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03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纺织,尤其是一种织带自动缝纫装置。背景技术:1、现有的安全带卷收器,其限位短织带缝纫为人工翻折,翻折后放置到缝纫位进行缝纫,缝纫完成后放入长织带将两者缝合到一起。现有短织带缝纫因采用人工翻折无法保证缝纫后的产品一致性,且放入长织带时因短织带无固定,导致缝纫后长短织带会出现不平齐的状态,影响成品美观的问题。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技术实现思路1、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织带自动缝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2、技术方案: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包括:底板;两第一织带成型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水平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两所述第一织带成型机构之间;第一限位板,设置于两所述第一织带成型机构之间,且面向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及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对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一侧;通过将短织带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并分别通过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和两第一织带成型机构压持和折叠成型,以使第一织带按照预设尺寸折叠成型。3、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呈t形,两第一织带成型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长边一侧,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短边一侧。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织带成型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板上表面相连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一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一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凸块。5、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块的长度小于所述延伸部的长度。6、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部与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一端相平齐。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板上表面相连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水平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垂直设置有面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限位压板。8、作为优选,两所述第一织带成型机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织带压持机构,两所述第二织带压持机构的输出端面向所述限位凸块。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织带压持机构包括: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限位压块,所述限位块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凸起。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压板数量为两个。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织带成型机构靠近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一侧设置有织带检测传感器。12、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织带自动折叠成型的方式,通过将短织带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并分别通过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和两第一织带成型机构压持和折叠成型,以使第一织带按照预设尺寸折叠成型,达到了织带自动折叠成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工作效果和产品美观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短织带缝纫因采用人工翻折无法保证缝纫后的产品一致性,且放入长织带时因短织带无固定,导致缝纫后长短织带会出现不平齐的状态,影响成品美观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1.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t形,两第一织带成型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长边一侧,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短边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带成型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板上表面相连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一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一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凸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的长度小于所述延伸部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部与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一端相平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板上表面相连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水平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垂直设置有面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限位压板。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织带成型机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织带压持机构,两所述第二织带压持机构的输出端面向所述限位凸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织带压持机构包括: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限位压块,所述限位块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凸起。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压板数量为两个。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带成型机构靠近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一侧设置有织带检测传感器。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织带自动缝纫装置,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其中,该织带自动缝纫装置,包括:底板;两第一织带成型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水平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两所述第一织带成型机构之间;第一限位板,设置于两所述第一织带成型机构之间,且面向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及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对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一织带尺寸定位机构一侧。本技术,解决现有短织带缝纫因采用人工翻折无法保证缝纫后的产品一致性,且放入长织带时因短织带无固定,导致缝纫后长短织带会出现不平齐的状态,影响成品美观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范雷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德锌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31技术公布日:202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