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约有万人死于猝死,其中院外猝死达%-%。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心脏病突发者得以生存的第一个环节。、现在通常都是用手进行按压,人工按压心脏的频率、深度、力的大小及力的作用方向不易掌握,经常造成肋骨骨折及血气胸...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背景技术:1、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约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其中院外猝死达72%-80%。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心脏病突发者得以生存的第一个环节。2、现在通常都是用手进行按压,人工按压心脏的频率、深度、力的大小及力的作用方向不易掌握,经常造成肋骨骨折及血气胸等并发症;人工胸外按压时可能会发生中断,因为有效的按压要求施救者双肘伸直,上肢成一条直线,双肩正对双手,致使身体前倾。而如此姿势和体位使施救者极易疲劳,易发生中断,影响按压的深度和频率,易导致按压并发症,直接影响复苏率。同时现有的胸外心脏按压器不便于医护人员携带,从而降低了现有胸外心脏按压器的实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可调式挤压块旋转能够实现自动式按压,合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以将其余结构保护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部,避免损伤,且设置的移动机构可以满足整个合并后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进行整体移动,能降低劳力投入。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悬梁、支座、可调式挤压块和接触板,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合并后通过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部上方均设有滑槽,所述悬梁顶部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悬梁下方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下方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内部下方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安装有可调式挤压块,所述支座下方设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顶部四角通过弹簧与支座底部四角连接,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部下方横向设有定位机构,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两侧设有移动机构。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调式挤压块包括基础块、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第三活动片和第四活动片,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设有基础块,所述基础块两端对称磁性吸附有第一活动片,所述第一活动片上磁性吸附有第二活动片,所述第二活动片上磁性吸附有第三活动片,所述第三活动片上磁性吸附有第四活动片。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丝杆、套管、蜗轮和蜗杆,所述悬梁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纵向转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下端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外壁与安装座底部的滑孔滑动连接,且所述套管下端与支座顶部连接,所述丝杆上端的轴部上设有蜗轮,所述安装座内转动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且所述蜗杆一端贯穿出安装座侧壁。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移动导槽和定位托板,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底部均设有移动导槽,所述移动导槽内滑动设有定位托板,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正面下方设有拨杆,所述拨杆与定位托板外壁连接。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板、调节长螺栓和万向轮,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在第一盒体、第二盒体侧壁上,所述支撑板上螺纹连接有调节长螺栓,所述调节长螺栓下端通过安装块安装有万向轮。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连接螺栓,所述第一盒体正面和背面均对称设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盒体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与连接螺栓适配的螺纹孔。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上均转动设有提手。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悬梁与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内部的滑槽滑动可以实现调节两个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身宽的人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胸外按压器,通过在悬梁底部设置高度调节机构来调节支座的高度,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能够满足不同胖瘦人群的使用,接触板能够与高度贴合使用者胸口,可调式挤压块能够满足按压深度的快速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灵活性高;11、本实用新型结构携带时,通过合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以将其余结构保护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部,避免损伤,且设置的移动机构可以满足整个合并后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进行整体移动,能降低劳力投入。技术特征:1.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悬梁(3)、支座(4)、可调式挤压块(5)和接触板(6),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合并后通过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内部上方均设有滑槽(7),所述悬梁(3)顶部与滑槽(7)滑动连接,所述悬梁(3)下方设有高度调节机构(8),所述高度调节机构(8)下方连接有支座(4),所述支座(4)内部下方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安装有可调式挤压块(5),所述支座(4)下方设有接触板(6),所述接触板(6)顶部四角通过弹簧(9)与支座(4)底部四角连接,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内部下方横向设有定位机构(10),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两侧设有移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挤压块(5)包括基础块(501)、第一活动片(502)、第二活动片(503)、第三活动片(504)和第四活动片(505),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设有基础块(501),所述基础块(501)两端对称磁性吸附有第一活动片(502),所述第一活动片(502)上磁性吸附有第二活动片(503),所述第二活动片(503)上磁性吸附有第三活动片(504),所述第三活动片(504)上磁性吸附有第四活动片(5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8)包括安装座(801)、丝杆(802)、套管(803)、蜗轮(804)和蜗杆(805),所述悬梁(3)底部设有安装座(801),所述安装座(801)内部纵向转动设有丝杆(802),所述丝杆(802)下端连接有套管(803),所述套管(803)外壁与安装座(801)底部的滑孔滑动连接,且所述套管(803)下端与支座(4)顶部连接,所述丝杆(802)上端的轴部上设有蜗轮(804),所述安装座(801)内转动设有蜗杆(805),所述蜗杆(805)与蜗轮(804)啮合,且所述蜗杆(805)一端贯穿出安装座(801)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0)包括移动导槽(1001)和定位托板(1002),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底部均设有移动导槽(1001),所述移动导槽(1001)内滑动设有定位托板(1002),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正面下方设有拨杆(1003),所述拨杆(1003)与定位托板(1002)外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板(11)、调节长螺栓(12)和万向轮(13),所述支撑板(11)对称设置在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侧壁上,所述支撑板(11)上螺纹连接有调节长螺栓(12),所述调节长螺栓(12)下端通过安装块安装有万向轮(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片(14)、第二连接片(15)和连接螺栓(16),所述第一盒体(1)正面和背面均对称设有第一连接片(14),所述第二盒体(2)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第二连接片(15),所述第一连接片(14)上设有连接螺栓(16),所述第二连接片(15)上设有与连接螺栓(16)适配的螺纹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上均转动设有提手(17)。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胸外按压器,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悬梁、支座、可调式挤压块和接触板,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合并后通过连接件连接,悬梁下方设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下方连接有支座,支座内部下方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安装有可调式挤压块,支座下方设有接触板,接触板顶部四角通过弹簧与支座底部四角连接,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两侧设有移动机构;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可调式挤压块旋转能够实现自动式按压,合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以将其余结构保护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内部,避免损伤,且设置的移动机构可以满足整个合并后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进行整体移动,能降低劳力投入。技术研发人员:唐春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春梅技术研发日:20231010技术公布日:2024/8/16
- 上一篇:一种体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肢体约束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