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利数据库

建德苞茶加工工艺及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本发明涉及到茶叶加工,尤其涉及到一种建德苞茶加工工艺及生产流水线。背景技术:1、建德苞茶,又名严州苞茶,为一种兰花型细嫩半烘炒绿茶。其品质特征为芽叶成朵带叶柄与鱼叶,鱼叶呈金黄色,叶柄蒂头呈微红色,外形黄绿完整,短而壮实,内质香气清高,叶底绿中呈黄,茶汤清澈明亮,以外形独特,品质优异、香气清幽而著称。2、建德苞茶的制作工艺别具一格,分为杀青、揉捻、理条、整形、提香等多道工序,由于传统制作过程基本采用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加工质量不稳定,为了提高茶叶的加工效率,人们设计并生产了一些通用的生产设备,如杀青机、理条机、炒茶机、提香机等等,虽然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但适应性较差,而且不同种类的茶叶口味、形态差异较大,导致其加工工艺也不尽相同,对相关设备的布局和茶叶输送也带来了较大不便,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优势。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主要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适应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准的建德苞茶加工工艺及生产流水线。2、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3、本发明的一种建德苞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4、s1、鲜叶萎凋,鲜叶通过萎凋机进行摊凉失水,环境温度控制在16~25℃,空气湿度为30~80%,摊青时间为4~8h,使青叶含水量下降至70~75%;5、通过萎凋处理使鲜叶散热失水、挥发青草气,以利于鲜叶内含物的转化,使芳香物资和游离氨基酸等有效物资增多的,提高品质,降低含水量,同时使鲜叶柔软,便于下一杀青工序的操作;6、s2、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滚筒温度为220~290℃,滚筒转速为25~35rpm,杀青时间为90~180s,使杀青叶成品减重率为30~40%,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50~60%;7、通过高温使青叶在短时间升温到80℃以上,破坏和钝化氧化酶活性,阻止多酚氧化,去除茶叶青草气、蒸发水分,使茶叶叶质柔软,含水量继续下降,便于后续的揉捻成形;8、s3、冷却回潮,通过第一回潮机进行摊凉回潮,茶叶堆积厚度为50~150mm,回潮时间为1~2h,使杀青叶温度下降至20~25℃;9、通过冷却回潮,使杀青叶的水分分布均匀,叶体回软,有利于后续塑形;10、s4、揉捻,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速为25~35rpm,时间为5~15min;11、通过揉捻处理,使茶叶的部分细胞破碎,茶汁溢出,有利于提高茶叶滋味浓度,同时初步形成茶条形状;12、s5、初理条,采用理条机进行第一次理条,理条温度为170~180℃,理条时间为10~20min,理条机的往复速度不少于300次/min,使茶叶含水量控制在30~40%;13、通过初理条处理,使茶叶内部水分加速渗透至叶缘并散发,提高茶叶的失水速度,并使茶叶外形初步紧直;14、s6、通过第二回潮机进行摊凉回潮,茶叶堆积厚度为50~150mm,回潮时间1.5~2.5h,使茶叶温度下降至20~25℃;15、通过第二次的冷却回潮处理,消除初理条后的茶叶内部水分分布不均匀现象,使茶叶水分均匀一致,有利于后期的复理条处理;16、s7、复理条,采用理条机进行第二次理条,理条温度为140~160℃,理条时间为20~30min,理条的往复速度小于250次/min,使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0~15%,并使茶叶能晃动翻起;17、通过复理条处理,使茶叶外形进一步紧结,茶叶水分得到进一步散发和降低;18、s8、通过第三回潮机进行摊凉回潮,茶叶堆积厚度为50~150mm,回潮时间2~3h,使茶叶温度下降至20~25℃;19、通过第三次的冷却回潮处理,使茶叶水分继续均匀分布,利于后续提香工艺的茶香发挥;20、s9、提香烘焙,采用茶叶提香机进行烘焙,提香温度为90~135℃,时间为10~120min,使成品茶叶的含水量为3~5%;21、通过提香处理,继续降低茶叶的含水量,并使成品茶叶形成所要求的形状、干度和香气;22、s10、拣剔入库,对提香后的茶叶进行冷却、拣剔、拼配、包装,即得建德苞茶成品;23、采用双重理条并配合多重冷却回潮和烘焙提香的加工工艺,使茶叶内的水分分布更均匀,水分散发速度和温度控制更快速准确,满足建德苞茶成品的形状、干度和香气的要求,形成苞茶特有的紧直外形和清幽香气。