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利数据库

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及糅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本发明属于面食加工机械,具体涉及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及揉合装置。背景技术:1、目前的液粉搅拌揉合设备,均以液体和粉体预先按一定的比例量得后置入搅拌仓内进行搅拌、揉合成团,用于各自不同的需求,以制作面条的机器为例,本申请人在2012年9月29日,申请号为201210380252.2申请了发明专利并已授权,本申请是在上次专利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上次专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液粉结合后,工作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对液粉的搅拌揉合效果也不理想,由于螺旋推进器在旋转过程中受力后出现反流漏流,造成使用完毕后其搅拌揉合的部位残留物多,不便于清洗。2、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搅拌、揉合部位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及专业知识,对其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液粉搅拌揉合效果更佳的新型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验制作样品及不断优化后,终于创设出确具使用价值的本发明。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及揉合装置;解决目前搅拌揉合部位不便于清洗以及液粉的搅拌揉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3、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及揉合装置,在揉合杆的外侧圆柱面上固定设置有螺旋状的上侧螺旋揉合结构,在上侧螺旋揉合结构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为开口向下的弧形凹槽,下凹槽与上侧螺旋揉合结构同步延伸。4、进一步的,所述上侧螺旋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为开口向上的弧形凹槽,上凹槽与上侧螺旋揉合结构同步延伸。5、进一步的,在上侧螺旋揉合结构下方的揉合杆外侧圆柱面上还依次设置有中部螺旋揉合结构、渐开线式揉合结构、下侧螺旋揉合结构,6、所述中部螺旋揉合结构呈螺旋状盘绕固定于揉合杆的外侧圆柱面上,在中部螺旋揉合结构每个螺距层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缺口;7、所述渐开线式揉合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渐开线式揉合结构沿着揉合杆的轴线圆形阵列设置;8、所述下侧螺旋揉合结构呈螺旋状盘绕固定于揉合杆的外侧圆柱面上。9、进一步的,中部螺旋揉合结构以及下侧螺旋揉合结构的旋向均与上侧螺旋揉合结构的螺旋旋向保持相同,渐开线式揉合结构的延伸方向与上侧螺旋揉合结构的螺旋旋向相反。10、进一步的,在中部螺旋揉合结构以及下侧螺旋揉合结构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凹槽以及下凹槽。11、进一步的,在中部螺旋揉合结构的每个螺距层上的缺口与上一个螺距层上的缺口沿着揉合杆的轴向不重合。12、进一步的,中部螺旋揉合结构上的缺口两侧内壁边缘均为渐开线结构,缺口两侧内壁上的渐开线结构旋向与中部螺旋揉合结构的旋向保持相同。13、进一步的,沿着揉合杆的轴向看去,渐开线式揉合结构的外边缘为渐开线结构;渐开线式揉合结构沿着延伸方向的高度逐渐降低;并且渐开线式揉合结构的径向宽度沿着延伸方向逐渐变窄;相邻两个渐开线式揉合结构的之间的间距形成了相邻两个渐开线式揉合结构之间的过料通道,任意相邻两个渐开线式揉合结构之间的过料通道上方设置有中部螺旋揉合结构的缺口,中部螺旋揉合结构的缺口与相邻两个渐开线式揉合结构之间的过料通道沿着揉合杆轴线方向的投影相重合。14、进一步的,所述揉合杆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大直径段、锥面段、小直径段,大直径段的直径大于小直径段的直径,大直径段与小直径段之间通过锥面段相连接,锥面段为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所述上侧螺旋揉合结构以及中部螺旋揉合结构设置于揉合杆的大直径段处,渐开线式揉合结构设置于揉合杆的锥面段处,下侧螺旋揉合结构设置于揉合杆的小直径段处。15、包含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的揉合装置,包括分配器、联动轴、变径式仓筒;所述变径式仓筒的内部包括大直径腔体、小直径腔体、锥形腔体,所述大直径腔体的内径大于小直径腔体的内径,大直径腔体与小直径腔体之间通过锥形腔体相连接,锥形腔体为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所述揉合杆的大直径段设置于变径式仓筒的大直径腔体内部,揉合杆的小直径段设置于变径式仓筒的小直径腔体内部,揉合杆的锥面段设置于变径式仓筒的锥形腔体内部;16、所述分配器的下端开口与变径式仓筒的上端开口相螺纹连接;联动轴的下端螺接于揉合杆上端的内螺纹孔处,联动轴内部设置有中空腔体,在中空腔体的下端设置有出面孔,在联动轴的外侧圆柱面下端固定设置有一圈旋动叶片,在分配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喷水嘴,喷水嘴的喷出方向竖直向下朝向变径式仓筒内部;在喷水嘴的外侧过料通道处设置有供水管。