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利数据库

一种艾灸盒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艾灸,具体为一种艾灸盒。背景技术:1、冬病夏治正当时,脐灸疗法不可少。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2、通常的艾灸就是将艾条点燃,艾条直接暴露在外,产生一定的烟尘,尤其是在将艾条防止在肚脐附近时,使用者需要保持躺着的姿势,使用不方便。将艾条放在盒体中使用时,由于盒体的设置过于简单,无法通过控制其内部艾条燃烧速度实现对盒体温度的控制,为此,我们推出一种艾灸盒。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灸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灸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放置在无烟包内,且无烟包通过绑带固定在人体需要艾灸的部位,所述无烟包底部设有透烟网,用于盒体内产生的烟经过透烟网溢出后与人体需要艾灸的部位接触;3、所述盒体包括外筒、外筒底部螺接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外筒内部的内筒,且外筒内壁与内筒的外壁不接触;4、所述内筒包括下防护环以及通过若干组立柱连接于下防护环上端的上防护盖,所述上防护盖的上端中部设有连接柱,连接柱活动卡在外筒中部的圆孔内,用于实现外筒相对内筒的转动;5、所述外筒侧侧边设有透烟槽,外筒顶部外侧设有扇形开口,上防护盖的上端外侧设有与扇形开口匹配的扇形区域,所述扇形区域内设有调温孔。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下防护环的上端通过若干组立柱连接有上防护盖,这样使得内筒的上防护盖和下防护环之间具有一定的镂空空间,便于将艾条固定在两者之间;7、艾条点燃后将外筒罩在内筒外侧,这样通过外筒的设置,可防止艾条点燃后的灰烬掉落至无烟包,提高使用安全性;8、无烟包通过绑带固定在人体需要艾灸的部位,尤其在固定在肚脐旁边时,使用者可以坐着佩戴,不需要保持躺着的姿势,使用方便。9、艾条点燃产生的烟依次经过透烟槽、透烟网溢出后与人体需要艾灸的部位接触,且剩余的烟在向无烟包外侧扩散时,经过无烟包的过滤,可减小烟尘。10、通过外筒可相对内筒进行转动,从而调节扇形开口覆盖扇形区域的面积,调节扇形区域中调温孔漏出的数量,进而可调节经由调温孔进入内筒的空气,改变艾条燃烧的速度,艾条燃烧的速度慢,则对外筒的传热少,艾条燃烧的速度快,则对外筒的传热多,从而起到调温的作用。11、由于通过环状凸起卡在环状凹槽内实现外筒可相对内筒进行转动,这样还使得外筒与内筒的安装方便,拆卸时,只需要向相反的方向将外筒与内筒向外拉动,使得环状凸起脱离环状凹槽即可。技术特征:1.一种艾灸盒,包括盒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6)放置在无烟包(1)内,且无烟包(1)通过绑带固定在人体需要艾灸的部位,所述无烟包(1)底部设有透烟网(4),用于盒体(6)内产生的烟经过透烟网(4)溢出后与人体需要艾灸的部位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烟包(1)的顶部设有用于密封其顶部开口的密封盖(5),所述绑带包括固定在无烟包(1)底部两侧的第一松紧带(2)和第二松紧带(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松紧带(2)和第二松紧带(3)通过其上的魔术贴固定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环(63)底部外侧设有限位环(64),其卡在底座(66)内部,用于使得内筒位于底座(66)中部,所述外筒(61)底部外侧设有螺接于底座(66)的螺纹环(6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621)的中部设有环状凹槽(6211),圆孔(613)内壁设有环状凸起(6131),环状凸起(6131)卡在环状凹槽(6211)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6)的底部设有防护网(67)。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灸盒,包括盒体,盒体放置在无烟包内,且无烟包通过绑带固定在人体需要艾灸的部位,盒体包括外筒、外筒底部螺接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外筒内部的内筒,且外筒内壁与内筒的外壁不接触;内筒包括下防护环以及通过若干组立柱连接于下防护环上端的上防护盖,所述上防护盖的上端中部设有连接柱,连接柱活动卡在外筒中部的圆孔内,用于实现外筒相对内筒的转动;本技术艾条点燃后将外筒罩在内筒外侧,这样通过外筒的设置,可防止艾条点燃后的灰烬掉落至无烟包,提高使用安全性;无烟包通过绑带固定在人体需要艾灸的部位,尤其在固定在肚脐旁边时,使用者可以坐着佩戴,不需要保持躺着的姿势,使用方便。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杰,刘静静,陈慕刁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技术研发日:20230810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