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电动仿生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背景技术:1、目前,电动仿生玩具是模仿各种诸如恐龙、蜥蜴等动物的造型且能够被驱动的玩具。因为能引起儿童的大自然及动物世界的兴趣,电动仿生玩具日益成为儿童玩具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在电动仿生玩具中,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不仅外形要高度模仿各种动物,更为重要还是要模仿动物的行走动作。2、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14512678u公开了一种仿真玩具恐龙,其通过仿真玩具恐龙的腿部的底侧上设置有驱动轮和行走轮,从而实现恐龙玩具能够驱动行走。但是,该技术的腿部与身躯仅能手动调节姿态,行走时腿部不能被驱动活动,在行走过程中动作显得非常僵硬,如模仿恐龙的玩具车,不够协调、逼真,仿真程度和趣味性低。3、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14388884u一种动物玩具,其两个后腿部分别通过一行走传动机构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从而实现借助两个后腿摆动模拟恐龙行走。但是,该技术仅依赖腿部摆动不能模仿恐龙快速移动状态,同时左右腿部要承担驱动玩具移动功能,但不能逼真模仿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等复杂的运动,因此趣味性也不高。4、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实现多向行走,则不能很好模仿动物的双足行走的姿态,反之,能模仿行走,则行动缓慢,转向生硬,行走方向为单一的前进或后退。技术实现思路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不仅能模仿动物行走时双足摆动的姿势,而且双足行走快速、全向且逼真。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3、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包括玩具主体,所述玩具主体包括身躯部、腿部、掌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腿部至少配置有两个且分别铰接连接于身躯部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腿部的下侧分别铰接连接有掌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左右两侧的腿部绕铰接处往复摆动,每个所述掌部的底侧设有行走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在各个掌部内且用于驱动掌部的行走轮。4、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变速齿轮组和摆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于第一变速齿轮组的输入齿轮,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的输出齿轮传动连接于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腿部以设定相位差摆动。5、可选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第一偏心轴轮、第二偏心轴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偏心轴轮和第二偏心轴轮以设定相位差分别同轴传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的输出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限位活动地设置于限位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设置有传动滑槽,所述第一偏心轴轮的输出端设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传动滑槽内,所述第二偏心轴轮的输出端设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传动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设置有推杆,所述第一滑块的推杆偏离于身腿铰接处地延伸到右侧的所述腿部内,所述第二滑块的推杆偏离于身腿铰接处地延伸到左侧的所述腿部内。6、可选的,所述玩具主体还包括尾部,所述尾部铰接连接于身躯部的后侧,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设置有向后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的后侧设置有螺旋弹簧,以使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滑动行程内螺旋弹簧可抵接于所述尾部。7、可选的,所述尾部由至少两个尾分体组成,相邻的所述尾分体相互铰接连接,前端的尾分体铰接连接于身躯部。8、可选的,每个所述腿部分别铰接在身躯部的身腿铰接位,所述身腿铰接位设置有腿扭簧,所述腿扭簧的两弹性端分别搭接在腿部的一立柱处,各所述推杆分别穿设在腿扭簧的两弹性端之间。9、可选的,每个所述腿部设置有腿连杆,每个所述掌部设置有第一掌铰接位和第二掌铰接位,所述第一掌铰接位和第二掌铰接位沿行进方向相对前后布置,所述腿连杆的其中一端穿过腿部铰接连接于身躯部,所述腿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于第一掌铰接位,所述腿部的下侧铰接连接于掌部的第二掌铰接位。10、可选的,每个掌部至少设置有两个行走轮,各个所述行走轮轴向相互平行且沿行进方向以预设距离布置。11、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三变速齿轮组,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于第三变速齿轮组的前侧,所述第三变速齿轮组的后侧分别输出连接于轮轴向相互平行且沿行进方向布置的两个所述行走轮。12、可选的,所述掌部的底侧还设置有至少两个辅助轮。