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专利数据库

气体弥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气体弥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弥散装置。背景技术:1、目前,常压低氧模拟高海拔的训练室通过注入3~4bar高纯氮气(氮气纯度>95%)到训练室内。通常采用注氮管路间隔一定距离末端加消音接头的形式进行常压低氧模拟高海拔环境的氮气弥散式供应,其存在以下两点问题:2、1.带压氮气直接对空,末端虽然加装了消噪接头,但是其仅在末端做消噪,噪音吸收能力十分有限,其噪音值通常在60db以上;噪音会影响训练者的训练状态,不利于训练人员长期使用。3、2.氮气呈柱状进行喷射,弥散面不够,不能进行均匀弥散。由于弥散不够均匀,环境监测仪表的波动较大,对于进行室内模拟海拔的控制精度调节十分不利。4、以上问题十分影响模拟室内的人员长时间模拟。高噪音的训练环境会造成训练人员听觉的受损。以上供氮方式会极大影响模拟训练室的控制精度,模拟训练室的监测仪表波动较大,其控制精度为±200米,模拟海拔控制精度较低,会很大程度影响低氧预习服的训练效果。5、针对现有技术中噪音消除不彻底、气体弥散不均匀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弥散装置,通过使气管中的气体通过消音棉后再从第一端盖的多个气体弥散孔中排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噪音消除不彻底、气体弥散不均匀的问题。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弥散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连接在墙体上;弥散主体,所述弥散主体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弥散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开口,两端分别连接有可拆卸的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隔板,所述隔板设于壳体内部,朝向第一端盖一侧连接有消音棉;所述第一端盖开设有多个气体弥散孔;气管的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端盖及隔板进行供气。3、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端盖上均布有针眼式的气体弥散孔。4、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气管设有调速接头,所述调速接头设于隔板与第二端盖之间。5、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调速接头的流量调节范围为0-30l/min。6、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气管的自由端设有转接接头;所述转接接头连接在所述隔板上。7、进一步可选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气管上。8、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外壳及隔板均采用铝合金材质。9、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端盖与壳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壳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1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气管为pe气管。11、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部及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杆,两个连杆分别设于所述弥散主体的两侧,并与弥散主体可旋转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一面开设有螺孔,用于通过螺钉连接在墙体上。1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通过消音材料降低室内注氮口的噪音(其噪音值为45db)以及提示室内注氮的气体弥散均匀度,在控制系统的结合下,可使常压低氧模拟试验室的海拔控制精度达到±100米的精度,比原有控制精度提升50%。技术特征:1.一种气体弥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弥散装置,其特征在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弥散装置,其特征在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弥散装置,其特征在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弥散装置,其特征在于: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弥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弥散装置,其特征在于: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弥散装置,其特征在于: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弥散装置,其特征在于: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弥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技术总结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体弥散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连接在墙体上;弥散主体,所述弥散主体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弥散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开口,两端分别连接有可拆卸的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隔板,所述隔板设于壳体内部,朝向第一端盖一侧连接有消音棉;所述第一端盖开设有多个气体弥散孔;气管的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端盖及隔板进行供气。通过设置消音材料,降低氮气排气时的噪声,另外保证了气体弥散的均匀性。技术研发人员:郎曼,张洪,焦变英,席瑞鑫,郝见喜,周晓娴,薛超懿,李晓华,王利平,郝晨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皆利气体科技(山西)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26技术公布日: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