24、一种基于建德苞茶加工工艺的生产流水线,包括萎凋机、滚筒杀青机、第一回潮机、揉捻机、初理条机、第二回潮机、复理条机、第三回潮机、烘焙提香机、拣剔包装机,所述萎凋机、滚筒杀青机、第一回潮机、揉捻机、初理条机、第二回潮机、复理条机、第三回潮机、烘焙提香机和拣剔包装机之间分别设有用于茶叶传送的茶叶输送装置;25、先将鲜叶送入萎凋机,摊凉失水后的鲜叶送入滚筒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处理后的青叶送入第一回潮机进行冷却回潮,再送入揉捻机进行揉捻,然后送入初理条机进行第一次理条,初理条后的茶叶进入第二回潮机进行冷却回潮,再送入复理条机进行第二次理条,然后送入第三回潮机进行冷却回潮,再送入烘焙提香机进行高温烘焙定型,最后通过拣剔包装机进行分类和包装,完成建德苞茶的加工;26、上述基于建德苞茶加工工艺的生产流水线,消除了手工制作或分散加工所带来的质量不稳定、工作量大、安全性差的不足,使得成品茶叶质量好、加工效率高、安全环保。27、作为优选,所述滚筒杀青机为滚筒式混合热能杀青机,所述第一回潮机、第二回潮机和第三回潮机为多层宽幅带自走式回潮机,所述初理条机和复理条机均为多槽式理条机,所述烘焙提香机为双重烘焙茶叶提香机,所述茶叶输送装置为多功能茶叶输送机。28、作为优选,所述多功能茶叶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支架和置于输送机支架上的传送单元、称重单元、去片单元、输送机控制器,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传送带和传送带驱动电机,上述传送带的进口端对应并承接上一工序送出的茶叶,传送带的出口端与称重单元相接,所述称重单元包括称重带、称重带驱动电机、重量传感器和计量滚轮,所述称重带进口端对应并承接传送带出口端送出的茶叶,称重带出口端与去片单元相接,所述重量传感器位于称重带下方且实时测量称重带上的茶叶,所述计量滚轮位于称重带上方并与称重带接触,用于实时测量称重带的移动速度,所述去片单元包括固设于输送机支架上且朝向称重带出口端的气嘴组件、位于称重带下方并将茶叶下落通道分为前后两半的纵向挡板和围合称重带下方的围板,所述气嘴组件与设备控制器电连接并外接外部气源,气嘴组件包括多个沿称重带宽度方向分布且与称重带宽度相吻合的喷嘴,纵向挡板的上沿低于喷嘴高度,面对喷嘴的纵向挡板正面与围板围合形成茶叶通道,茶叶通道的下方设有外送传送带并输出茶叶至下一工序,纵向挡板的背面形成碎片通道并设有碎片收集袋,上述传送带驱动电机、称重带驱动电机、重量传感器、计量滚轮和气嘴组件均与输送机控制器电连接,在茶叶输送过程中通过多功能茶叶输送机可实时对传送带上的茶叶进行称重计量,为每一道工序或每一个设备中的茶叶加工提供更精准的参数,提高茶叶加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称重后的茶叶进行去片去沫处理,分离后的茶叶碎片由碎片收集袋收集,完好的茶叶则由外送传送带送至下一道工序,既提高了茶叶的加工质量,也提升了茶叶称重的准确性,而且喷射的气流也可对下落中的茶叶进行辅助冷却。29、作为优选,上述多功能茶叶输送机还包括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多个置于传送带上方且正对传送带的冷风机,所述冷风机与所述输送机控制器电连接,冷风机在茶叶传送过程中可对上一道工序输出的高温茶叶进行快速冷却,防止高温过度或过长对茶叶品质的影响。30、作为优选,所述多层宽幅带自走式回潮机包括回潮机支架和置于回潮机支架上的回潮单元、进料单元、连接单元、出料单元、回潮机控制器,所述回潮机支架呈多层结构,所述进料单元包括料斗,所述回潮单元包括多条水平叠放于回潮机支架上的传送带和传送带驱动电机,上述传送带的其中两个相邻层传送带端部呈错位布置,每条传送带的上方均设有覆盖并封闭该传送带上部空间的罩壳,所述罩壳的一端顶面设有用于承接上层传送带输出茶叶的罩壳传送口,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多个设于相邻层传送带两端且围合该端部的竖向围挡,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输送带和输送带驱动电机,上述传送带驱动电机和输送带驱动电机均与回潮机控制器电连接,回潮机采用多层自走式封闭式结构,既保证了机内温湿度的准确控制,使回潮过程中茶叶水分趋于均匀,叶体回软,多层自走式结构也降低了设备的占地空间,31、作为优选,上述至少一个罩壳内还设有多根沿传送带移动方向排布且垂直于传送带表面的耙齿,所述耙齿宽度与传送带宽度相吻合,耙齿的齿端与传送带的表面距离为0.5~1.0公分,耙齿可对传送带上的茶叶进行持续的梳理和打散,进一步提高茶叶的回潮质量。