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背景技术:1、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适用于排除病人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咽通气道是从病人的鼻腔插入咽腔的一个类似于气管插管的管道,长度一般是从鼻前庭到咽腔声门的前方。通过调节插入的深度,解决咽腔组织式器官对声门的梗阻,例如舌后坠的问题,并且能够通过鼻咽通气道吸引咽腔的分泌物,这样有效保障了上呼吸道的通畅,为提高加压、给氧的效率提供了保障。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包括韧性的材料制成的管体,当插入鼻腔时,末端容易滑落入病人的鼻腔,造成取出困难,给病人增加痛苦。现有的改进为在管体末端设置一个漏斗状开口,漏斗状开口从管体末端到远处直径逐渐变大,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管体末端滑入病人的鼻腔,但这种结构的开口是从管体末端到远处直径逐渐变大的,还是会有一定的滑入风险。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3、一种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末端具有两个漏斗状开口部,分别为正漏斗状开口部和反漏斗状开口部,所述正漏斗状开口部和反漏斗状开口部开口相反,所述正漏斗状开口部与管体末端连接,开口从管体末端到远处直径逐渐变大,所述反漏斗状开口部固定在管体上靠近末端的位置,所述反漏斗状开口部由管体末端向管身方向逐渐增大。4、进一步的,所述正漏斗状开口部连接外部抽吸装置或者氧气装置。5、进一步的,所述正漏斗状开口部和反漏斗状开口部的大小相同。6、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为韧性材料。7、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为弯曲状。8、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头端具有斜面。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管体末端设置了2个反向的漏斗状开口部,反漏斗状开口部的开口较大,能够有效阻止管体末端滑入鼻腔,提高实用安全性。技术特征:1.一种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末端具有两个漏斗状开口部,分别为正漏斗状开口部(11)和反漏斗状开口部(12),所述正漏斗状开口部(11)和反漏斗状开口部(12)开口相反,所述正漏斗状开口部(11)与管体(1)末端连接,开口从管体(1)末端到远处直径逐渐变大,所述反漏斗状开口部(12)固定在管体(1)上靠近末端的位置,所述反漏斗状开口部(12)由管体(1)末端向管身方向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漏斗状开口部(11)连接外部抽吸装置或者氧气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漏斗状开口部(11)和反漏斗状开口部(12)的大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为韧性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为弯曲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头端具有斜面(13)。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滑入的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末端具有两个漏斗状开口部,分别为正漏斗状开口部和反漏斗状开口部,所述正漏斗状开口部和反漏斗状开口部开口相反,所述正漏斗状开口部与管体末端连接,开口从管体末端到远处直径逐渐变大,所述反漏斗状开口部固定在管体上靠近末端的位置,所述反漏斗状开口部由管体末端向管身方向逐渐增大。本技术在管体末端设置了2个反向的漏斗状开口部,反漏斗状开口部的开口较大,能够有效阻止管体末端滑入鼻腔,提高实用安全性。技术研发人员:谢骁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市中心医院技术研发日:20240126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