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专利数据库

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麻将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背景技术:1、麻将机外框呈正方形,一般由多个外框部件在转角处拼接形成。目前在全自动麻将机上使用的外框转角的连接方式大多采用卡接嵌件结构,安装后的外框结构连接不够稳定,容易松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麻将机外框转角的连接结构不稳定的不足,提供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稳定,装配简单等优点。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3、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和用于连接两者的转角连接件,所述第一外框包括第一本体和固定在第一本体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外框包括第二本体和固定在第二本体一侧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孔和与第二连接部适配的容纳槽,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至少部分重叠并在重叠位置形成榫槽,所述转角连接件上设有榫头,所述榫头插接于所述榫槽,用于限制第一外框与第二外框的相对移动。4、上述连接结构用于麻将机外框转角的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采用了榫卯结构,连接紧固,无松动,连接强度高,装配简单,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等优点。所述榫头插接于所述榫槽,有效地固定了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和转角连接件,使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连接紧固。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容纳槽,有效地限制了第一外框与第二外框产生扭动,进一步增加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连接强度。需要组装外框时,先将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容纳槽,使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初步连接,并使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重叠并组成榫槽,然后将转角连接件上的榫头插入榫槽,形成榫卯插接结构,将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和转角连接件固定为一体,依次连接多个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可以围成一个完成的外框。需要拆卸外框时,可以先将转角连接件从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上拆下,使榫头脱离榫槽,榫头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限位作用消失,然后使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相对远离,使第二连接部脱离容纳槽,从而将第一外框与第二外框分离。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为l形结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本体合围形成所述容纳槽,用于限制第二连接部在第一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移。6、上述技术方案中,l形结构的第一连接部可以从两个方向对第二连接部进行限位,第一本体可以从第三个方向对第二连接部进行限位,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限制第二连接部在第一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移,同时使第二连接部可以在容纳槽内快速定位,使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重叠,同时还进一步增加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连接强度。7、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的上下两侧设有用于对第二连接部进行导向限位的导向条,第二连接部的上下侧壁分别与两个导向条接触,用于限制第二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条可以在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容纳槽时,对第二连接部进行限位和导向,提高插接效率,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容纳槽后,所述导向条可以对第二连接部进行限位,避免第二连接部相对第一连接部上下移动,增加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两个导向条还可以增加第一连接部本身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连接结构的强度。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前壁和第一侧壁,第一前壁和第一侧壁组成l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前壁和第二侧壁,第二前壁和第二侧壁组成l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容纳槽时,第一前壁与第二侧壁紧贴,第一侧壁与第二前壁紧贴。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有两个垂直的面相互紧贴,增加两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前壁和第一侧壁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前壁和第二侧壁组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并重叠组成榫槽,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至少一个榫头,所述榫头插接于对应的榫槽。11、上述技术方案中,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至少一个榫头,可以从两个方向限制第一外框与第二外框的相对移动,从而使两者的连接更加可靠。12、作为优选,所述榫头的一端与转角连接件固定,榫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转角连接件、榫头和第一限位件合围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夹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榫槽为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槽。1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夹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对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进行横向限位,同时所述榫槽为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槽,可以方便地将榫头插入榫槽。需要插接榫头时,可以适当抬高榫头,即将榫头插入榫槽后向下移动所述转角连接件,使第一限位槽夹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即可。14、作为优选,所述转角连接件的内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限位条,所述榫头插接于所述榫槽时,所述限位条抵紧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面。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条可以在榫头插接于所述榫槽时对转角连接件进行卡接限位,使转角连接件不容易向上移动,保证转角连接件可以可靠地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转角连接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使限位条抵紧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面,并在受力时,使限位条脱离第一连接部。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上方固定有第二限位件,所述转角连接件、榫头和第二限位件合围形成开口朝上的第二限位槽。17、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转角连接件受到向上的力并向上移动时,会使第二限位槽夹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使转角连接件不容易从第一连接部脱落,需要拆卸转角连接件时,可以向上移动转角连接件,使第一限位槽脱离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同时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不进入第二限位槽,然后向外拔出转角连接件即可。18、作为优选,所述榫头插接于所述榫槽时,所述第一外框的外侧面、第二外框的外侧面和转角连接件的外侧面齐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结构可以使整个外框转角更加美观。1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外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外框的长度方向垂直。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实现外框转角的直角连接。技术特征:1.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和用于连接两者的转角连接件,所述第一外框包括第一本体和固定在第一本体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外框包括第二本体和固定在第二本体一侧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孔和与第二连接部适配的容纳槽,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至少部分重叠并在重叠位置形成榫槽,所述转角连接件上设有榫头,所述榫头插接于所述榫槽,用于限制第一外框与第二外框的相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部为l形结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本体合围形成所述容纳槽,用于限制第二连接部在第一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容纳槽的上下两侧设有用于对第二连接部进行导向限位的导向条,第二连接部的上下侧壁分别与两个导向条接触,用于限制第二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前壁和第一侧壁,第一前壁和第一侧壁组成l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前壁和第二侧壁,第二前壁和第二侧壁组成l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容纳槽时,第一前壁与第二侧壁紧贴,第一侧壁与第二前壁紧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前壁和第一侧壁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前壁和第二侧壁组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并重叠组成榫槽,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至少一个榫头,所述榫头插接于对应的榫槽。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榫头的一端与转角连接件固定,榫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转角连接件、榫头和第一限位件合围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夹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榫槽为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转角连接件的内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限位条,所述榫头插接于所述榫槽时,所述限位条抵紧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面。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上方固定有第二限位件,所述转角连接件、榫头和第二限位件合围形成开口朝上的第二限位槽。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榫头插接于所述榫槽时,所述第一外框的外侧面、第二外框的外侧面和转角连接件的外侧面齐平。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外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外框的长度方向垂直。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和用于连接两者的转角连接件,所述第一外框包括第一本体和固定在第一本体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外框包括第二本体和固定在第二本体一侧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孔和与第二连接部适配的容纳槽,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至少部分重叠并在重叠位置形成榫槽,所述转角连接件上设有榫头,所述榫头插接于所述榫槽,用于限制第一外框与第二外框的相对移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麻将机外框组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稳定,装配简单等优点。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刘弈辛,魏震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川能智能科技(台州)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9技术公布日:202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