32、作为优选,所述双重烘焙茶叶提香机包括提香机支架和置于提香机支架上的滚筒、外罩、传动装置、加热装置、提香机控制器,所述滚筒前端设有进料口,滚筒后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料斗槽,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相对应的茶叶输送机,上述滚筒的内壁设有多条螺旋状导叶板,相邻两条导叶板形成茶叶输送槽,所述外罩封闭上述滚筒,外罩与滚筒之间形成加热夹层,外罩顶部设有与上述加热夹层相通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设有送风机,送风管的另一端设于进料口处并朝向滚筒内腔,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滚筒驱动电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块位于滚筒下方加热夹层内的燃气热板,所述滚筒驱动电机、送风机和燃气热板与上述提香机控制器电连接,提香机采用双重内外加热方式,将夹层中的高温燃气余热气体通过送风管引导至滚筒内腔,对滚筒内腔进行加热,既提高了滚筒内腔温度和温度均匀性,使烘焙温度和速度得到快速提升,烘焙效率高,又降低了滚筒的内外温差,配合滚筒旋转带来的茶叶翻滚移动,保证了滚筒内的每颗茶叶受热均匀一致,同时,含有较高二氧化碳成分的燃气余热气体引入滚筒内腔置换原有富氧空气,降低了滚筒内腔的氧气含量,低氧余热气体能迅速包褁茶叶,使茶叶中的叶绿素的氧化过程受阻,防止茶叶中的叶绿素丢失,而且置换气体又能快速排除茶叶受热提香时产生的水分和茶粉尘,提高茶叶品质。33、作为优选,所述双重烘焙茶叶提香机还包括内焙装置,所述内焙装置包括燃烧棒和燃烧器,所述滚筒的后端面设有排气孔且外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引风机,引风机与所述提香机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燃烧器固置于提香机支架上并通过燃气管连接外部气源,燃烧器与所述提香机控制器电连接并外接燃气源,所述燃烧棒的一端与燃烧器相接,其另一端穿越上述排气管插入滚筒内腔并沿滚筒中轴线延伸至滚筒内腔的中后段,位于滚筒内腔的燃烧棒上设有方向朝下的半圆形燃烧面,从燃烧面喷出的火焰炽烧并烘焙燃烧棒下方滚筒输送槽内的茶叶,通过内焙装置中燃烧棒的红外辐射加热或蓝焰对流加热可直接对滚筒输送槽内的茶叶进行明火炽烤,使茶叶表面接近碳化并产生高香,明火焙烤既消耗了滚筒内的残余氧气并使烘焙环境氧气含量更低,有效阻止茶叶中的叶绿素转化和氧化丢失,火焰产生的高温炽烧又能快速降低茶叶中的水分含量并产生一定的复合香味,使茶叶口感更佳,香型更丰富,同时,通过排气管和引风机又能有效去除滚筒内腔因焙烤产生的焦味和烟味,防止高温茶叶因吸咐焦味或烟味而产生不必要的异味,使焙茶香型更纯正,也有利于优化加工车间的环境卫生。34、作为优选,所述生产流水线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上述萎凋机、茶叶输送机、滚筒杀青机、回潮机、揉捻机、理条机、茶叶提香机、拣剔包装机电连接并控制上述各设备,集中控制可使整条流水线控制更准确、快速和安全,茶叶质量更好。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重理条配合多重冷却回潮和双重烘焙提香的建德苞茶加工工艺,使茶叶内的水分分布均匀,水分散发速度和温度控制快速准确,香味纯正,形成苞茶特有的紧直外形和清幽香型,满足建德苞茶成品的形状、干度和香气的要求;而基于上述建德苞茶加工工艺设计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消除了手工制作或分散加工所带来的质量不稳定、工作量大、安全性差的不足,使得成品苞茶质量好、加工效率高、人力成本低廉、安全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