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次
本发明涉及土壤微生物肥料,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棕榈酸在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与玉米共生中的应用。背景技术:1、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 fungi,amf)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够与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即菌根,能促进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营养素,通过共生体amf能够促进植物对n、p、k等矿物质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例如磷酸盐和氮。这种共生关系有助于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同时也能改善土壤质量。2、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增强丛枝菌根真菌的促进剂,对于利用共生效果促进作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2、棕榈酸在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与玉米共生中的应用。3、优选的,棕榈酸的浓度为2mmol/l~4mmol/l。4、更优选的,棕榈酸的浓度为2mmol/l。5、优选的,稀释棕榈酸的溶剂为1%乙醇。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与玉米共生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玉米出苗后外源添加棕榈酸。7、优选的,所述棕榈酸的浓度为2mmol/l~4mmol/l。8、更优选的,所述棕榈酸的浓度为2mmol/l。9、优选的,所述棕榈酸在玉米出苗后施用三次,每次间隔10天。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与玉米共生的促进剂,所述促进剂包括2mmol/l~4mmol/l的棕榈酸。11、优选的,所述促进剂包括2mmol/l的棕榈酸。12、更优选的,所述促进剂由所述棕榈酸和1%乙醇溶剂组成。13、有益效果:本发明外源添加棕榈酸处理,丛枝菌跟真菌对玉米的侵染频率能够达到38%,相对于ck对照组的侵染频率3.93%而言,侵染频率提升866.92%,显著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与玉米共生;并且2mmol/l棕榈酸处理对玉米还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技术特征:1.棕榈酸在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与玉米共生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棕榈酸的浓度为2mmol/l~4mmol/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棕榈酸的浓度为2mmol/l。4.一种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与玉米共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玉米出苗后外源添加棕榈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棕榈酸的浓度为2mmol/l~4mmol/l。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棕榈酸的浓度为2mmol/l。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棕榈酸在玉米出苗后施用三次,每次间隔10天。8.一种丛枝菌根真菌与玉米共生的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包括2mmol/l~4mmol/l的棕榈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促生剂,其特征在于,包括2mmol/l的棕榈酸。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促生剂,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棕榈酸和1%乙醇溶剂组成。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棕榈酸在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与玉米共生中的应用,涉及土壤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外源添加棕榈酸处理,丛枝菌跟真菌对玉米的侵染频率能够达到38%,相对于CK对照组的侵染频率3.93%而言,侵染频率提升866.92%,显著促进丛枝菌根真菌与玉米共生;并且2mmol/L棕榈酸处理对玉米还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技术研发人员:陈哲,徐云剑,刘芳,春建惠,董文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