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利数据库

负压式医用缝合针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

本技术属于缝合针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负压式医用缝合针。背景技术:1、目前,常见的医用缝合针均由实心钢丝制作而成,虽然针尖部分进行了细致的研磨和成型加工,但因为针尖为实心结构,导致在穿刺血管、胆管、尿管等人体组织的时候阻力较大,特别是在穿刺正压动脉血管组织的时候,因为动脉血管内存在正压,使得血液以极快的速度在血管里流动,另外,人体血管分为血管外壁和血管内壁两层管状结构,且血管外壁、血管内壁中间夹持组织浆层,穿刺过程中用力刺破血管外壁、血管内壁时,容易造成血液飞溅,导致医师感染、血液污染的风险加大,特别是患者本身存在强感染和血液传染疾病的时候,医师在穿刺时被血液污染、受感染的风险极大。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包括依次设置的针尖部分、连接部、针体部分,针体部分通过连接部与针尖部分固定连接,2、其中,针尖部分的第一表面设置第一导流孔,且第一导流孔与针尖部分的针尖相距第一距离,连接部的第二表面设置第二导流孔,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之间通过连接孔道形成贯通结构;3、针体部分的第三表面、连接部的第二表面共同设置导流槽。4、进一步地,第一距离为针尖部分长度的1/5。5、进一步地,连接孔道具有光滑、平整的表面。6、进一步地,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均为圆孔。7、进一步地,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均为椭圆孔。8、进一步地,针体部分的形状为圆柱形。9、进一步地,导流槽为螺旋凹槽。10、进一步地,螺旋凹槽的深度为针体部分直径的3-10%。11、进一步地,螺旋凹槽的宽度为螺旋凹槽的深度的1-15%。12、进一步地,针尖部分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式医用缝合针,穿刺人体组织时可将血液、油脂、空气等导流出去,减轻穿刺时对人体组织的压迫力,防止血液、油脂等飞溅,可降低血液污染、感染的风险,保护医师的人身安全,还可确保缝合时无液体、气体在人体组织内部形成夹层,促进肉芽组织形成,提高创面愈合速度、降低感染率,使手术伤口快速愈合。技术特征:1.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针尖部分、连接部、针体部分,所述针体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针尖部分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针尖部分长度的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道具有光滑、平整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均为圆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均为椭圆孔。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部分的形状为圆柱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为螺旋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凹槽的深度为所述针体部分直径的3-10%。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凹槽的宽度为所述螺旋凹槽的深度的1-15%。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分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包括依次设置的针尖部分、连接部、针体部分,针体部分通过连接部与针尖部分固定连接,其中,针尖部分的第一表面设置第一导流孔,且第一导流孔与针尖部分的针尖相距第一距离,连接部的第二表面设置第二导流孔,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之间通过连接孔道形成贯通结构,针体部分的第三表面、连接部的第二表面共同设置导流槽。所述负压式医用缝合针可降低血液、油脂等飞溅物的感染几率,在一些高感染、高污染的手术缝合环境中能保障医师的人身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此外,还可保证缝合时无液体、气体在人体组织内部形成夹层,促进肉芽组织形成,提高创面愈合速度、降低感染率,使手术伤口快速愈合。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永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志永技术研发日:20231220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