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14、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身躯部、腿部、掌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每个腿部铰接连接于身躯部,每个腿部铰接有腿部。第一驱动机构可腿部绕铰接处往复转动,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掌部的行走轮,实现通过隐藏在两个掌部的行走轮带动玩具主体前进、后退或转向的行走模拟,行走过程中两个腿部时刻保持双足交替摆动,给用户玩具主体是通过双足摆动而快速行走的感觉,从而实现行走动作协调,以及仿真程度和趣味性的提高。15、附图说明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技术特征:1.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包括玩具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主体包括身躯部(20)、腿部(30)、掌部(40)、第一驱动机构(60)和第二驱动机构(90);所述腿部(30)至少配置有两个且分别铰接连接于身躯部(20)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腿部(30)的下侧分别铰接连接有掌部(4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0)用于驱动左右两侧的腿部(30)绕铰接处往复摆动,每个所述掌部(40)的底侧设有行走轮(4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90)分别设置于在各个掌部(40)内且用于驱动掌部(40)的行走轮(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0)包括第一电机(61)、第一变速齿轮组(62)和摆动组件(70);所述第一电机(61)传动连接于第一变速齿轮组(62)的输入齿轮,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62)的输出齿轮传动连接于摆动组件(70),所述摆动组件(70)用于驱动两个腿部(30)以设定相位差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70)包括第一偏心轴轮(71)、第二偏心轴轮(72)、第一滑块(73)和第二滑块(74),所述第一偏心轴轮(71)和第二偏心轴轮(72)以设定相位差分别同轴传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62)的输出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块(73)和第二滑块(74)分别限位活动地设置于限位滑槽(77)内,所述第一滑块(73)和第二滑块(74)分别设置有传动滑槽(76),所述第一偏心轴轮(71)的输出端设于所述第一滑块(73)的传动滑槽(76)内,所述第二偏心轴轮(72)的输出端设于所述第二滑块(74)的传动滑槽(76)内,所述第一滑块(73)和第二滑块(74)分别设置有推杆(75),所述第一滑块(73)的推杆(75)偏离于身腿铰接处地延伸到右侧的所述腿部(30)内,所述第二滑块(74)的推杆(75)偏离于身腿铰接处地延伸到左侧的所述腿部(3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主体还包括尾部(50),所述尾部(50)铰接连接于身躯部(20)的后侧,所述第一滑块(73)和第二滑块(74)分别设置有向后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的后侧设置有螺旋弹簧(79),以使在第一滑块(73)和第二滑块(74)的滑动行程内螺旋弹簧(79)可抵接于所述尾部(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50)由至少两个尾分体(51)组成,相邻的所述尾分体(51)相互铰接连接,前端的尾分体(51)铰接连接于身躯部(20)。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腿部(30)分别铰接在身躯部(20)的身腿铰接位(33),所述身腿铰接位(33)设置有腿扭簧(32),所述腿扭簧(32)的两弹性端分别搭接在腿部(30)的一立柱处,各所述推杆(75)分别穿设在腿扭簧(32)的两弹性端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腿部(30)设置有腿连杆(31),每个所述掌部(40)设置有第一掌铰接位(43)和第二掌铰接位(44),所述第一掌铰接位(43)和第二掌铰接位(44)沿行进方向相对前后布置,所述腿连杆(31)的其中一端穿过腿部(30)铰接连接于身躯部(20),所述腿连杆(31)的另一端铰接连接于第一掌铰接位(43),所述腿部(30)的下侧铰接连接于掌部(40)的第二掌铰接位(4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掌部(40)至少设置有两个行走轮(41),各个所述行走轮(41)轴向相互平行且沿行进方向以预设距离布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90)包括第二电机(91)和第三变速齿轮组,所述第二电机(91)传动连接于第三变速齿轮组的前侧,所述第三变速齿轮组的后侧分别输出连接于轮轴向相互平行且沿行进方向布置的两个所述行走轮(41)。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部(40)的底侧还设置有至少两个辅助轮(42)。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双足行走仿生玩具,涉及电动仿生玩具领域。本技术设置了身躯部、腿部、掌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每个腿部铰接连接于身躯部,每个腿部铰接有腿部。第一驱动机构可腿部绕铰接处往复转动,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掌部的行走轮,实现通过隐藏在两个掌部的行走轮带动玩具主体前进、后退或转向的行走模拟,行走过程中两个腿部时刻保持双足交替摆动,给用户玩具主体是通过双足摆动而快速行走的感觉,从而实现行走动作协调,以及仿真程度和趣味性的提高。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锦欢技术研发日:20231130技术公布日:202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