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利资料库

一种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本技术涉及荒漠植被治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背景技术:1、荒漠地区的降水量少且不规则,造成植丛稀疏、植物种类贫乏。因此,如何有效改善降水量少对植物带来的生长问题,成为治理荒漠植被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在对荒漠植被进行灌溉时用到的装备,无法实现对环境中的水进行高效蓄积、并进行均匀持续地滴灌工作的效果。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荒漠植被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难以蓄水、难以稳定持续地滴灌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通过蓄水囊收集雨水和从树枝等滴落的水,且由于囊腔与滴灌柱的柱腔连通,蓄积的水可以对植被进行长时间均匀稳定的滴灌,提高对荒漠区环境中水分的利用效率,促进植被生长。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3、一种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包括多根中空的滴灌柱,多根滴灌柱并列设置,相邻两根滴灌柱之间配置有伸缩连接组件,滴灌柱的底部配置有滴灌头;滴灌柱远离植被的一侧配置有蓄水囊,蓄水囊与滴灌柱之间配置有连通器;蓄水囊的顶部配置有蓄水组件。4、通过蓄水囊收集雨水和从树枝等滴落的水,且由于囊腔与滴灌柱的柱腔连通,蓄积的水可以对植被进行长时间均匀稳定的滴灌,提高对荒漠区环境中水分的利用效率,促进植被生长。技术特征:1.一种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中空的滴灌柱(1),所述多根滴灌柱(1)并列设置,相邻两根所述滴灌柱(1)之间配置有伸缩连接组件,所述滴灌柱(1)的底部配置有滴灌头(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头(2)穿设有主通道(21)和多根支通道(22),所述主通道(21)与所述滴灌柱(1)的内腔连通,所述支通道(22)的一端与所述主通道(21)连通,所述支通道(22)的另一端穿出所述滴灌头(2)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头(2)的侧壁面配置有多个倒刺片(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4)包括u型管道(41),所述u型管道(41)的开口端朝向所述滴灌柱(1)的底部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道(41)中穿设有导流棉线(42),所述导流棉线(42)的两端均穿出所述u型管道(41)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囊(3)顶部开设有蓄水口,所述蓄水口位于所述蓄水囊(3)远离所述滴灌柱(1)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31)与所述蓄水囊(3)之间连接有弹性件(32);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囊(3)配置有接水板(33),所述接水板(33)设置于所述蓄水口远离所述限位片(31)的一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接组件包括多根交叉设置的连接杆(11);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荒漠植被治理技术领域,针对荒漠植被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难蓄水、难稳定持续地滴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荒漠植被用辅助灌溉装置,包括多根中空的滴灌柱,所述多根滴灌柱并列设置,相邻两根所述滴灌柱之间配置有伸缩连接组件,所述滴灌柱的底部配置有滴灌头;所述滴灌柱远离植被的一侧配置有蓄水囊,所述蓄水囊与所述滴灌柱之间配置有连通器;所述蓄水囊的顶部配置有蓄水组件。本申请的辅助灌溉装置,通过蓄水囊收集雨水和从树枝等滴落的水,且由于囊腔与滴灌柱的柱腔连通,蓄积的水可以对植被进行长时间均匀稳定的滴灌,提高对荒漠区环境中水分的利用效率,促进植被生长。技术研发人员:雷军,程新平,王艳霞,薛春,贾鑫,刘红梅,肖明敏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技术研发日:20230417技术公布日:202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