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利数据库

一种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注射装置及操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装置及适用于上述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的操作方法。背景技术:1、微创介入手术是以较小创伤的代价将手术器械送达指定位置的一种手术操作类型,具体的,利用针类器械使其经皮穿刺到达病灶后能够实施活检、精准药液输送、靶向药液治疗、深脑电刺激、深脑电极植入等复杂操作,利用灵巧手术器械避开重要组织到达靶点的操作手段有效避免了常规大创面手术存在手术禁区的问题,尤其是脑部这种神经元异常密集不宜损伤的组织,且相较于传统手术,这项技术既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又可以极大的降低术后感染风险。2、目前医院中常用的给药管路虽然能满足基本的穿刺需求,但是,并不适用于对颅脑等部位进行穿刺,较容易损伤颅脑等部位内部途经部位的组织,极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损伤,给患者带来思维衰退、理解能力衰弱等的危害。3、综上所述,如何降低对患者颅脑等部位进行微创手术时的负面影响及损伤,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使用该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中的给药管路进行穿刺有利于降低可能给患者造成的损伤或负面影响。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装置。3、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的操作方法。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5、一种颅脑等部位的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包括:6、给药管路,用于进行穿刺操作,包括中空管状的给药管路本体和公鲁尔接头,所述给药管路本体的远端为穿刺端、近端设有所述公鲁尔接头,所述给药管路本体远端一侧的侧壁具有出液口;7、内芯,其远端可插入或拔出于所述给药管路的内部,以封堵或打开所处出液口;8、注射管,包括中空管状的注射管本体和母鲁尔接头,所述注射管本体的远端用于连接注射设备、近端设有与所述公鲁尔接头插接配合的所述母鲁尔接头。9、优选的,所述给药管路本体的外侧面设有显影标识,用于配合成像设备以标示所述给药管路本体于患者身体内部的位置。10、优选的,所述注射管本体的外侧面设有标识,用于标示所述注射管中药液的所在位置。11、优选的,所述给药管路本体具有若干个所述出液口,且各所述出液口呈阵列式排布。12、优选的,还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内腔中储存有显色的液体。13、优选的,所述内芯的近端设有另一个所述母鲁尔接头,可插入或拔出于所述公鲁尔接头。14、优选的,所述出液口的出口端设有三向瓣膜结构。15、一种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装置,包括注射设备及上述任一项所提供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16、所述注射设备包括注射单元和温控单元;17、所述注射单元包括注射器和连接管,所述注射器的出口通过所述连接管导通连接所述注射管的近端;18、所述温控单元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将药液加热至指定温度。19、优选的,所述注射设备还包括时间单元、流量单元和控制单元;20、所述时间单元包括计时器,用于记录所述注射器的工作时间;21、所述流量单元包括流量控制阀,用以控制所述注射设备输出药液的流量;22、所述注射单元、所述温控单元、所述时间单元、所述流量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23、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项所提供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所述操作方法包括:24、将内芯插入给药管路的内部,以封堵出液口;25、利用给药管路的远端对患者进行穿刺操作;26、到达穿刺目标位置后,将内芯自给药管路中拔出;27、将注射管的近端与给药管路的近端导通连接,并将注射管的远端与注射设备的出口导通连接;28、启动注射设备,以完成注射操作。29、本发明提供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给药管路本体的远端用于深入颅脑等部位的内部以进行穿刺、近端设置有公鲁尔接头,既用于将药液导入给药管路本体的内腔中,又便于给药管路与其他结构进行紧密连接,在给药管路本体左端的周壁上面开始有通孔作为出液口,以使得给药管路本体内部的药液可以排出至其外部;注射管本体的远端导通连接有注射设备,从而可以向注射管本体的内部输入药液,且注射管本体的近端设置有母鲁尔接头,该母鲁尔接头适配于给药管路本体上面设置的公鲁尔接头,从而注射管本体与给药管路本体通过鲁尔接头可以实现导通且紧密的连接,使用时,启动注射设备,即将药液注射进入注射管本体中,并依次通过给药管路本体和出液口,以输出。30、内芯可采用管状结构或杆状结构等,且内芯可以沿给药管路本体的长度方向插入其内部,内芯的远端伸至给药管路本体的远端后,即可封堵出液口位于给药管路本体内表面的开口,而将内芯自给药管路本体的内部抽出后即可打开出液口,使用时,检查内芯是否插设在给药管路本体预设位置处,即封堵出液口的位置,内芯插设到位后,即可通过给药管路本体的远端进行穿刺,直至给药管路本体的远端运动至指定位置,将内芯自给药管路本体中抽出,将注射管本体近端的母鲁尔接头与给药管路本体近端的公鲁尔接头进行插接连接,然后启动注射设备,即可向患处输送药液。31、使用该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中的给药管路进行穿刺操作时,在内芯封堵的作用下,组织或组织液等不会进入通过进液口进入给药管路本体的内部,有利于降低可能给患者造成的损伤或负面影响。技术特征:1.一种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路本体(11)的外侧面设有显影标识,用于配合成像设备以标示所述给药管路本体(11)于患者身体内部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本体(31)的外侧面设有标识(4),用于标示所述注射管(3)中药液的所在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路本体(11)具有若干个所述出液口(111),且各所述出液口(111)呈阵列式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内腔中储存有显色的液体。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的近端设有另一个所述母鲁尔接头(32),可插入或拔出于所述公鲁尔接头(12)。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111)的出口端设有三向瓣膜结构。8.一种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设备(5)及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设备(5)还包括时间单元(53)、流量单元(54)和控制单元(55);10.一种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所述操作方法包括: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注射装置及操作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包括给药管路、内芯和注射管。其中,给药管路用于进行穿刺操作,包括中空管状的给药管路本体和公鲁尔接头,给药管路本体的远端为穿刺端、近端设有公鲁尔接头,给药管路本体远端一侧的侧壁具有出液口;内芯的远端可插入或拔出于给药管路的内部,以封堵或打开所处出液口;注射管包括中空管状的注射管本体和母鲁尔接头,注射管本体的远端用于连接注射设备、近端设有与公鲁尔接头插接配合的母鲁尔接头。使用该支撑芯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包中的给药管路进行穿刺有利于降低可能给患者造成的损伤或负面影响。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楠,刘福生,安德宁,李晶,张烁,刘丹,隗海朦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