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次
本发明涉及害虫监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监测设备。背景技术:1、在现有技术中,对大田地下害虫的统计监测工作往往是使用挖土来进行,通过在田间不同位置获取单位土壤样本统计土壤中的害虫种类与数量,来对整个大田的害虫统计数据,以此作为后续防治害虫以及研究的数据指导。2、但是这种现有技术存在有数据误差较大的缺陷,原因是一些大田的区域分布交广,若需要获得准确的样本就需要获取更多的土壤样本,该步骤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对大田的土壤环境造成影响,且若是需要获得大量样本,则难以在已有种植农作物的田中进行大范围的挖掘工作,无法在农作物的各个生长阶段中对田中地下害虫进行监测统计。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挖土作业,避免对大田土地的影响与干扰的生物监测设备。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包括:3、隔离套筒,其上下两端均开放,隔离套筒竖直地插入地面之下;4、透明管体,其上下两端均开放,透明管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于隔离套筒的内侧,透明管体能够与隔离套筒一起竖直地插入地面之下;5、滑动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透明管体内部;6、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滑动部上,转动部的转动轴线与透明管体的中心轴线同轴,7、图像采集件,固定连接于转动部上,图像采集件能够采集到透明管体外侧的图像;8、固定管,连接于透明管体上,固定管内能够容纳昆虫诱剂,固定管上具有第一释放口,第一释放口至少有一个,第一释放口位于透明管体的外侧,以使诱剂从第一释放口处向透明管体外侧周边的土壤中释放。9、进一步地,隔离套筒包括:固定筒体与活动壁板,固定筒体呈竖直状态,固定筒体的侧面具有窗口,活动壁板活动连接于固定筒体上,活动壁板能够运动至窗口处从而封闭窗口。10、进一步地,固定筒体与活动壁板的上端均位于土层上方,固定筒体上端设有一驱动件,驱动件与活动壁板相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活动壁板运动。11、进一步地,牵引部,牵引部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滑动部上,牵引部的上端设于外部的牵引设备上,从而能够给滑动部提供向上的拉力。12、进一步地,图像采集件包括:摄像头与发光器,摄像头与发光器均连接于转动部上。13、进一步地,固定管还包括:连通段,连通段开设于透明管体的内部,连通段的上端具有供诱剂注入的入液口,第一释放口与连通段的下端相连通。14、进一步地,固定管还包括多个延伸释放件,各延伸释放件包括:延伸臂、连通通道以及第二释放口,各延伸臂均固定连接于透明管体的外部,连通通道埋设于延伸臂内部,且连通通道的一端与连通段相连通,第二释放口设于延伸臂上,且第二释放口与连通通道相连通。15、进一步地,透明管体、固定筒体、延伸臂以及活动壁板的下端都具有尖锐棱体,尖锐棱体用于减小透明管体与隔离套筒插入地面的阻力。16、进一步地,延伸释放件包括多个第二释放口,延伸臂呈水平状态设置,且延伸臂具有长度方向,各第二释放口沿着延伸臂的长度方向分布,越接近透明管体,第二释放口的分布密度越大,越远离透明管体第二释放口的分布密度越小。17、进一步地,延伸臂围绕透明管体均匀布设。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择待监测采样区域,根据区域分布于大小,可以使用多个本发明埋设于土内。使用时,将隔离套筒与透明管体打入地下,使其上端露出于土层外,清理透明管体中的土壤,此时隔离套筒与透明管体之间的土体就是待监测区域单元,滑动件与转动件能够携带图像采集件在透明管体内部运动,同时,使用固定管在第一释放口释放昆虫诱剂,将待监测区域单元内部的昆虫吸引至透明管体的四周,此时图像采集件在运动中对透明管体外部的土层断面进行图像监测,从而能够对待监测区域单元内的昆虫数量与种类进行监测统计,结合待监测区域单元的体积活地表面积,能够获得相应的统计数据,实现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挖土作业,避免对大田土地的影响与干扰,在已有作物的田中也能进行大面积的害虫监测统计,待监测区域单元的范围可以使用不同尺寸的隔离套筒来进行限定,十分利于根据不同的需求与环境进行监测统计。技术特征:1.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筒(1)包括:固定筒体(11)与活动壁板(12),所述固定筒体(11)呈竖直状态,所述固定筒体(11)的侧面具有窗口,所述活动壁板(12)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筒体(11)上,所述活动壁板(12)能够运动至所述窗口处从而封闭所述窗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体(11)与活动壁板(12)的上端均位于土层上方,所述固定筒体(11)上端设有一驱动件(13),所述驱动件(13)与所述活动壁板(12)相连接,所述驱动件(13)用于驱动活动壁板(12)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部(33),所述牵引部(33)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部(31)上,所述牵引部(33)的上端设于外部的牵引设备上,从而能够给滑动部(31)提供向上的拉力。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件(4)包括:摄像头(41)与发光器(42),所述摄像头(41)与发光器(42)均连接于所述转动部(32)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5)还包括:连通段(52),所述连通段(52)设于所述透明管体(2)的内部,所述连通段(52)的上端具有供诱剂注入的入液口,所述第一释放口(51)与连通段(52)的下端相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5)还包括多个延伸释放件(6),各延伸释放件(6)包括:延伸臂(63)、连通通道(62)以及第二释放口(61),各延伸臂(63)均固定连接于所述透明管体(2)的外部,所述连通通道(62)埋设于延伸臂(63)内部,且连通通道(62)的一端与所述连通段(52)相连通,所述第二释放口(61)设于所述延伸臂(63)上,且所述第二释放口(61)与所述连通通道(62)相连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管体(2)、固定筒体(11)、延伸臂(63)以及活动壁板(12)的下端都具有尖锐棱体(7),所述尖锐棱体(7)用于减小透明管体(2)与隔离套筒(1)插入地面的阻力。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延伸释放件(6)包括多个第二释放口(61),所述延伸臂(63)呈水平状态设置,且所述延伸臂(63)具有长度方向,各第二释放口(61)沿着延伸臂(63)的长度方向分布,越接近透明管体(2),第二释放口(61)的分布密度越大,越远离透明管体(2)第二释放口(61)的分布密度越小。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延伸臂(63)围绕透明管体(2)均匀布设。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监测设备,包括:隔离套筒,透明管体、图像采集件、固定管等,将隔离套筒与透明管体打入地下,使其上端露出于土层外,清理透明管体中的土壤,使用固定管在第一释放口释放昆虫诱剂,将待监测区域单元内部的昆虫吸引至透明管体的四周,此时图像采集件在运动中对透明管体外部的土层断面进行图像监测,从而能够对待监测区域单元内的昆虫数量与种类进行监测统计,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挖土作业,避免对大田土地的影响与干扰,在已有作物的田中也能进行大面积的害虫监测统计,待监测区域单元的范围可以使用不同尺寸的隔离套筒来进行限定,十分利于根据不同的需求与环境进行监测统计。技术研发人员:巩中军,武予清,彭红,彭海丽,蒋月丽,余维瀚,徐永伟,肖静,苗进,李彤,段云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