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利数据库

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绞肉机,特别涉及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背景技术:1、潮汕牛筋丸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在汕头已有近百年历史。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大,牛筋丸的生产逐渐走向工业化。2、牛筋丸在生产前,需要将肉类原材料投入到绞肉机内搅碎。绞肉机主要有机筒、设置在机筒内的绞龙、带动绞龙转动的电机和固定在出料口的出料板组成。3、肉从机筒的进料进入后,通过绞龙搅碎最后从出料板挤出。由于牛筋丸的原材料带有韧性较强的牛筋来保证牛筋丸的弹性,因此需要控制绞肉的粒度。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牛筋还没有被搅碎至指定规格。容易堵塞在出料板的出料空中。因此出料板需要定期拆出清理。现有的出料板通过封盖固定;而封盖通过至少两颗螺丝连接固定在机筒上;螺丝的拆装效率低,而牛筋丸的加工环境潮湿,螺丝容易生锈,容易出现滑牙,影响绞肉机的使用寿命。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它包括有机筒、转动连接在机筒内部的绞龙、用于带动绞龙转动的电机和连接在机筒末端的出料板;4、所述机筒的前端面设置有与出料板相匹配的出料板沉头孔;所述出料板嵌入到出料板沉头孔内;所述机筒上连接有将出料板压紧在出料板沉头孔上的封环;所述机筒的外侧表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机筒挡条;5、所述封环上设置圆周均布有多块弧形定位板;所述弧形定位板上设置有封环挡条;所述弧形定位板的内圆半径等于机筒的外圆直径;所述弧形定位板内侧表面贴合在机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封环挡条穿过机筒挡条之间的缝隙后插入后机筒挡条远离机筒出料口的一侧;机筒挡条与封环挡条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在封环的外部的圆形卡环;6、所述圆形卡环的两侧表面分别压紧在机筒挡条与封环挡条之间。7、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卡环由第一半圆箍和第二半圆箍组成;所述第一半圆箍一端和第二半圆箍一端相铰接;第一半圆箍另一端和第二半圆箍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之间设置有连接件。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永磁铁;所述连接部为可以被永磁铁吸附固定的金属。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结构;魔术贴的毛面固定在其中一个连接部上;魔术贴的勾面固定在另一个连接部上。10、进一步地,所述机筒挡条的数量和封环挡条的数量均为四个。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圆形卡环作为封环挡条的限位结构;固定在机筒上的机筒挡条阻挡圆形卡环向绞肉机的出料方向运动,因此圆形卡环也阻挡封环挡条向绞肉机的出料方向运动,实现封环的固定;封环被圆形卡环卡紧固定后,封环压紧出料板的边缘,使得出料板在出料板沉头孔内固定;当需要拆出出料板的时候,将圆形卡环从封环上拆出,即可将封环从机筒上分离,出料板也可以轻易地从机筒拆出;该结构中,通过可拆的圆形卡环对封环的限位,实现封环和出料板的可拆卸连接,拆装效率高,拆装更加方便。技术特征:1.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它包括有机筒(2)、转动连接在机筒(2)内部的绞龙(1)、用于带动绞龙(1)转动的电机和连接在机筒(2)末端的出料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卡环(3)由第一半圆箍(3a)和第二半圆箍(3b)组成;所述第一半圆箍(3a)一端和第二半圆箍(3b)一端相铰接;第一半圆箍(3a)另一端和第二半圆箍(3b)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部(3c);两个连接部(3c)之间设置有连接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为永磁铁;所述连接部(3c)为可以被永磁铁吸附固定的金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为魔术贴结构;魔术贴的毛面固定在其中一个连接部(3c)上;魔术贴的勾面固定在另一个连接部(3c)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挡条(201)的数量和封环挡条(401)的数量均为四个。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绞肉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牛筋丸绞肉机构,机筒的前端面设置有与出料板相匹配的出料板沉头孔;出料板嵌入到出料板沉头孔内;机筒上连接有将出料板压紧在出料板沉头孔上的封环;机筒的外侧表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机筒挡条;弧形定位板内侧表面贴合在机筒的外侧壁上;机筒挡条与封环挡条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在封环的外部的圆形卡环;圆形卡环的两侧表面分别压紧在机筒挡条与封环挡条之间。在使用本技术时,该结构中,通过可拆的圆形卡环对封环的限位,实现封环和出料板的可拆卸连接,拆装效率高,拆装更加方便。技术研发人员:李耀宏,陈陆彬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市金派食品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306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