模块及与所述指令编译模块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指令编译模块用于编译所述按键指令板上的按键指令,所述按键指令板选择性地与所述接线端子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游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上具有两个以上用于分别设置所述按键指令板的安装部,多个所述按键指令板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安装部上;所述主控板的安装部上均包括支撑柱和所述接线端子,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按键指令板通过紧固件安装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按键指令板上的端子通过连接线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游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上的游戏机接口设有多个,所述多个游戏机接口用于分别连接游戏主机,所述多个游戏机接口与所述多个指令编译模块分别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游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上还设有模式切换模块,所述模式切换模块电性连接有切换按钮,所述多个指令编译模块与所述模式切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切换所述操控单元与不同的所述指令编译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游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模块与所述主控板上的游戏机接口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游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操控台上,所述操控台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操控单元的操控接口,所述操控单元通过线路与所述操控接口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游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台包括上盖板、所述操控台两侧的侧板、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一体连接的背板,所述主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上盖板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操控单元设置在所述前盖板上,所述前盖板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前端;所述后盖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与所述两侧的侧板转轴连接,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后盖板相向盖合在所述底板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游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台上还设有用于设置显示器的凸台和连接件,所述凸台一体连接于所述背板上,所述连接件用于安装在显示器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凸台可拆卸连接;所述凸台上具有穿线孔,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操控台内部连通的第一过线孔。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家用游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摆放游戏主机的层板,所述层板与所述操控台之间具有高度方向上的隔离空间;所述操控台上开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用于穿接游戏主机的连接线路。技术总结本申请属于游戏机外设周边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家用游戏控制台,包括支架和操控台,所述支架上用于放置游戏主机;所述操控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操控台上设有操控单元、主控板以及按键指令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操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游戏主机电性连接的游戏机接口;所述按键指令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控板上,所述按键指令板内置有用于操控所述游戏主机的按键指令,所述操控单元根据所述按键指令板的按键指令而设置。本申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专用游戏操控单元与各种品牌的游戏主机及不同次代机型无法兼容的技术问题。技术研发人员:钟湘龙,谭光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拳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6技术公布日:20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