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利数据库

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床垫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背景技术:1、当患者在医院病床俯卧位时需要使用到床垫套装,现有的床垫套装由于数量不够,需要多人重复使用同一套床垫套装,该种方式可能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同时现有的床垫套装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移动偏移的情况出现,基于此,提供一种能够便于拆卸更换,同时便于限位,提高使用便捷性的床垫套装是必要的,此外,现有的床垫套装由于结构较为简单,因此自身的抗压性能力耐损伤性能交叉,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基于此,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抗压性能以及耐损伤,延长使用寿命的床垫套装是必要的。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包括床垫组件,所述床垫组件的上端安装有枕头组件;3、所述床垫组件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两个承接板,两个所述承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床垫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条和魔术贴,所述枕头组件包括若干个枕头本体,若干个枕头本体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条。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床垫本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注水口,所述第一注水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塞。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枕头本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注水口,所述第二注水口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塞。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条卡接在限位条的内部。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个所述承接板的上端为毛绒面,所述承接板通过毛绒面和魔术贴相互粘接。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床垫本体和枕头本体均为中空材质,所述床垫本体和枕头本体均为pvc材质。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床垫组件配合枕头组件不仅能够便于更换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还能够进行限位使用,因此能够提高使用便捷性,在使用时,通过将卡条卡接在限位条内部能够将枕头本体和床垫本体进行限位固定,因此能够将若干个枕头本体分别安装在患者的头部、肩颈部、髋部、足部等受压处、骨隆突处的减压,在拆卸时只需将卡条从限位条内取出,因此能够对枕头本体进行更换,同时通过酒精还能够对床垫本体和枕头本体进行擦拭消毒,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床垫套装,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操作不仅能够便于对枕头本体进行限位,避免偏移,同时还便于拆卸更换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因此能够提高床垫套装的使用便捷性;11、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通过设置的床垫组件配合枕头组件还能够增强床垫套装的抗压力耐损伤强度,因此能够延长床垫套装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一注水口和第二注水口将清水注入床垫本体和枕头本体内部,因此能够提高床垫本体配合枕头组件的抗压力以及耐磨性能,同时还能够对患者起到减压效果,此外,通过弹簧配合承接板以及床垫本体能够进一步增强床垫本体的抗压力强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床垫套装,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不仅能够对患者起到减压效果,同时还能够增强床垫套装的抗压了和耐磨损性能,因此能够延长床垫套装的使用寿命。技术特征:1.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包括床垫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组件(1)的上端安装有枕头组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1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注水口(111),所述第一注水口(1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塞(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21)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注水口(211),所述第二注水口(2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塞(2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22)卡接在限位条(14)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承接板(12)的上端为毛绒面,所述承接板(12)通过毛绒面和魔术贴(15)相互粘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11)和枕头本体(21)均为中空材质,所述床垫本体(11)和枕头本体(21)均为pvc材质。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床垫套装,包括床垫组件,床垫组件的上端安装有枕头组件,床垫组件包括床垫本体,床垫本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两个承接板,两个承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床垫组件配合枕头组件不仅能够显著增强床垫套装的抗压力和耐磨损性能,同时起到减压效果,因此能够延长床垫套装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上述结构相互配合还便于对床垫套装进行拆卸更换,避免交叉感染,因此能够提高床垫套装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技术研发人员:张维镔,孙玉竽,张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技术研发日:20231019技术公布日: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