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针织布。背景技术:1、针织布是采用针织大圆机编织形成的面料,现有的针织布具有柔软舒适的特点,因此现有的针织布一般适用于制作我们的贴身服饰。2、现有的针织布为了保证其整体的舒适性和保暖性,一般采用棉纤维织造形成,使得针织布整体保暖舒适,但是棉纤维本身并不具备抗菌性能,从而导致针织布整体的抗菌性能较弱。3、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针织布。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针织布,包括基层,所述基层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基部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采用耐磨纱编织形成双反面组织,所述基部采用支数大于耐磨纱的基纱编织而成,所述基层上穿过有浮于基部上且沉于突出部下的抗菌纱,所述基部上编织形成有位于相邻两条抗菌纱之间的透气间隙。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纱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基部上设有若干单针单列集圈,所述透气间隙形成在单针单列集圈处,相邻两所述抗菌纱之间相隔一个针距。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包括纱芯以及缠绕在纱芯外的亲肤纱和竹纤维纱,所述亲肤纱的支数小于竹纤维纱的支数。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芯采用中空氨纶丝加捻而成。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肤纱采用桑蚕丝加捻而成。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双反面组织的设置使得突出部与皮肤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且抗菌纱经向穿过基层并且沉于突出部下,使得皮肤与突出部之间被抗菌纱隔开,减少突出部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对于基层整体的透气性和舒适性均有一定的提升,抗菌纱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保证了面料整体抗菌性,透气间隙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面料整体的透气性且透气间隙设置在相邻两抗菌纱之间,使得抗菌纱的设置不会影响透气间隙的透气效果,保证了透气间隙的透气性。技术特征:1.一种抗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所述基层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基部(1)和突出部(2),所述突出部(2)采用耐磨纱(3)编织形成双反面组织,所述基部(1)采用支数大于耐磨纱(3)的基纱(4)编织而成,所述基层上穿过有浮于基部(1)上且沉于突出部(2)下的抗菌纱(5),所述基部(1)上编织形成有位于相邻两条抗菌纱(5)之间的透气间隙(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纱(4)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基部(1)上设有若干单针单列集圈,所述透气间隙(6)形成在单针单列集圈处,相邻两所述抗菌纱(5)之间相隔一个针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纱(5)包括纱芯(7)以及缠绕在纱芯(7)外的亲肤纱(8)和竹纤维纱(9),所述亲肤纱(8)的支数小于竹纤维纱(9)的支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纱芯(7)采用中空氨纶丝加捻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纱(8)采用桑蚕丝加捻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3)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针织布,涉及面料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基层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基部和突出部,突出部采用耐磨纱编织形成双反面组织,基部采用支数大于耐磨纱的基纱编织形成,基层上穿过有浮于基部上且沉于突出部下的抗菌纱,基部上编织形成有位于相邻两条抗菌纱之间的透气间隙。本技术通过设置抗菌纱,使得面料整体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并且抗菌纱设置在透气间隙的两侧对于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影响也较小,竹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性能,保证了基层整体的抗菌性。技术研发人员:彭莉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仕宇纺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3技术公布日:202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