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利资料库

水稻覆膜插秧机单排压膜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覆膜插秧机单排压膜辊装置,属于压膜辊装置。背景技术:1、水稻覆膜插秧栽培技术具有节水、保墒、增温、减肥、抑草、提质、增产的优势,采用水稻覆膜种植方式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水稻覆膜插秧机在覆膜环节的关键装置一直处于技术瓶颈,长期不能有效落地,严重阻碍推广应用。2、目前,水稻覆膜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人工覆膜再插秧,二是使用经过改造的双排压膜辊插秧机进行覆膜插秧。其中人工覆膜插秧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成本居高,很难具体实施;零散使用的双排压膜辊插秧机则存在改造难度大、装置成本高、实地组装专业性强、机型适配单一、培训费用昂贵、后续服务工作量大等棘手问题,始终陷入无法批量生产与有效推广的尴尬境地,工业化、规模化的水稻覆膜插秧机具尚属空白。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水稻覆膜插秧机单排压膜辊装置。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3、一种水稻覆膜插秧机单排压膜辊装置,由单排压膜辊组件和单排压膜辊组件升降机构组成;所述单排压膜辊组件包括两个边辊筒、边辊筒轴,中辊筒轴、中辊筒、传感器支架、中辊筒间隔套和边辊筒间隔套;所述边辊筒轴安装在边辊筒内,中辊筒轴安装在中辊筒内,传感器支架安装在中辊筒轴上,中辊筒间隔套安装在中辊筒轴上,边辊筒间隔套安装在边辊筒轴上;所述单排压膜辊组件升降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架、关节轴承、导向杆、直线轴承、弹簧和螺母;两个连接架左右对称设置,两个边辊筒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架的下方,中辊筒设置在两个边辊筒之间,两个边辊筒和中辊筒同在一条轴线上,每个连接架的下端均安装有三个直线轴承,每个直线轴承内穿插有一个导向杆,连接架上部的每个导向杆上设置有一个弹簧,弹簧上部的导向杆上安装有螺母,每个导向杆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关节轴承,左侧的两个关节轴承分别与左侧的边辊筒上的边辊筒轴的两端相连接,右侧的两个关节轴承分别与右侧的边辊筒上的边辊筒轴的两端相连接,中间的两个关节轴承分别与中辊筒上的中辊筒轴的两端相连接。两个连接架分别用于与水稻插秧机连接。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5、作为水稻覆膜插秧机实现覆膜功能的关键技术环节,单排压膜辊装置所采用的单排结构打破了瓶颈的桎梏,优势突出,大大节省安装空间,安装简单易操作,后期方便维修与维护,更有利于在水稻插秧机基础上加装覆膜装置,改装难度与成本降低80%,覆膜作业效率提高一倍以上,真正实现了覆膜插秧一体化机械的高效优质作业,能够进入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全面加速水稻覆膜项目推广。并对可降解地膜在农业领域的大面积应用起到决定性引领作用,市场潜力与价值巨大。6、尤其是单排压膜辊组件升降机构,可以使单排压膜辊从容应对田间土地不平整的状况,田间作业适应性更强,解决了因传感器延时导致插秧深浅不一的难题,更好地保证了插秧质量,插秧效果好,使覆膜种植的有机水稻可增产增收达25%以上。7、本发明不只限于水稻覆膜的应用,还能够广泛适用于蔬菜、水果、小麦、玉米、花卉等多类作物的覆膜种植。技术特征:1.一种水稻覆膜插秧机单排压膜辊装置,由单排压膜辊组件和单排压膜辊组件升降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覆膜插秧机单排压膜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辊筒(31)和中辊筒(34)由尼龙或pvc铸造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覆膜插秧机单排压膜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轴承(38)为不锈钢关节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覆膜插秧机单排压膜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簧(43),压簧(43)安装在直线轴承(40)和关节轴承(38)之间的导向杆(39)上。技术总结一种水稻覆膜插秧机单排压膜辊装置,属于压膜辊装置技术领域。两个边辊筒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架的下方,中辊筒设置在两个边辊筒之间,两个边辊筒和中辊筒同在一条轴线上,每个连接架的下端均安装有三个直线轴承,每个直线轴承内穿插有一个导向杆,连接架上部的每个导向杆上设置有一个弹簧,弹簧上部的导向杆上安装有螺母,每个导向杆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关节轴承,左侧的两个关节轴承分别与左侧的边辊筒上的边辊筒轴的两端相连接,右侧的两个关节轴承分别与右侧的边辊筒上的边辊筒轴的两端相连接,中间的两个关节轴承分别与中辊筒上的中辊筒轴的两端相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水稻覆膜装置的高效安装与作业,应对田地不平整状况,更好保证插秧质量。技术研发人员:李凤龙,朱宝民,祖玉坤,刘赟青,王刚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沃杰智慧农业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