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背景技术:1、肌力训练是以增强肌肉绝对随意收缩力量为主要目标的运动锻炼方法,一般作为病程后期的辅助康复治疗。肌力训练的训练原则是根据患者肌力水平高低,来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比如,患者肌力为0级或1级时,可以采用电刺激疗法、机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等;肌力达到2级时,强调采用助力运动训练;肌力3级时,强调采用主动运动训练;当肌力达到4级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徒手或者是器械的抗阻训练,来进一步强化肌肉力量。2、抗阻训练是一种对抗阻力的运动,主要目的是训练人体的肌肉。现有的医疗康复抗阻训练器大多局限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医疗场所中,器械占地大,价格高,不适合家庭和个人使用,限制了康复训练的效果。用以替代的家用微型抗阻训练工具有瑜伽砖等,如专利名称为“一种瑜伽砖”、申请号为“201821043872.6”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砖体,砖体的侧面设有内腔和设于内腔上的防滑盖,内腔内设有蓄电池,防滑盖上设有开关、排热扇、usb接口,驱动电机设在内腔内,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偏心转轴的一端连接,偏心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砖体上,偏心转轴上设有多个振动座,振动座内固定有振动块,砖体的外表面均匀设有弹性凸起,驱动电机、排热扇、usb接口均与蓄电池电连接,开关控制着驱动电机的开启与关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有效的缓解肌肉僵紧、肌肉黏连、放松筋骨,可以防止练习者产生滑动,降低受伤的概率,适合所有类型不同需求的人群。3、但是,针对4级肌力的核心肌力训练也分为初期、中期、后期等不同阶段,而不同阶段的训练强度不同,或者同一训练过程中也需要根据适应性逐渐增加强度,而现有的微型抗阻训练器械重量固定,无法根据需要调节训练强度。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调节重量,以适应不同训练阶段的不同强度要求。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3、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包括训练主体,所述训练主体上设置有固定带,所述训练主体内部设置有震动组件;还包括抗阻增加件,所述抗阻增加件与所述训练主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4、优选地,所述训练主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抗阻增加件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杆,所述训练主体与所述抗阻增加件通过所述插接孔和所述插接杆插接固定。5、优选地,所述插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限位部,所述插接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限位部相配合的凹槽。6、优选地,所述弹性限位部包括限位块、连接杆、弹簧和拉环,所述连接杆活动设置于所述训练主体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训练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突出于所述训练主体外的外壁,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可突出于所述插接孔的内壁。7、优选地,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插接杆的数量至少为一组。8、优选地,所述训练主体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固定带,两侧的所述固定带通过卡扣可拆卸式固定连接。9、优选地,所述训练主体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震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震动组件包括震动器和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缓冲垫、缓冲橡胶圈、弹性部件、第二缓冲垫和延展固定件,所述第一缓冲垫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震动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垫的上表面。10、优选地,还包括与人体接触的硅胶垫片,所述硅胶垫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延展固定件的下表面并突出于所述训练主体。11、优选地,还包括驱动所述震动组件的电源,所述电源设置在开设于所述训练主体内部的电源仓内。12、优选地,所述训练主体上还设置有控制主板、控制按钮和电源插槽,所述控制主板、所述控制按钮、所述电源插槽以及所述震动器和所述电源之间电性连接。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4、通过设置与训练主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抗阻增加件,可以通过拆卸或组装抗阻增加件调整设备整体的重量,以适应不同康复训练阶段中对不同训练强度的需求。15、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其他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6、通过采用插接孔、插接杆、弹性限位部和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将训练主体和抗阻增加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避免了抗阻增加件在训练过程中意外脱离。17、通过设置限位块、连接杆、弹簧和拉环控制弹性限位部的伸缩,使得抗阻增加件的拆装简单方便易操作。18、通过设置震动器、第一缓冲垫、缓冲橡胶圈、弹性部件、第二缓冲垫、延展固定件和硅胶垫片,震动器将震动传导至由支撑柱固定的第一缓冲垫,依次经缓冲橡胶圈、弹性部件、第二缓冲垫和延展固定件传导至硅胶垫片上,再利用硅胶垫片较为柔和的特性,将震动器产生的较为激烈的震动效果转化成最终传导至硅胶垫片上的柔和振动,即保留了震动对抗阻训练的按摩效果,又避免了激烈震动造成的不适感。技术特征:1.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包括训练主体,所述训练主体上设置有固定带,所述训练主体内部设置有震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阻增加件,所述抗阻增加件与所述训练主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主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抗阻增加件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杆,所述训练主体与所述抗阻增加件通过所述插接孔和所述插接杆插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限位部,所述插接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限位部相配合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部包括限位块、连接杆、弹簧和拉环,所述连接杆活动设置于所述训练主体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训练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突出于所述训练主体外的外壁,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可突出于所述插接孔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插接杆的数量至少为一组。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主体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固定带,两侧的所述固定带通过卡扣可拆卸式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主体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震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震动组件包括震动器和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缓冲垫、缓冲橡胶圈、弹性部件、第二缓冲垫和延展固定件,所述第一缓冲垫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震动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垫的上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人体接触的硅胶垫片,所述硅胶垫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延展固定件的下表面并突出于所述训练主体。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震动组件的电源,所述电源设置在开设于所述训练主体内部的电源仓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主体上还设置有控制主板、控制按钮和电源插槽,所述控制主板、所述控制按钮、所述电源插槽以及所述震动器和所述电源之间电性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一种核心肌力训练用抗阻训练震动器,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训练主体,训练主体上设置有固定带,训练主体内部设置有震动组件,还包括抗阻增加件,抗阻增加件与训练主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与训练主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抗阻增加件,可以通过拆卸或组装抗阻增加件调整设备整体的重量,以适应不同康复训练阶段中对不同训练强度的需求。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潭市中医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0907技术公布日:20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