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专利数据库

立方鲁班锁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益智玩具,特别涉及一种立方鲁班锁。背景技术:1、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多个木构件相互连接的一种独特方式,榫是指木构件中凸出的部分,卯是指木结构中凹陷的部分,榫卯相互扣合,以将多个构件牢固连接。2、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采用榫卯结构的鲁班锁,其能够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动手能力。鲁班锁在拆解后,需要重新组装以便于下次使用。但鲁班锁在重新组装的过程中,因其结构较多,且结构在未组装前均较为松散,使得重新组装的过程较为繁琐、困难。技术实现思路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重新组装的立方鲁班锁。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立方鲁班锁,其包括:壳体及多个活动柱;壳体上贯穿设有多个固定圆孔及多个活动孔,多个所述固定圆孔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圆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活动孔的贯穿方向相交,所述活动孔的部分空间与所述固定圆孔的部分空间重叠;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多个固定圆柱,多个所述固定圆柱对应容置并限位于多个所述固定圆孔内,所述固定圆柱能够绕自身的轴线于所述固定圆孔内转动;多个活动柱对应容置于多个活动孔内,所述活动柱能够沿所述活动孔的贯穿方向移动;在所述固定圆柱的轴向上,相邻两所述活动柱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活动柱与相邻所述固定圆柱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榫卯结构,以能够限位所述活动柱相对于所述固定圆柱的移动;在所述固定圆柱轴向上,两相邻所述活动柱的相向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榫卯结构,以能够限位相邻活动柱之间的移动;所述固定圆柱转动以能够解开一所述第一榫卯结构,一所述活动柱移动以能够解开其上所述第二榫卯结构;所述第二榫卯结构均解开后,所述活动柱能够依次移出所述壳体。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圆柱包括中心固定圆柱及多个副固定圆柱,多个副固定圆柱饶设于所述中心固定圆柱的周侧;多个所述活动柱包括多个同向延伸的第一活动柱及多个同向延伸的第二活动柱,多个所述第一活动柱形成一第一活动组,多个所述第二活动柱形成一第二活动组,多个所述第一活动组与多个所述第二活动组沿所述固定圆柱的轴向依次交错排布;所述中心固定圆柱及所述副固定圆柱对应紧邻的所述第一活动组及所述第二活动组设置有一圆柱避让部;所述第一活动柱及所述第二活动柱相对于相邻所述中心固定圆柱及所述副固定圆柱设置有活动容置部,所述圆柱避让部及所述活动容置部形成所述第一榫卯结构。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组内包括四个间隔排布的所述第一活动柱,所述第二活动组内包括四个间隔排布的所述第二活动柱,所述第一活动组与相邻所述第二活动组抵持限位后围合形成九个限位空间,中间的所述限位空间用于容置所述中心固定圆柱,所述中心固定圆柱能够限位相邻的所述第一活动柱及所述第二活动柱,周侧的所述限位空间用于容置所述副固定圆柱。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固定圆柱包括其中四个第一副固定圆柱及四个第二副固定圆柱;四个所述第一副固定圆柱分别限位靠近所述中心固定圆柱的多个所述第一活动柱及多个所述第二活动柱,四个所述第二副固定圆柱限位最外侧的多个第一活动柱或多个第二活动柱。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固定圆柱的周侧对应所述第一活动柱及所述第二活动柱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副固定圆柱的周向呈环形延伸,所述圆柱避让部位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上,在所述副固定圆柱的轴向上,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壁抵持并支撑所述第一活动柱及所述第二活动柱。8、在一些实施例中,靠近所述中心固定圆柱的所述活动柱上的所述活动容置部的个数为与其限位的所述固定圆柱个数的两倍。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固定圆柱轴向的平面内,相邻两所述圆柱避让部的投影之间具有夹角。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设于所述壳体上以抵持所述固定圆柱的端部,以限位所述固定圆柱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所述固定圆柱的端面均凸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限位片对应多个限位台开口以容置所述限位台。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能够与外界卡合件相适配以转动所述固定圆柱。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柱均呈长方体状。