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次
本发明属于花果茶加工,涉及一种花果香红茶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花卉和瓜果,除具观赏和食用外,还是窨制茶叶和提取芳香精油的好原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茶叶产品的要求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逐渐向方便化、液态化、保健化方向发展。伴随新技术、新设备的迅猛发展,茶叶研究者对茶的认识也在进一步的扩宽和加深,于是茶叶的内涵价值在不断延伸,随着茶叶再加工在市场上愈发受年轻人的青睐,茶叶深加工也逐步产业化,茶饮料、茶食品等不断涌现,从而呈现出饮茶、吃茶与玩茶并存的局面。2、保靖黄金茶1号是从保靖黄金茶群体中选育的高氨基酸特早生绿茶品种,保靖黄金茶1号制作红茶具有鲜甜味特征,产品能满足现阶段多元化茶叶市场需求。黄浩等人对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湖南保靖黄金茶1号工夫红茶的香气品质研究,发现3个季节工夫红茶香气均以甜香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春茶甜香纯正,夏茶甜香尚高,秋茶甜香带花香,秋茶香气指数最高。但夏秋季的黄金茶1号的苦涩味较重,因此制备成的红茶味道口感不好。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果香红茶及其制备方法。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3、一种花果香红茶,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40-70份夏秋季的黄金茶1号红茶茶坯、30-45份佛手柑果皮和5-15份茉莉花。4、优选的,所述花果香红茶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50-60份夏秋季的黄金茶1号红茶茶坯、31-37份佛手柑果皮和10-15份茉莉花。5、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6、茶坯处理:将夏秋季的黄金茶1号红茶茶坯干燥,保持含水量为4%-5wt%;7、养花:剔除茉莉花青蕾、花蒂部分,后堆花加温加速茉莉花开放,当花堆温度升至38℃~40℃时,通花;反复几次至茉莉花开放度达90%,开放率达80%;备用;8、养果:从成熟的佛手柑上取果皮,备用;9、窨花:将养花步骤获得的茉莉鲜花、养果步骤获得的佛手柑果皮与黄金茶1号红茶茶坯混合进行窨花,窨花时间为13-18h,温度25-35℃,后筛选出茉莉鲜花和佛手柑果皮保留红茶茶坯,再将红茶茶坯再次干燥;10、提花:将再次干燥后的红茶茶坯和养花步骤获得的茉莉鲜花、养果步骤获得的佛手柑果皮再次混合后进行复窨,复窨时间为7~8h,得到花果香红茶。11、优选的,从佛手柑上取厚度为1~2cm的果皮。12、优选的,所述窨花步骤中,再次干燥是将红茶茶坯的含水量干燥为5-8wt%。13、优选的,所述窨花步骤中,养花后的茉莉花、佛手柑果皮与黄金茶1号红茶茶坯的质量比为1-2:1-2:2-4。14、优选的,提花过程中,茉莉鲜花和佛手柑果皮的质量比为1:2-3。15、优选的,养花后的茉莉鲜花和佛手柑皮的总量为再次干燥后的红茶茶坯重量的7%-15%。16、优选的,控制花果香红茶含水量在8.5%以下。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8、材料和花果茶加工工艺等因素对新型花果香红茶的风味品质均具有显著影响,本发明通过多种材料和工艺的优化,保证了保靖黄金茶1号直条红茶的甜香和鲜醇,同时茉莉花和佛手柑两者香气协调,与红茶结合发挥各自优点。19、具体为:20、(1)经过佛手柑与茉莉花混合比例为1:2-3,花果量拼合为80%-90%,与保靖黄金茶1号直条红茶窨制制得新型花果香红茶,其干茶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有佛手柑清新水果香和茉莉花淡雅的花香;汤色橙红明亮,茶汤冲泡下挥发出水果的清香和浓郁的花香,相比单一的茉莉红茶所具有浓郁花香特点,而新型花果香红茶,具备花香、果香、茶香于一体,三者融合特征明显,表现为浓郁的佛手柑香和纯正茉莉花香又不失茶香;茶汤入口甘甜醇爽,甜味明显,伴随着苦涩味化开,水果的甜味慢慢覆盖整个口腔。21、(2)本发明采用佛手柑、茉莉花香科植物为辅助原料与保靖黄金茶1号直条红茶窨制制得新型花果香红茶,加工过程通过控制佛手柑与茉莉花的窨制比例、配花果量、干燥温度、茶坯含水量等参数,使茶坯都充分吸收茉莉花的花香和佛手柑的果香,提高了茉莉花、佛手柑的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让夏秋茶利用率提高,减少资源浪费,具有耗能低、节约材料、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低且制得新型花果香红茶品质高等特点。22、(3)本发明制得新型花果香红茶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各原料的功能作用,其既具有红茶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提神醒脑,利尿暖胃的功能,又充分发挥了佛手柑、茉莉花药效。佛手柑具有抗抑郁、缓解疲劳、化痰止咳、疏肝理气、抗炎症等作用,茉莉花有抗菌消炎、美容养颜、解毒、镇静、驱寒。23、(4)本发明将苦涩味较重的夏秋季的黄金茶1号制成口感良好的花果香红茶,有助于提高夏秋季的黄金茶1号的可引用性和价值。技术特征:1.一种花果香红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40-70份夏秋季的黄金茶1号红茶茶坯、30-45份佛手柑果皮和5-15份茉莉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果香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果香红茶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50-60份夏秋季的黄金茶1号红茶茶坯、31-37份佛手柑果皮和10-15份茉莉花。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佛手柑上取厚度为1~2cm的果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窨花步骤中,再次干燥是将红茶茶坯的含水量干燥为5-8%。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窨花步骤中,养花后的茉莉花、佛手柑果皮与黄金茶1号红茶茶坯的质量比为1-2:1-2:2-4。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花过程中,养花后的茉莉鲜花和佛手柑皮的质量比为1:2-3。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花过程中,养花后的茉莉鲜花和佛手柑皮的总量为再次干燥后的红茶茶坯重量的7%-15%。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花果香红茶含水量在8.5%以下。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花果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花果香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花果香红茶包括以下组分:40‑70份夏秋季的黄金茶1号红茶茶坯、30‑45份佛手柑果皮和5‑15份茉莉花。本发明采用佛手柑、茉莉花香科植物为辅助原料与保靖黄金茶1号直条红茶窨制制得新型花果香红茶,加工过程通过控制佛手柑与茉莉花的窨制比例、配花果量、干燥温度、茶坯含水量等参数,使茶坯都充分吸收茉莉花的花香和佛手柑的果香,提高了茉莉花、佛手柑的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让夏秋茶利用率提高,减少资源浪费,具有耗能低、节约材料、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低且制得新型花果香红茶品质高等特点。技术研发人员:沈程文,王铭涵,石悦,郭书凝,蓝利丽,刘仲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农业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