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专利数据库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图形渲染,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背景技术:1、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移动终端的硬件智能化,使得用户在某些游戏场景下可以无需进行屏幕上的ui界面操作,利用对移动终端的移动或晃动等动作来完成游戏对象的操作,从而实现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实现方式通常较为简单,不能很好的融入较为复杂的游戏场景,同时在利用移动终端的各类传感器实现相应的功能时,通常都需要指定传感器的初始状态进行校准或者使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实现方式不够灵活,影响了用户的游戏体验。技术实现思路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方法,包括:3、以移动终端为中心定义三维坐标轴,其中z轴垂直于移动终端的屏幕,x和y轴分别与移动终端平行;4、在目标场景中,响应于用户对移动终端的第一运动姿态控制,根据z轴上的加速度变化触发针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执行动作;5、响应于用户对移动终端的第二运动姿态控制,根据z轴上的加速度变化触发针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执行动作;6、响应于用户对移动终端的第三运动姿态控制,根据移动终端水平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变化触发针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三执行动作;7、所述加速度变化为坐标轴上当前的加速度与加速度的初始状态之间的差值。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装置,包括:9、配置单元,用于以移动终端为中心定义三维坐标轴,其中z轴垂直于移动终端的屏幕,x和y轴分别与移动终端平行;10、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加速度变化,即坐标轴上当前的加速度与加速度的初始状态之间的差值;11、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目标场景中,响应于用户对移动终端的第一运动姿态控制,根据z轴上的加速度变化触发针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执行动作;12、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对移动终端的第二运动姿态控制,根据z轴上的加速度变化触发针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执行动作;13、第三控制单元,响应于用户对移动终端的第三运动姿态控制,根据移动终端水平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变化触发针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三执行动作。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所述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方法的步骤。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方法的步骤。16、通过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方法,采用了多传感器技术,使得应用可以根据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姿态控制来执行相应的动作而无需用户操作屏幕的ui,实现了一种体感交互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对传感器的初始状态进行实时自动更新而无需用户指定,即使用户随意变换身体的姿态也不会对交互过程造成影响,极大的提升了三维渲染场景中的用户体验。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初始状态的定义为:当移动终端的传感器数值在预设周期内的变化小于变化阈值,则将当前的传感器数值设为初始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z轴上的加速度变化触发针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执行动作包括: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z轴上的加速度变化触发针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执行动作包括: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移动终端水平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变化触发针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三执行动作包括: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中所述目标场景为钓鱼场景,所述第一虚拟对象为鱼竿。8.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9.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体感交互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采用了多传感器技术,使得应用可以根据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姿态控制来执行相应的动作而无需用户操作屏幕的UI,实现了一种体感交互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对传感器的初始状态进行实时自动更新而无需用户指定,即使用户随意变换身体的姿态也不会对交互过程造成影响,极大的提升了三维渲染场景中的用户体验。技术研发人员:冯鈜鉝,王蔚,郭子文,李建良,乐坚强,何雨泉,林逸,杨东,杨利华,袁冠鹏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在线途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