17、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8、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在上侧螺旋揉合结构上设置防倒流结构,避免了上侧螺旋揉合结构在旋转过程中受力后出现反流漏流,从根本上解决了搅拌揉合的部位残留物多,不易清洗的问题;通过在上侧螺旋揉合结构的上表面设置凹槽,使液体落入到凹槽内回弹到周边,可以使液粉混合的更均匀;19、通过设置中部螺旋揉合结构,对絮状的液粉混合物进行揉合,提高了面团的柔韧性,通过在中部螺旋揉合结构上设置缺口,目的就是使团状的液粉混合物不断在大小空间中切换,经反复揉合进一步提高了团状的液粉混合物的柔韧性;通过将最后一层中部螺旋揉合结构上的缺口设置在渐开线式揉合结构的过料通道的上方,当团状的液粉混合物的韧性达不到要求时,团状的液粉混合物会通过缺口再次进入到中部螺旋揉合结构中被揉合,保证了最终揉出的团状的液粉混合物的韧性;通过设置渐开线式揉合结构,来使得液粉混合面团最终达到更加细腻、劲道、柔软且具有弹性。技术特征:1.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其特征在于:在揉合杆(1)的外侧圆柱面上固定设置有螺旋状的上侧螺旋揉合结构(2),在上侧螺旋揉合结构(2)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凹槽(3),所述下凹槽(3)为开口向下的弧形凹槽,下凹槽(3)与上侧螺旋揉合结构(2)同步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螺旋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凹槽(4),所述上凹槽(4)为开口向上的弧形凹槽,上凹槽(4)与上侧螺旋揉合结构(2)同步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其特征在于:在上侧螺旋揉合结构(2)下方的揉合杆(1)外侧圆柱面上还依次设置有中部螺旋揉合结构(5)、渐开线式揉合结构(6)、下侧螺旋揉合结构(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其特征在于:中部螺旋揉合结构(5)以及下侧螺旋揉合结构(7)的旋向均与上侧螺旋揉合结构(2)的螺旋旋向保持相同,渐开线式揉合结构(6)的延伸方向与上侧螺旋揉合结构(2)的螺旋旋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其特征在于:在中部螺旋揉合结构(5)以及下侧螺旋揉合结构(7)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凹槽(4)以及下凹槽(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其特征在于:在中部螺旋揉合结构(5)的每个螺距层上的缺口(8)与上一个螺距层上的缺口(8)沿着揉合杆(1)的轴向不重合。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其特征在于:中部螺旋揉合结构(5)上的缺口(8)两侧内壁边缘均为渐开线结构,缺口(8)两侧内壁上的渐开线结构旋向与中部螺旋揉合结构(5)的旋向保持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其特征在于:沿着揉合杆(1)的轴向看去,渐开线式揉合结构(6)的外边缘为渐开线结构;渐开线式揉合结构(6)沿着延伸方向的高度逐渐降低;并且渐开线式揉合结构(6)的径向宽度沿着延伸方向逐渐变窄;相邻两个渐开线式揉合结构(6)的之间的间距形成了相邻两个渐开线式揉合结构(6)之间的过料通道(9),任意相邻两个渐开线式揉合结构(6)之间的过料通道(9)上方设置有中部螺旋揉合结构(5)的缺口(8),中部螺旋揉合结构(5)的缺口(8)与相邻两个渐开线式揉合结构(6)之间的过料通道(9)沿着揉合杆(1)轴线方向的投影相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合杆(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大直径段、锥面段、小直径段,大直径段的直径大于小直径段的直径,大直径段与小直径段之间通过锥面段相连接,锥面段为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所述上侧螺旋揉合结构(2)以及中部螺旋揉合结构(5)设置于揉合杆(1)的大直径段处,渐开线式揉合结构(6)设置于揉合杆(1)的锥面段处,下侧螺旋揉合结构(7)设置于揉合杆(1)的小直径段处。10.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的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器(10)、联动轴(12)、变径式仓筒(11);所述变径式仓筒(11)的内部包括大直径腔体、小直径腔体、锥形腔体,所述大直径腔体的内径大于小直径腔体的内径,大直径腔体与小直径腔体之间通过锥形腔体相连接,锥形腔体为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所述揉合杆(1)的大直径段设置于变径式仓筒(11)的大直径腔体内部,揉合杆(1)的小直径段设置于变径式仓筒(11)的小直径腔体内部,揉合杆(1)的锥面段设置于变径式仓筒(11)的锥形腔体内部;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液粉混合螺旋揉合杆及揉合装置,属于面食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在揉合杆的外侧圆柱面上依次设置有上侧螺旋揉合结构、中部螺旋揉合结构、渐开线式揉合结构、下侧螺旋揉合结构,在上侧螺旋揉合结构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中部螺旋揉合结构呈螺旋状盘绕固定于揉合杆的外侧圆柱面上,在中部螺旋揉合结构每个螺距层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缺口;所述渐开线式揉合结构的数量为四个或者两个,渐开线式揉合结构沿着揉合杆的轴线圆形阵列设置;所述下侧螺旋揉合结构呈螺旋状盘绕固定于揉合杆的外侧圆柱面上;解决了目前搅拌揉合部位不易清洗以及液粉的搅拌揉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怀,孟涛,孟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孟小松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