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4、本申请中,层层相扣的结构提高了鲁班锁的复杂程度及可玩性,使用者依次转动固定圆柱,从而使得第一榫卯结构依次解锁,活动柱依次沿活动孔的贯穿方向移动部分,以依次解锁第二榫卯结构。当全部第二榫卯结构解锁后,再次转动固定圆柱,从而能够依次拆解活动柱,使得活动柱移出壳体,进而解锁立方鲁班锁。在立方鲁班锁解锁后,为了便于后续使用,按照顺序依次将活动柱插入壳体,使得壳体与固定圆柱能够共同支撑多个活动柱,防止活动柱在组装过程中松动散落,有效的提高了立方鲁班锁的组装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立方鲁班锁,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方鲁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柱包括中心固定圆柱及多个副固定圆柱,多个副固定圆柱饶设于所述中心固定圆柱的周侧;多个所述活动柱包括多个同向延伸的第一活动柱及多个同向延伸的第二活动柱,多个所述第一活动柱形成一第一活动组,多个所述第二活动柱形成一第二活动组,多个所述第一活动组与多个所述第二活动组沿所述固定圆柱的轴向依次交错排布;所述中心固定圆柱及所述副固定圆柱对应紧邻的所述第一活动组及所述第二活动组设置有一圆柱避让部;所述第一活动柱及所述第二活动柱相对于相邻所述中心固定圆柱及所述副固定圆柱设置有活动容置部,所述圆柱避让部及所述活动容置部形成所述第一榫卯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方鲁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组内包括四个间隔排布的所述第一活动柱,所述第二活动组内包括四个间隔排布的所述第二活动柱,所述第一活动组与相邻所述第二活动组抵持限位后围合形成九个限位空间,中间的所述限位空间用于容置所述中心固定圆柱,所述中心固定圆柱能够限位相邻的所述第一活动柱及所述第二活动柱,周侧的所述限位空间用于容置所述副固定圆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方鲁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固定圆柱包括其中四个第一副固定圆柱及四个第二副固定圆柱;四个所述第一副固定圆柱分别限位靠近所述中心固定圆柱的多个所述第一活动柱及多个所述第二活动柱,四个所述第二副固定圆柱限位最外侧的多个第一活动柱或多个第二活动柱。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方鲁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固定圆柱的周侧对应所述第一活动柱及所述第二活动柱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副固定圆柱的周向呈环形延伸,所述圆柱避让部位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上,在所述副固定圆柱的轴向上,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壁抵持并支撑所述第一活动柱及所述第二活动柱。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方鲁班锁,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中心固定圆柱的所述活动柱上的所述活动容置部的个数为与其限位的所述固定圆柱个数的两倍。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方鲁班锁,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固定圆柱轴向的平面内,相邻两所述圆柱避让部的投影之间具有夹角。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方鲁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设于所述壳体上以抵持所述固定圆柱的端部,以限位所述固定圆柱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所述固定圆柱的端面均凸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限位片对应多个限位台开口以容置所述限位台。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方鲁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能够与外界卡合件相适配以转动所述固定圆柱。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方鲁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均呈长方体状。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方鲁班锁,其包括壳体及多个活动柱;壳体上贯穿设有多个固定圆孔及多个活动孔,多个固定圆孔平行设置,固定圆孔与活动孔相交且部分空间重叠;壳体上设有限位于多个固定圆孔内的多个固定圆柱,固定圆柱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多个活动柱可移动的对应容置于多个活动孔内;在固定圆柱轴向上,相邻两活动柱相交;活动柱与相邻固定圆柱之间均设有第一榫卯结构,以能够限位活动柱相对于固定圆柱的移动;在固定圆柱轴向上,两相邻活动柱相向的侧面上设有第二榫卯结构,以能够限位相邻活动柱之间的移动。立方鲁班锁解锁后,能够按照顺序依次将活动柱插入壳体,壳体、固定圆柱能够支撑多个活动柱,防止活动柱在组装过程中松动散落。技术研发人员:靳全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靳全红技术研发日:20231019技术公布日:202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