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临床医疗器械技术和家用康复运动,特别涉及一种甩腿训练架。背景技术:1、全球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例仍逐年增加,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已成为全球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膝关节退行性病变(kneeosteoarthritis,koa)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俗称老寒腿),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的、功能与形态退行性的关节疾病。最早、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软骨,然后是软骨下骨囊性病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最终正常关节面完全破坏、畸形,从而导致疼痛增加、运动功能受限,甚至残疾。2、在《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中华骨科杂志2020年版)》中已经将运动疗法作为治疗koa的1a(强推荐最高级别)选择,让患者做甩腿动作,通过腿部肌肉收缩和舒张促进腿部血液循环,以甩腿运动产生热量祛除小腿发凉疼痛的症状,是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为之功效原理。甩腿可以有效治疗膝关节疼痛,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需要设置支架对患者身体进行支撑,使患者利用单腿支撑站立,并甩动另一条患腿进行康复性训练。3、采用相关技术中的甩腿康复疗法,由于患者的身材各不相同,为了保证患者能够舒适稳定的站立并进行甩腿训练,通常需要基于患者的身高、肩宽以及双腿之间的间距等尺寸数据对辅助患者站立的支架进行定制,生产成本高。同时这样的设计造成单一甩腿训练架往往只能对应个别患者进行训练和治疗,适配兼容性差。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甩腿训练架,其结构能根据不同身材的患者进行适应性调节,以提高适配兼容性和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甩腿训练架,包括:底座、支撑部和支撑组件,3、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导轨和脚踏盒,所述导轨沿水平方向布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脚踏盒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上;4、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伸缩,以调节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板的间距,所述支撑部用于为患者手臂提供支撑。5、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u型支撑管、两个调节杆和固定插销,所述底板上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与所述底板垂直连接,所述两个调节杆的一端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安装筒中,所述u型支撑管包括支撑段和两个连接段,所述两个连接段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撑段的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段的端部分别套接于所述两个调节杆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杆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插销孔,所述固定插销插接于所述插销孔中,所述连接段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插销相抵接,所述支撑部安装于两组所述支撑组件中所述u型支撑管的所述支撑段上。6、可选地,所述甩腿训练架包括两组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底板上具有两组所述安装筒,每组所述安装筒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安装筒,两组所述安装筒分别布置于所述导轨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相对于所述导轨对称布置,所述两组支撑组件与两组所述安装筒一一对应安装。7、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盖设于两组所述支撑组件中两个所述u型支撑管的所述支撑段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段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开口容纳槽,所述导轨位于所述开口容纳槽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内。8、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弹性垫手板,所述弹性垫手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开口容纳槽的槽底之间。9、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槽型手托,所述两个槽型手托分别与两个所述u型支撑管的所述支撑段连接。10、可选地,所述槽型手托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段转动连接,所述槽型手托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连接段平行。11、可选地,所述甩腿训练架还包括第一u型管,所述第一u型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u型支撑管的所述支撑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管与所述支撑部面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连接。12、可选地,所述脚踏盒与所述导轨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脚踏盒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板面间隔布置。13、可选地,所述脚踏盒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14、可选地,所述脚踏盒的顶部具有防滑踏板,所述防滑踏板与所述脚踏盒可拆卸连接。15、可选地,所述u型支撑管的两个所述连接段之间具有多个加强杆,所以加强杆与所述连接段垂直连接,所述多个加强杆沿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16、可选地,所述甩腿训练架还包括第二u型管,所述第二u型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u型支撑管的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18、在进行组装时,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可以通过伸缩调整支撑组件,进而调整支撑部与底板之间的间距,实现甩腿训练架的整体高度调节。19、患者在需要进行甩腿训练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双腿间距沿导轨的长度方向调节脚踏盒的相对位置,保证能够稳定舒适的站立在脚踏盒上,同时双臂可以支撑并承托于支撑部上,保证患者能够维持稳定的站姿。此时另一只患腿悬空,患者即可在自身施力或者其他辅助器械的帮助下甩动患腿进行康复训练。其结构能根据不同身材的患者进行适应性调节,以提高适配兼容性和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技术特征:1.一种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部(2)和支撑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u型支撑管(31)、两个调节杆(32)和固定插销(33),所述底板(11)上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筒(111),所述安装筒(111)与所述底板(11)垂直连接,所述两个调节杆(32)的一端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安装筒(111)中,所述u型支撑管(31)包括支撑段(311)和两个连接段(312),所述两个连接段(312)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撑段(311)的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段(312)的端部分别套接于所述两个调节杆(32)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杆(3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插销孔(321),所述固定插销(33)插接于所述插销孔(321)中,所述连接段(312)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插销(33)相抵接,所述支撑部(2)安装于两组所述支撑组件(3)中所述u型支撑管(31)的所述支撑段(3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甩腿训练架包括两组所述支撑组件(3),所述底板(11)上具有两组所述安装筒(111),每组所述安装筒(111)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安装筒(111),两组所述安装筒(111)分别布置于所述导轨(12)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相对于所述导轨(12)对称布置,所述两组支撑组件(3)与两组所述安装筒(111)一一对应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盖设于两组所述支撑组件(3)中两个所述u型支撑管(31)的所述支撑段(311)上,所述支撑板(21)与所述支撑段(3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1)上具有开口容纳槽(211),所述导轨(12)位于所述开口容纳槽(211)在所述底板(11)上的正投影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上具有弹性垫手板(212),所述弹性垫手板(212)位于所述支撑板(21)的边缘与所述开口容纳槽(211)的槽底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包括两个槽型手托(22),所述两个槽型手托(22)分别与两个所述u型支撑管(31)的所述支撑段(31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手托(2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段(311)转动连接,所述槽型手托(2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连接段(312)平行。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甩腿训练架还包括第一u型管(23),所述第一u型管(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u型支撑管(31)的所述支撑段(3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管(23)与所述支撑部(2)面向所述底座(1)的一侧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盒(13)与所述导轨(12)通过弹性件(131)连接,所述脚踏盒(13)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1)的板面间隔布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盒(1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132)。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盒(13)的顶部具有防滑踏板(133),所述防滑踏板(133)与所述脚踏盒(13)可拆卸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撑管(31)的两个所述连接段(312)之间具有多个加强杆(313),所以加强杆(313)与所述连接段(312)垂直连接,所述多个加强杆(313)沿所述连接段(31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甩腿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甩腿训练架还包括第二u型管(4),所述第二u型管(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u型支撑管(31)的所述连接段(312)固定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甩腿训练架,属于临床医疗器械技术和家用康复运动技术领域。该甩腿训练架包括底座、支撑部和两组支撑组件。底座包括底板、导轨和脚踏盒,脚踏盒滑动安装于导轨上,底板上具有两组安装筒。支撑组件与安装筒一一对应,支撑组件包括U型支撑管、两个调节杆和固定插销,调节杆的一端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两个安装筒中,U型支撑管包括支撑段和两个连接段,两个连接段的端部分别套接于两个调节杆的另一端,调节杆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插销孔,固定插销插接于插销孔中,连接段的端部与固定插销相抵接。支撑部安装于支撑段上。其结构能根据不同身材的患者进行适应性调节,提高适配兼容性和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胜,刘昕婷,宋九宏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肤尔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07技术公布日:202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