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专利数据库

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本技术膈肌训练辅助,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背景技术:1、膈肌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肌肉纤维结构。其周围为肌腹,中央为腱膜,又被译为横膈,是机体重要的呼吸肌,强化膈肌功能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气道廓清能力,还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地帮助,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功能,从提高膈肌功能开始。2、目前对膈肌的训练最常使用的是呼吸训练法以及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时医护人员双手放置在患者的腹部上,引导患者呼吸以及吸气,达到对膈肌训练的目的,但是,不能准备判断呼气以及吸气时膈肌是否完全处于上方以及下方状态,不能很好的判断,从而可能会降低膈肌训练的效果。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2、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机构以及压制机构,所述训练机构包括支撑床,所述支撑床一侧设置有处理器以及超声显示器,所述超声显示器一侧连接有超声检测头,所述训练机构还包括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引导训练板。3、优选的,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导向槽上表面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穿过导向槽与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4、优选的,所述训练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床一侧表面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表面与导向槽下表面固定连接。5、优选的,所述滑动槽一侧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一端穿过滑动槽与滑动块相接触。6、优选的,所述压制机构包括均固定安装在支撑床两侧的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内部均固定穿设有插槽,两个所述插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插板,两个所述插槽与插板均穿设有限位板。7、优选的,两个所述插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压制板,所述压制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海绵。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9、1、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使患者腹部鼓起以及收腹都处于膈肌完全向上以及完全向下的状态,从而有效地以及准确地膈肌训练,并且不需要医护人员利用手丈量腹部鼓起以及收腹状态,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节省劳动力。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机构(100)以及压制机构(200),所述训练机构(100)包括支撑床(101),所述支撑床(101)一侧设置有处理器(102)以及超声显示器(103),所述超声显示器(103)一侧连接有超声检测头(104),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机构(100)还包括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导向槽(105),所述导向槽(105)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6),所述螺纹杆(106)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环(107),所述螺纹环(107)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板(108),所述升降板(108)与导向槽(105)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08)一侧固定安装有引导训练板(109)。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导向槽(105)上表面的驱动电机(110),所述驱动电机(110)输出端穿过导向槽(105)与螺纹杆(106)上端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机构(100)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床(101)一侧表面的滑动槽(111),所述滑动槽(11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12),所述滑动块(112)上表面与导向槽(105)下表面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11)一侧设置有限位螺栓(113),所述限位螺栓(113)一端穿过滑动槽(111)与滑动块(112)相接触。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机构(200)包括均固定安装在支撑床(101)两侧的固定槽(201),两个所述固定槽(201)内部均固定穿设有插槽(202),两个所述插槽(202)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插板(203),两个所述插槽(202)与插板(203)均穿设有限位板(204)。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板(203)之间固定安装有压制板(205),所述压制板(205)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海绵(206)。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膈肌训练辅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膈肌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机构以及压制机构,训练机构包括支撑床,支撑床一侧设置有处理器以及超声显示器,超声显示器一侧连接有超声检测头,训练机构还包括引导组件,引导组件包括导向槽,导向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环,螺纹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导向槽滑动连接,升降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引导训练板。本技术通过本装置能够使患者腹部鼓起以及收腹都处于膈肌完全向上以及完全向下的状态,从而有效地以及准确的膈肌训练,并且不需要医护人员利用手丈量腹部鼓起以及收腹状态,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节省劳动力。技术研发人员:范倩倩,辛敏慧,符永森,李小山,王诗雯,曾慧子,詹晓萱,张冬妮,宋振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范倩倩技术研发日:20240128技术公布日:202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