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儿童玩具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磁力积木零件。背景技术:1、现有的积木零件大多设置插接结构,各个积木零件通过插接结构插接固定,这种积木零件因为需要设置插接结构,如插柱或插槽,使得积木零件外观形状受到限制,不能于构造丰富的立体造型。也有积木零件在内部设置磁铁,通过磁铁相互吸附的方式进行连接。积木零件的磁铁通常固定于积木零件内部,因此磁铁的磁极方向固定,只能和反向磁极的磁铁进行吸附固定,使得拼装造型受到限制,且这种磁铁固定的积木零件在吸附时,不能发声,也没有振动手感,趣味性一般。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力积木零件。2、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磁力积木零件,包括:4、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两个子壳体,两个所述子壳体可拆卸地连接;5、中部架,所述中部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中部架分别与两个子壳体之间形成多个腔体;6、多个磁铁,各磁铁分别可自由翻转地设置于相应的腔体内;7、其中,所述中部架包括隔板和分设于隔板沿厚度方向的两侧的延伸体,两个所述延伸体分别伸入两个子壳体内部,且所述延伸体和所述子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腔体。8、可选地,所述子壳体包括主壳和设置于主壳内壁上的若干筋板;9、所述隔板夹持于两个子壳体的筋板之间。10、可选地,至少所述延伸体、所述主壳和相邻的两个筋板围合形成所述腔体。11、可选地,一所述子壳体内的至少部分筋板两端分别连接于主壳的内壁;12、相邻的两个筋板的间隔大于磁铁的外径。13、可选地,所述子壳体内壁设置底筋;14、所述底筋位于相邻的两个筋板之间;15、所述底筋和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磁铁的外径。16、可选地,所述延伸体上设置多个腹板,各所述腹板沿所述延伸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17、至少一个延伸体上的各所述腹板分别向相应的子壳体上的筋板延伸,使得所述腹板和相应的筋板之间的缝隙小于所述磁铁的厚度,相邻两个腹板和对应的两个筋板之间用于设置磁铁。18、可选地,所述隔板上设置顶部限位筋,所述顶部限位筋和相应的底筋之间设置有磁铁,顶部限位筋和相应的底筋之间的间距大于磁铁的外径。19、可选地,一所述子壳体的内壁设置凸环,一所述延伸体插接于所述凸环内,所述凸环和所述延伸体之间形成一所述腔体。20、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平滑表面,相邻的平滑表面之间具有棱边;21、所述壳体内对应各所述平滑表面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磁铁。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23、本申请的磁力积木零件的磁铁可自由翻转,可根据相拼接的其他积木零件自动调节磁极,在该磁力积木零件和其他积木零件连接时,磁铁会翻转运动,产生振动和声音,形成一种反馈信号,从而提升了手感,用户体验好,本申请中通过中部架和壳体的内壁可配合形成多个腔体,以限制磁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自由运动。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技术特征:1.一种磁力积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积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壳体包括主壳和设置于主壳内壁上的若干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力积木零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延伸体、所述主壳和相邻的两个筋板围合形成所述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力积木零件,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子壳体内的至少部分筋板两端分别连接于主壳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力积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壳体内壁设置底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力积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上设置多个腹板,各所述腹板沿所述延伸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力积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顶部限位筋,所述顶部限位筋和相应的底筋之间设置有磁铁,顶部限位筋和相应的底筋之间的间距大于磁铁的外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积木零件,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子壳体的内壁设置凸环,一所述延伸体插接于所述凸环内,所述凸环和所述延伸体之间形成一所述腔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积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平滑表面,相邻的平滑表面之间具有棱边;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一种磁力积木零件,包括:壳体、中部架和多个磁铁,壳体包括两个子壳体,两个所述子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中部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中部架分别与两个子壳体之间形成多个腔体,各磁铁分别可自由翻转地设置于相应的腔体内。本申请的磁力积木零件的磁铁可自由翻转,可根据相拼接的其他积木零件自动调节磁极,在该磁力积木零件和其他积木零件连接时,磁铁会翻转运动,产生振动和声音,形成一种反馈信号,从而提升了手感,用户体验好,本申请中,通过中部架和壳体的内壁可配合形成多个腔体,以限制磁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自由运动。技术研发人员:江惠芝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永骏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717技术公布日:20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