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专利数据库

车辆行李舱肘靠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行李舱肘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在包括滑动车门结构的车辆的内部支撑乘客手臂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背景技术:1、通常,车辆具有驾驶员或陪同乘客可以进入的包括预定尺寸的舱室,并且舱室门设置于车身,以打开或关闭舱室。2、在小客车的情况下,舱室门包括沿纵向方向设置在车辆的前侧的前车门以及沿纵向方向设置在车辆的后侧的后车门,并且前车门和后车门通常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设置于车身。3、在许多人可以乘坐的面包车的情况下,舱室门在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前后滑动的同时打开或关闭舱室。4、面包车的滑动式舱室门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向后移动以打开舱室,并且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向前移动以关闭舱室。因此,与小客车的铰接式舱室门相比,滑动式舱室门需要较小的用于打开和关闭舱室的空间,并且即使用于打开和关闭舱室的空间狭窄也可以完全地打开形成于车身的车门开口部分。5、同时,支撑乘客手臂的车门肘靠设置在车辆的车门处。然而,在如图1所示的滑动式舱室门2和3设置于车身1的车辆中,由于需要确保摆动间隙g,因此难以确保用于车门3上的车门肘靠的空间。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a”部分为车辆铰链接合部分。图3为沿着图2的线“b-b”所呈现的截面图。6、如图2和图3所示,在滑动式舱室门的情况下,为在打开车门时避免车门3和行李舱内饰件5之间的空间处的干扰,不可避免的要减少现有肘靠的长度,因此用于肘靠的空间减少了“l”。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难于确保用于肘靠(其用于支撑乘客手臂)的空间,从而导致可用性变差。7、本发明的背景部分中所包括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车辆主动式行李舱肘靠结构,所述车辆主动式行李舱肘靠结构通过响应于滑动式舱室门的打开和关闭进行滑动而配置为肘靠。2、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一种车辆行李舱肘靠,其设置于车辆的行李舱内饰件并包括肘靠部分,乘客手臂能够放置在所述肘靠部分,并且所述肘靠部分配置为沿车身的纵向方向滑动,以插入到行李舱内饰件中或从行李舱内饰件中伸出。3、一种车辆行李舱肘靠可以进一步包括盖部分,所述盖部分设置于行李舱内饰件,并且响应于肘靠部分滑动插入到行李舱内饰件中或从行李舱内饰件中伸出而打开或者关闭。4、所述肘靠部分可以包括肘靠罩、上轨道支架、下轨道支架、直线轨道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肘靠罩包括乘客手臂能够放置的上表面;所述上轨道支架接合至肘靠罩的下部;所述下轨道支架布置在上轨道支架的下方并且位于行李舱内饰件的内部;所述直线轨道固定至下轨道支架的上表面并且为上轨道支架提供滑动路径;所述驱动电机布置在行李舱内饰件的内部并且提供驱动力。5、所述车辆行李舱肘靠可以进一步包括带轮部分,所述带轮部分连接至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并且上轨道支架通过所述带轮部分滑动。6、所述带轮部分可以包括主带轮以及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主带轮布置在行李舱内饰件的内部并接合至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且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而旋转;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线缆接合至主带轮,并且与主带轮同步旋转;所述线缆可以连接在第一带轮和上轨道支架之间以及第二带轮和上轨道支架之间。7、所述第一带轮可以布置在行李舱内饰件的后侧,所述第二带轮可以布置在行李舱内饰件的前侧。8、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的每一个能够可旋转地接合至固定于车身的带轮支架。9、侧罩可以遮盖肘靠罩和上轨道支架的侧表面。10、所述直线轨道可以由直线引导件固定,所述直线引导件沿下轨道支架的长度方向布置在下轨道支架的上表面。11、所述盖部分包括行李舱盖、盖电机以及盖电机支架,所述行李舱盖转动以打开或关闭行李舱内饰件在车身前侧的开口的部分;所述盖电机固定在行李舱内饰件的内部,并且接合至行李舱盖以向行李舱盖提供旋转力;行李舱盖的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盖电机支架,并且盖电机固定至所述盖电机支架。12、所述盖部分可以进一步包括检测行李舱盖的位置的打开传感器和关闭传感器。13、所述打开传感器和所述关闭传感器可以分别设置于打开传感器支架和关闭传感器支架,所述打开传感器支架和所述关闭传感器支架接合至盖电机支架。14、所述车辆行李舱肘靠可以进一步包括肘靠位置传感器,所述肘靠位置传感器设置于行李舱内饰件并且检测所述肘靠部分的位置。15、所述盖电机的旋转轴可以通过齿轮连接至行李舱盖的旋转轴,并且行李舱盖可以通过盖电机的旋转而转动。16、所述车辆行李舱肘靠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杆部分,所述连杆部分连接至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并且上轨道支架通过所述连杆部分滑动。17、所述连杆部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包括接合至驱动电机的旋转轴的第一端部并且能够转动;所述第二连杆包括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以及接合至上轨道支架的第二端部,并且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与第一连杆一起转动以使上轨道支架滑动。18、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设置了主动式行李舱肘靠结构,其在滑动式舱室门关闭时用作肘靠的功能,并且在舱室门打开时通过使用驱动电机和带轮(或连杆)以不干扰舱室门打开的方式滑动,从而可以确保用于支撑乘客手臂的肘靠空间。19、此外,不需要单独的装置来确保用于肘靠的空间并消除在打开和关闭滑动式车门的过程中发生的干扰,从而可以实现成本降低和预定程度的布局自由度。20、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技术特征:1.一种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设置于车辆的行李舱内饰件,所述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进一步包括盖部分,所述盖部分设置于行李舱内饰件,并且响应于肘靠部分滑动插入到行李舱内饰件中或从行李舱内饰件中伸出而打开或者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所述肘靠部分包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进一步包括带轮部分,所述带轮部分接合至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并且上轨道支架通过所述带轮部分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所述带轮部分包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轮布置在行李舱内饰件的后侧,所述第二带轮布置在行李舱内饰件的前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的每一个能够旋转地接合至固定于车身的带轮支架。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侧罩遮盖肘靠罩和上轨道支架的侧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所述直线轨道连接至直线引导件,所述直线引导件沿下轨道支架的长度方向布置在下轨道支架的上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所述盖部分包括: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所述盖部分进一步包括检测行李舱盖的位置的打开传感器和关闭传感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所述打开传感器和所述关闭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打开传感器支架和关闭传感器支架,所述打开传感器支架和所述关闭传感器支架接合至盖电机支架。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进一步包括肘靠位置传感器,所述肘靠位置传感器设置于行李舱内饰件并且检测所述肘靠部分的位置。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所述盖电机的旋转轴通过齿轮连接至行李舱盖的旋转轴,并且行李舱盖通过盖电机的旋转而转动。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杆部分,所述连杆部分连接至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并且上轨道支架通过所述连杆部分滑动。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其中,所述连杆部分包括:17.一种控制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的方法,所述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设置于车辆的行李舱内饰件并且包括肘靠部分,所述肘靠部分能够滑动地安装于形成有开口的行李舱内饰件,所述方法包括: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车辆行李舱肘靠装置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行李舱肘靠,所述车辆行李舱肘靠设置于车辆的行李舱内饰件并包括肘靠部分,乘客手臂能够放置在所述肘靠部分,并且所述肘靠部分配置为沿车身的纵向方向滑动,以插入到行李舱内饰件中或从行李舱内饰件中伸出。技术研发人员:李在承,金度元,朴峻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