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次
本技术涉及术后护理,具体为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背景技术:1、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目前,在骨科诊断治疗中,各种腿部肢体患者在腿部护理过程中,临床上通常会用石膏等固定装置对腿部骨折病人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2、专利申请号为202220044583.8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术后柔性腿部护理架,通过小腿护理垫、大腿护理垫、背部护理垫、头部护理垫、驱动装置和调节机构的配合设置,能够方便患者躺在上板体上休养,调节机构能够实现对头部护理垫的角度调节,方便患者躺下或者背靠休息,驱动装置能够调节小腿护理垫与大腿护理垫之间的夹角,从而实现对患者腿部的适当弯曲放置。3、但是上述专利在经过改进后,依旧存在托腿架的距离不可调节的问题,由于不同患者的腿部长度不同,不能调节托腿架与病人腿部的距离,导致身高较小的患者使用起来非常不舒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托腿架的距离不可调节的问题。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相对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床体的内部且位于滑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杆与固定孔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套管,两个所述套管的一侧固定安装均有安装架,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条一,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一,所述旋转轴一的外侧且位于安装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全齿轮,所述全齿轮与齿条一啮合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二,所述旋转轴二的外侧且位于伸缩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半齿轮,所述伸缩杆的内部且位于半齿轮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齿条二,所述半齿轮与齿条二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轴二的外侧且位于两个伸缩杆之间固定安装有托腿架,所述旋转轴二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把。4、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相对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片,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接块,所述套管和安装架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插接孔,所述插接块与插接孔插接,当调整好伸缩杆的高度时,通过将连杆向安装架的一侧滑出,将插接块插入相对应的插接槽中,从而将旋转轴一固定住,有效地防止全齿轮与齿条一自转,避免自动调整高度,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5、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内部且位于半齿轮的相对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与半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完成后松开转把,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半齿轮向齿条二的一侧移动,从而将其固定住,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6、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万向轮,通过支撑腿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利用万向轮方便医护人员移动该装置,提高该装置的灵活性。7、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床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蜗轮,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蜗轮的内部开设有内螺,所述螺纹杆通过内螺纹与蜗轮滑动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三,所述旋转轴三的相对应两侧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轴三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与床板的底部接触,通过顺时针转动手轮带动旋转轴三转动,使得床板向上偏移,帮助患者的背部抬起,缓解背部压力。8、优选的,所述床体的相对应两侧固定安装有折叠护栏,所述床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托盘,对患者进行有效地保护,防止患者在睡觉时掉床,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9、1、该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通过设置可以调节托腿架距离的装置,能够根据不同患者腿部长度的不同,适当拉动移动架至合适的位置,再根据不同人对托腿架转动角度的适应程度不同,转动转把带动旋转轴二上的托腿架转动,从而调整托腿架的角度,提高患者腿部放置的舒适度。10、2、该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通过设置可以调节角度的床板,转动手轮带动旋转轴三转动,同时带动蜗杆转动,使得螺纹杆在蜗轮的内部向上移动,从而调整床板的偏移角度,能够帮助患者的背部抬起,使患者能够靠背休息,缓解背部压力,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技术特征:1.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相对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架(12),所述移动架(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架(13),两个所述固定架(13)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移动架(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一(15),所述弹簧一(1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6),所述床体(1)的内部且位于滑槽(1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固定孔(17),所述固定杆(16)与固定孔(17)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1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套管(2),两个所述套管(2)的一侧固定安装均有安装架(21),所述套管(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条一(31),两个所述安装架(21)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一(22),所述旋转轴一(22)的外侧且位于安装架(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全齿轮(23),所述全齿轮(23)与齿条一(31)啮合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3)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二(32),所述旋转轴二(32)的外侧且位于伸缩杆(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半齿轮(33),所述伸缩杆(3)的内部且位于半齿轮(3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齿条二(34),所述半齿轮(33)与齿条二(34)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轴二(32)的外侧且位于两个伸缩杆(3)之间固定安装有托腿架(35),所述旋转轴二(3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把(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一(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24),所述把手(2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连杆(25),所述连杆(25)的相对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片(26),所述连杆(2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接块(27),所述套管(2)和安装架(21)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插接孔(28),所述插接块(27)与插接孔(28)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的内部且位于半齿轮(33)的相对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二(37),所述弹簧二(37)的另一端与半齿轮(33)的一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腿(4),所述支撑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万向轮(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床板(18),所述支撑板(4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5),两个所述套筒(5)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蜗轮(51),所述套筒(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纹杆(52),所述蜗轮(51)的内部开设有内螺,所述螺纹杆(52)通过内螺纹与蜗轮(51)滑动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支撑腿(4)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三(53),所述旋转轴三(53)的相对应两侧固定安装有蜗杆(54),所述蜗杆(54)与蜗轮(51)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轴三(5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55),所述螺纹杆(52)的顶部与床板(18)的底部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相对应两侧固定安装有折叠护栏(6),所述床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液架(7),所述输液架(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托盘(71)。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患者骨科术后护理架,涉及术后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条一,所述全齿轮与齿条一啮合连接,所述半齿轮与齿条二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轴二的外侧且位于两个伸缩杆之间固定安装有托腿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根据不同患者腿部长度的不同,适当拉动移动架至合适的位置,再根据不同人对托腿架转动角度适应的程度不同,调整托腿架的角度,提高患者腿部放置的舒适度。技术研发人员:王晶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第二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1113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