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利数据库

一种新型艾灸盒装置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艾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艾灸盒装置。背景技术:1、新型艾灸盒装置又叫温灸盒,是艾灸的首选器具,并由于其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集养生防病、治病和美容养颜于一身,一直来深受家庭养生者的青睐。温灸盒是通过艾火的热力渗透肌肤,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温经止痛,平衡阴阳,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达到养生治疗的目的。目前,现有的新型艾灸盒装置通过对艾条进行燃烧产生烟雾和热量,由于受艾灸的直径限制,艾条燃烧产生的热辐射只能对皮肤的局部位置进行熏疗,无法实现对更大面积的皮肤进行艾灸,导致艾灸的效率较低,效果也受到影响。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艾灸盒装置,该新型艾灸盒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2、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提供一种新型艾灸盒装置,包括外罩,和罩设在所述外罩的内顶面上的内罩;所述外罩内设有水平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外罩的内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有左右并排且彼此不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外罩的顶部设有便于将艾条放入所述内罩的窗口,所述外罩上还设有封盖所述窗口的活动盖,所述内罩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活动盖上远离所述进气腔的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对应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分别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腔内设有朝向所述进气通道的风扇,所述出气腔的内壁上穿设有排气管。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中,所述下腔室呈长方形,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分别位于所述下腔室的两端。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中,所述分隔板的下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分隔条,所述分隔条设有多个且沿所述分隔板的宽度方向等间隔并排。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中,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分隔条的上方。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中,所述进气腔内位于所述风扇的下方还设有加热器。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中,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挡板组件,所述上腔室通过所述挡板组件的分隔为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所述挡板组件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之间设有安装腔,所述内罩设于所述安装腔的顶部,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左右两侧。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中,所述外罩的下端还设有环形软胶套,所述软胶套的上端与所述下腔室的内壁贴合连接,下端伸出所述下腔室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将外罩罩设在患者的背部并将下腔室密封,进一步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置于内罩内,使艾条燃烧的一端远离进气腔室,进一步通过风扇将内罩内的烟雾抽至进气腔内并通过进气通道进入下腔室内并对患者的背部进行熏疗,相比较传统仅通过艾条的一端进行熏疗的方式,通过下腔室可聚集更多的烟雾,可实现更大面积的熏疗,而当下腔室内的烟雾温度下降后,可从出气腔内排出,以保证熏疗的温度。技术特征:1.一种新型艾灸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和罩设在所述外罩的内顶面上的内罩;所述外罩内设有水平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外罩的内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有左右并排且彼此不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外罩的顶部设有便于将艾条放入所述内罩的窗口,所述外罩上还设有封盖所述窗口的活动盖,所述内罩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活动盖上远离所述进气腔的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对应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分别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腔内设有朝向所述进气通道的风扇,所述出气腔的内壁上穿设有排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室呈长方形,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分别位于所述下腔室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下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分隔条,所述分隔条设有多个且沿所述分隔板的宽度方向等间隔并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分隔条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内位于所述风扇的下方还设有加热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挡板组件,所述上腔室通过所述挡板组件的分隔为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所述挡板组件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之间设有安装腔,所述内罩设于所述安装腔的顶部,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左右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下端还设有环形软胶套,所述软胶套的上端与所述下腔室的内壁贴合连接,下端伸出所述下腔室。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艾灸盒装置,包括外罩,和罩设在外罩的内顶面上的内罩;外罩内设有水平的分隔板,分隔板将外罩的内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内设有左右并排且彼此不连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外罩的顶部设有便于将艾条放入内罩的窗口,外罩上还设有封盖窗口的活动盖,内罩与进气腔连通,活动盖上远离进气腔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分隔板的两端对应进气腔和出气腔分别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进气腔内设有朝向进气通道的风扇,出气腔的内壁上穿设有排气管;使用时,将艾条置于内罩内燃烧,通过风扇将内罩内的烟雾吹至下腔室内,并从出气腔内排出,相比较传统的熏疗方式,下腔室可实现更大面积的熏疗。技术研发人员:朴春丽,王丽,顾成娟,张乃文,徐慧琛,刘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技术研发日:20230830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