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小麦防治及循环养殖装置。背景技术:1、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现有的小麦防治多采用机械和人工喷洒农药的方式,喷洒过程中易受到风力影响,导致喷洒不均匀,影响防治效果,因此亟需一种小麦防治及循环养殖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小麦防治及循环养殖装置,能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工作台、移动电源和固定板;工作台的前侧顶壁上固定设置有移动电源;工作台的右侧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右侧壁上贯通开设有移动开口;3、它还包含:4、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设置于移动开口中;5、升降板,所述的升降板设置于升降机构的右侧壁上,升降板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淋头;6、储药箱,所述的储药箱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顶壁上;7、抽吸泵,所述的抽吸泵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顶壁上,抽吸泵的输入端上贯通设置有进水管,抽吸泵的输出端上贯通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穿过移动开口后,与喷淋头相贯通设置,进水管伸设于储药箱中,储药箱位于抽吸泵的左侧,抽吸泵通过导线与移动电源电连接;8、二号电机,所述的二号电机固定设置于固定板的左侧壁上,且二号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板后,固定设置有主动轴,二号电机通过导线与移动电源电连接;9、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套设固定于主动轴上;10、从动轴,所述的从动轴通过轴承旋转设置于固定板中;11、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套设固定于从动轴上,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设置;12、弧形板,所述的弧形板为数个,且其分别套设固定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前后侧的弧形板呈左右设置;13、主挡板,所述的主挡板为数个,且其分别固定设置于前侧的弧形板的右侧壁和后侧的弧形板的左侧壁上,主挡板呈前后对称设置。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工作台的底壁四角上均固定设置有万向轮。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板的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刻度板。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升降机构包含:17、一号电机,所述的一号电机嵌设固定于固定板中,且一号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板后,固定设置有螺杆,一号电机通过导线与移动电源电连接;18、螺纹管,所述的螺纹管旋转设置于螺杆上;19、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固定设置于螺纹管的底端上,且升降板与导向块的右侧壁相固定设置。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挡板的顶壁上均活动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上套设固定有辅助挡板,辅助挡板分别旋转设置于主挡板的顶壁中,旋转轴的顶端均套设固定有手拧。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小麦防治及循环养殖装置,方便减小风力影响,保证农药喷洒均匀,改善防治效果。技术特征:1.一种小麦防治及循环养殖装置,它包含工作台(2)、移动电源(3)和固定板(5);工作台(2)的前侧顶壁上固定设置有移动电源(3);工作台(2)的右侧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右侧壁上贯通开设有移动开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防治及循环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2)的底壁四角上均固定设置有万向轮(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防治及循环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5)的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刻度板(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防治及循环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1)包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防治及循环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挡板(20)的顶壁上均活动设置旋转轴(21),旋转轴(21)上套设固定有辅助挡板(22),辅助挡板(22)分别旋转设置于主挡板(20)的顶壁中,旋转轴(21)的顶端均套设固定有手拧(23)。技术总结一种小麦防治及循环养殖装置,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升降机构设置于移动开口中;升降板设置于升降机构的右侧壁上,升降板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淋头;储药箱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顶壁上;抽吸泵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顶壁上,抽吸泵的输入端上贯通设置有进水管,抽吸泵的输出端上贯通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穿过移动开口后,与喷淋头相贯通设置,进水管伸设于储药箱中,储药箱位于抽吸泵的左侧;二号电机固定设置于固定板的左侧壁上,且二号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板后,固定设置有主动轴;方便减小风力影响,保证农药喷洒均匀,改善防治效果。技术研发人员:杨霞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明县刘楼镇人民政府技术研发日:20231109技术公布日:202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