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相关,特别涉及一种外科术后引流管组件。背景技术:1、外科手术后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有利于减轻术后创面肿胀,控制术后创面渗血渗液,消灭无效腔,可以减轻引流液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对术后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至关重要;同时根据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判断病情变化,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2、临床现在常见颌面部手术(如正颌手术、腮腺手术、颌面部骨折手术),部分腿部手术及腹部手术后,采用的是引流管、连接软管和空针注射器组合而成,引流管与空针注射器通过连接软管连通,使用时,先将空针注射器的活塞后拉形成负压腔,再将空针注射器的前端与连接软管相连,在负压的作用下,术后创面渗血渗液会自动流入负压腔内。3、但存在一些不足:1、空针注射器活塞固定不牢容易回弹,影响持续性负压,导致引流液返流,引起交叉感染;2、操作繁琐,在倾倒引流液排空时,需要将空针注射器与连接软管断开,对于病人渗血渗液较多时,需要频繁进行引流液倾倒,护士工作量大;3、引流液空气反流,倾倒引流液时,由于负压突然消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引流管内的引流液、空气极易返流至伤口内导致伤口感染;4、引流管、连接软管大多通过胶布粘贴在病人衣物上,使用不方便。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外科术后引流管组件,能够保证引流时的持续负压,以及防止引流液返流,引流的效果更好,操作更加简单。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科术后引流管组件,包括引流管和空针注射器,还包括排污管,引流管、空针注射器、排污管通过“t”形的医用三通接头相连,且引流管与空针注射器竖直相连,空针注射器内设置有限位组件,当活塞拉动到需要的位置时,能通过旋转后结合限位组件进行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活塞进行上下方向的位移,限位组件包括嵌入安装在针筒侧壁下部的限位块和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活塞杆的杆体上的若干卡块,限位块向针筒内部伸出有卡柱;当卡块与卡柱错开时,空针注射器的活塞能在外力作用下上下移动;需要对活塞的位置进行固定时,旋转活塞使卡柱落入某一卡块进行锁定。3、进一步优选为,活塞杆下端的活塞柄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在病人衣物上的固定夹。通过固定夹能够将空针注射器固定在患者的衣物上,更加方便,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引流管和空针注射器发生抖动,防止管路滑脱给病人造成的伤害。4、进一步优选为,活塞杆的杆体横断面为“十”字形,卡块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三角形卡板。上下间隔的两个卡板能够更好地将卡柱进行固定,三角形的卡板连接更加牢固,且不会对活塞杆在针筒中的移动造成干扰。5、进一步优选为,针筒外壁上设置有引流液容量以及负压值大小的刻度线,外壁上还设置有标识贴。能够根据病人的状况以及实际临床需求调整负压值的大小以及更直观的查看引流液的容量。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时,关闭医用三通接头,拉动活塞杆,针筒内形成负压,调整到需要的负压值后,转动活塞杆,使得两个卡块将卡柱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活塞杆在针筒内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造成负压不稳或者引流液返流的现象,引起交叉感染,影响病人的正常康复;调整医用三通接头使得引流管与空针注射器连通;在针筒内的引流液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次调整医用三通管,使得空针注射器与排污管相通,将空针注射器内的引流液通过排污管排出,不需要将空针注射器与医用三通接头断开就能直接排出引流液,使用更加方便,操作更加简单;在倾倒引流液时,将医用三通接头与引流管端关闭,避免倾倒引流液时引流液返流至病人体内;重复上述步骤,对患者体内的引流液持续引流,直到空针注射器内的引流液达到规定的要求;在引流管组件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持续有效地形成有效负压,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利于倾倒引流液,操作简单,引流效率更高且能够避免患者感染,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技术特征:1.一种外科术后引流管组件,包括引流管(1)和空针注射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管(4),引流管(1)、空针注射器(2)、排污管(4)通过“t”形的医用三通接头(3)相连,且引流管(1)与空针注射器(2)竖直相连,空针注射器(2)内设置有限位组件,当活塞拉动到需要的位置时,能通过旋转后结合限位组件进行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活塞进行上下方向的位移,限位组件包括嵌入安装在针筒(201)侧壁下部的限位块(202)和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活塞杆(203)的杆体上的若干卡块(206),限位块(202)向针筒(201)内部伸出有卡柱(204);当卡块(206)与卡柱(204)错开时,空针注射器(2)的活塞能在外力作用下上下移动;需要对活塞的位置进行固定时,旋转活塞使卡柱(204)落入某一卡块(206)进行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引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活塞杆(203)下端的活塞柄(207)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在病人衣物上的固定夹(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引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活塞杆(203)的杆体横断面为“十”字形,卡块(206)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三角形卡板(2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引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针筒(201)外壁上设置有引流液容量以及负压值大小的刻度线,外壁上还设置有标识贴。技术总结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外科术后引流管组件,包括引流管、空针注射器和排污管,并通过“T”形的医用三通接头相连,空针注射器内设置有限位组件,能固定活塞,防止活塞进行上下方向的位移;关闭医用三通接头,拉动活塞杆形成负压,调整到需要的引流液的容量,转动活塞杆将活塞固定,避免活塞杆上下移动,造成负压不稳或者引流液返流,引起交叉感染,影响病人的正常康复;调整医用三通接头使得引流管与空针注射器连通;引流液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空针注射器与排污管相通将引流液排出,操作更加简单;倾倒引流液时将医用三通接头与引流管端关闭,避免倾倒引流液时导致引流液返流至病人体内,引流效率更高,避免患者感染,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技术研发人员:严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技术研发日:20240205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