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仿真模型玩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背景技术:1、目前,市场上的钢架桥仿真模型包括两类,一类是纯玩具类型,外观简单,没有细节,较为粗糙;该类玩具模型整件折叠,生产简单,但产品外观变形较大,或者整件直接加工而成,开模成本高,加工成本高。另一类是产品细节较为完整的组装式模型,但现有的组装式模型需要采取拼装加点胶水方式完成安装,组装不方便,且属于一次性组装。2、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钢架桥仿真模型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使其组装拆分简便快捷,可反复拼插,且组件细节表现更加细腻,生产成本低,组装后整体性良好,稳固不松垮,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使其组装拆分简便快捷,可反复拼插,且组件细节表现更加细腻,生产成本低,组装后整体性良好,稳固不松垮,从而克服现有的钢架桥仿真模型的不足。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包括轨道、左外桥、左支架、右外桥、右支架和顶架,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左外桥和右外桥之间,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通过卡接机构组装连接在所述左外桥和右外桥上部,所述顶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部插接。3、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凸和凹槽,所述卡凸的端部设有横向限位板,所述凹槽包括第一插入段和限位段,所述第一插入段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横向限位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插入段和限位段的底部相通,且宽度均大于等于所述横向限位板的宽度,所述限位段的上部宽度小于所述横向限位板的宽度,则所述卡凸在所述第一插入段自由插入,在所述卡凸被推至所述限位段时所述卡凸的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凹槽中,实现所述卡凸和凹槽的卡接固定;4、所述卡凸和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支架与左外桥、以及所述右支架与右外桥相对的连接面上。5、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还包括第二插入段,所述第二插入段与第一插入段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插入段与第一插入段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限位段的两端。6、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架与左外桥、以及所述右支架与右外桥相对的连接面上分别设置多个所述卡接机构。7、进一步改进,两两相邻的所述卡接机构之间还设置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骨和定位孔,所述定位骨和定位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支架与左外桥、以及所述右支架与右外桥相对的连接面上,且所述定位骨与所述卡凸的距离等于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凹槽中限位段的距离,所述左支架和/或左外桥、右支架和/或右外桥采用弹性变形材质。8、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左栏杆和右栏杆,所述左栏杆和右栏杆分别通过所述卡接机构组装连接在所述左外桥和右外桥的外侧上部。9、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外桥和右外桥的内侧均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轨道中枕木端部相匹配的卡套。10、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部内侧均设有连接孔,所述顶架的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匹配的连接插杆。11、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插杆的下部设置成楔形结构。12、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外桥、左支架、右外桥、右支架、顶架、左栏杆和右栏杆均采用框架结构,且所述左外桥与右外桥结构相同,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结构相同,所述左栏杆与右栏杆结构相同。13、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4、本实用新型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通过卡接机构和插接机构的设置,满足钢架桥组件的徒手安装,可实现反复拼插,且各钢架桥组件可独立生产加工,不仅能提升组件细节,使其更加细腻,而且利于开模,降低加工成本。15、还通过卡接机构的巧妙设置,能实现左外桥、左支架、左栏杆与右外桥、右支架、右栏杆结构的完全一致,实现通用装配,简单易操作,提升组装体验。16、还通过锥楔结构的插接机构设置,不仅利于装配,而且补偿了组件之间的加工间隙,使组装后产品整体不松垮,稳固可靠,提升模型品质。技术特征:1.一种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左外桥、左支架、右外桥、右支架和顶架,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左外桥和右外桥之间,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通过卡接机构组装连接在所述左外桥和右外桥上部,所述顶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部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凸和凹槽,所述卡凸的端部设有横向限位板,所述凹槽包括第一插入段和限位段,所述第一插入段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横向限位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插入段和限位段的底部相通,且宽度均大于等于所述横向限位板的宽度,所述限位段的上部宽度小于所述横向限位板的宽度,则所述卡凸在所述第一插入段自由插入,在所述卡凸被推至所述限位段时所述卡凸的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凹槽中,实现所述卡凸和凹槽的卡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还包括第二插入段,所述第二插入段与第一插入段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插入段与第一插入段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限位段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与左外桥、以及所述右支架与右外桥相对的连接面上分别设置多个所述卡接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所述卡接机构之间还设置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骨和定位孔,所述定位骨和定位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支架与左外桥、以及所述右支架与右外桥相对的连接面上,且所述定位骨与所述卡凸的距离等于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凹槽中限位段的距离,所述左支架和/或左外桥、右支架和/或右外桥采用弹性变形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栏杆和右栏杆,所述左栏杆和右栏杆分别通过所述卡接机构组装连接在所述左外桥和右外桥的外侧上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桥和右外桥的内侧均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轨道中枕木端部相匹配的卡套。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部内侧均设有连接孔,所述顶架的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匹配的连接插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杆的下部设置成楔形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桥、左支架、右外桥、右支架、顶架、左栏杆和右栏杆均采用框架结构,且所述左外桥与右外桥结构相同,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结构相同,所述左栏杆与右栏杆结构相同。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钢架桥仿真模型,属于仿真模型玩具领域。该模型包括轨道、左外桥、左支架、右外桥、右支架和顶架,轨道设置在左外桥和右外桥之间,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通过卡接机构组装连接在左外桥和右外桥上部,顶架两侧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部插接。卡接机构包括卡凸和凹槽,卡凸端部设有横向限位板,凹槽包括第一插入段和限位段,卡凸在第一插入段自由插入,在卡凸被推至限位段时卡凸的限位板固定在凹槽中,实现卡凸和凹槽的卡接固定。本技术通过卡接机构和插接机构的设置,满足钢架桥组件的单独加工,通用装配,徒手拆装,简单易操作,使组件结构更加细腻,加工成本低,且组装后产品整体不松垮,稳固可靠,提升模型品质。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怀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伟怀技术研发日:20231110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