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具体为一种播种机。背景技术:1、现阶段的大棚种植为了提高效率,都开始使用播种机来提高播种效率,但是现阶段的主流播种机一般均为半自动式,需要人工推动装置前进,然后人工操作播种机播种,虽然减轻了很多人工的负担,但是还需要人工在一旁辅助,即使存在一些电动的播种机,但是还是需要人工控制来依次播种,只能做到减负但是做不到完全脱离工作人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种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播种机,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导轨机构,所述导轨机构设置有若干个且相互连接设置于装置本体下方;5、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装置本体下表面;6、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装置本体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机构;7、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设置于装置本体两侧;8、通过设置的播种机构和导轨机构等,让本装置在大棚内按照制定好的路线前进,同时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规律精准的投放种子,有效的在大棚内实现全自动播种的效果,同时可以保证本装置可以精准的将种子播种,一方面解放了人工,另一方面提高了播种的效率,有效的提高了大棚种植的效率。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10、所述导轨机构包括:11、导轨,所述导轨共设置有两根且相对平行设置,所述导轨上表面为圆弧设置;12、导轨固定架,所述导轨固定架设置有若干个且两端均与两侧的导轨固定连接;13、固定爪,所述固定爪设置有若干个且均与导轨固定架下表面固定连接;1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15、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装置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6、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装置本体底部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轮;17、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靠近第二电机的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18、正向冠齿,所述正向冠齿与装置本体底部一侧的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19、反向冠齿,所述反向冠齿与装置本体底部另一侧的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20、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与装置本体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两端分别与正向冠齿和反向冠齿啮合;21、先将多个导轨机构相互连接,随后放置在大棚内地面上,捶打导轨固定架将固定爪固定在地面内,将导轨机构固定在地面上,随后导轮一侧的凹槽和导轨上表面限位贴合滑动,使导轨成为装置本体移动的导轨,随后伺服电机启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啮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随后传动杆转动,随后带动正向冠齿转动,通过正向冠齿与传动齿轮组啮合传动,带动反向冠齿朝相同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反向冠齿固定连接的传动杆转动,从而实现伺服电机带动四个导轮转动,实现四驱,保证装置本体可以在导轨上自由灵活移动,通过设置的导轨机构和驱动机构,可以实现装置本体的稳定移动,有效的提高了装置本体移动的稳定性,不受地面的影响而出现偏离的现象,同时导轨的设置可以保证装置本体移动的速度保持恒定,有效的提高了播种工作的均匀性,提高本装置的效率和实用性。2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23、所述进料机构包括:24、放料槽,所述放料槽与装置本体内中部固定连接;25、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下端贯穿装置本体上表面且与放料槽上表面两侧贯穿固定连接;26、称重仪,所述称重仪下端与装置本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称重仪上表面与放料槽下表面固定连接;27、所述播种机构包括:28、播种管,所述播种管一端贯穿放料槽一侧且设置于放料槽内底部,所述播种管另一端贯穿装置本体一侧;29、喷射泵,所述喷射泵与播种管中部贯穿固定连接;30、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设置有若干个且与装置本体内部固定连接;31、无线模组,所述无线模组与装置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无线模组与外部终端电性连接;32、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装置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无线模组、蓄电池组、称重仪、喷射泵、电磁阀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33、开始播种前,通过进料管将种子头放入放料槽内,由称重仪计重,随后在本装置开始移动时,喷射泵定时的抽取种子喷射,通过播种管往大棚内的预留种子坑位喷射种子,而驱动机构通过设置好的匀速速度前进,保证喷射泵可以均匀的将种子投放,通过设置的喷射泵等,有效的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和精确度,有效的提高了大棚种植的全自动程度,解放人工,提高种植效率。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3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播种机构和导轨机构等,让本装置在大棚内按照制定好的路线前进,同时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规律精准的投放种子,有效的在大棚内实现全自动播种的效果,同时可以保证本装置可以精准的将种子播种,一方面解放了人工,另一方面提高了播种的效率,有效的提高了大棚种植的效率。36、2、本实用新型中,先将多个导轨机构相互连接,随后放置在大棚内地面上,捶打导轨固定架将固定爪固定在地面内,将导轨机构固定在地面上,随后导轮一侧的凹槽和导轨上表面限位贴合滑动,使导轨成为装置本体移动的导轨,随后伺服电机启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啮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随后传动杆转动,随后带动正向冠齿转动,通过正向冠齿与传动齿轮组啮合传动,带动反向冠齿朝相同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反向冠齿固定连接的传动杆转动,从而实现伺服电机带动四个导轮转动,实现四驱,保证装置本体可以在导轨上自由灵活移动,通过设置的导轨机构和驱动机构,可以实现装置本体的稳定移动,有效的提高了装置本体移动的稳定性,不受地面的影响而出现偏离的现象,同时导轨的设置可以保证装置本体移动的速度保持恒定,有效的提高了播种工作的均匀性,提高本装置的效率和实用性。37、3、本实用新型中,开始播种前,通过进料管将种子头放入放料槽内,由称重仪计重,随后在本装置开始移动时,喷射泵定时的抽取种子喷射,通过播种管往大棚内的预留种子坑位喷射种子,而驱动机构通过设置好的匀速速度前进,保证喷射泵可以均匀的将种子投放,通过设置的喷射泵等,有效的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和精确度,有效的提高了大棚种植的全自动程度,解放人工,提高种植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播种机,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播种机,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机构,所述导轨机构设置有若干个且相互连接设置于装置本体下方;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装置本体下表面;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装置本体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播种机构和导轨机构等,让本装置在大棚内按照制定好的路线前进,同时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规律精准的投放种子,有效的在大棚内实现全自动播种的效果,同时可以保证本装置可以精准的将种子播种,一方面解放了人工,另一方面提高了播种的效率,有效的提高了大棚种植的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叶先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佳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517技术公布日:20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