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专利数据库

一种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本技术属于康复器械,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背景技术:1、手是运动器官,在生活和工作中最容易造成创伤。手外伤后的功能障碍是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硬直、组织缺损、伤口长期不愈等造成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可以使手部外伤的病人术后效果及功能恢复有明显的提高。目前常见的练习有手内部肌力练习、关节灵活度练习及肌腱修复后练习等几种。而对于手内部肌力练习来说,目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捏皮球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具体的,是由患者通过受伤的手尽量用力捏皮球,并维持一段时间,例如10-15s来实现。2、但是,目前这种方式训练中,对于急于恢复的病人来说,往往需使出蛮力来进行训练,这可能对手部康复反而产生不利的结果,同时,该康复装置仅用于握力训练,无法实现对手部张力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2、一种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手套,所述训练手套的背面粘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设有多组安装块一,多组所述安装块一的顶端均安装有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二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卷绳盘,所述卷绳盘通过转轴连接有收放组件,所述卷绳盘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均与训练手套一侧的指套连接。3、进一步的,多组所述安装块一为五组。4、进一步的,多组所述安装块一的顶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安装块二通过固定卡块安装在安装块一顶端固定槽内。5、进一步的,收放组件为发条,所述发条安装在安装块二的内部,且所述发条的一端与安装块二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发条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6、进一步的,绳索为尼龙材质。7、进一步的,所述训练手套为织布材质,且其指套为橡胶材质。8、进一步的,多组所述安装块一与安装板为一体式注塑结构。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该训练装置设置为手套样式,可分别实现对手部张力与握力训练,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且具有佩戴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通过发条、转轴、绳索和卷绳盘的配合使用,使其绳索可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从而有利于使用者手部康复训练。技术特征:1.一种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手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手套(1)的背面粘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顶端设有多组安装块一(3),多组所述安装块一(3)的顶端均安装有安装块二(4),所述安装块二(4)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卷绳盘(5),所述卷绳盘(5)通过转轴(8)连接有收放组件,所述卷绳盘(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索(6),所述绳索(6)的另一端均与训练手套(1)一侧的指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安装块一(3)为五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安装块一(3)的顶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安装块二(4)通过固定卡块安装在安装块一(3)顶端固定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组件为发条(7),所述发条(7)安装在安装块二(4)的内部,且所述发条(7)的一端与安装块二(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发条(7)的另一端与转轴(8)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6)为尼龙材质。6.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手套(1)为织布材质,且其指套为橡胶材质。7.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安装块一(3)与安装板(2)为一体式注塑结构。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手部康复握持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手套,所述训练手套的背面粘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设有多组安装块一,多组所述安装块一的顶端均安装有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二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卷绳盘,所述卷绳盘通过转轴连接有收放组件,所述卷绳盘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均与训练手套一侧的指套连接。本技术通过将该训练装置设置为手套样式,可分别实现对手部张力与握力训练,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且具有佩戴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通过发条、转轴、绳索和卷绳盘的配合使用,使其绳索可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从而有利于使用者手部康复训练。技术研发人员:郑晓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1011技术公布日: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