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支架和支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支架和使用了该医疗用支架的支架输送装置。、作为针对胆管狭窄的处置,已知有将支架留置于胆管的方法。有时,由于留置的支架发生堵塞等而需要更换支架。、在更换支架时,首先将留置的支架拔出并回收。、作为支架的回收方法之一,已知有经过内窥镜的处置器具通道来回收所拔出的支架的方法。、在经...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支架和使用了该医疗用支架的支架输送装置。背景技术:1、作为针对胆管狭窄的处置,已知有将支架留置于胆管的方法。有时,由于留置的支架发生堵塞等而需要更换支架。2、在更换支架时,首先将留置的支架拔出并回收。3、作为支架的回收方法之一,已知有经过内窥镜的处置器具通道来回收所拔出的支架的方法。4、在经过处置器具通道回收支架时,利用把持钳子、圈套器等处置器具来保持支架的端部并将其拉入通道内。此时,存在支架的端部在被保持的部位处弯折而重叠的情况。当支架的端部重叠时,径向的尺寸会增大,因此为了将支架拉入通道内,需要将重叠的端部沿径向压瘪。5、专利文献1记载的支架由树脂和线圈形成。在该支架的端部未配置线圈,因此容易在径向上变瘪。其结果,能够顺畅地拉入通道内并回收。6、现有技术文献7、专利文献8、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36334号技术实现思路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2、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支架具有未配置线圈的区域和配置有线圈的区域。在留置该支架时,若欲突破较狭窄的部位而压入支架,则应力会集中于刚性较大不同的两个区域的交界处而容易压曲。其结果,有可能无法突破狭窄而无法留置,或者即使能够留置,压曲部位的内腔也会变窄,从而在留置后需要在早期更换。3、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留置时不易压曲,且在回收时端部容易变瘪的支架。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5、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医疗用支架,该医疗用支架具备:树脂制的主体,其具有顶端和基端,且在顶端与基端之间沿着长度轴线形成为管状;第一卡定构件,其具有被固定于主体的顶端侧的第一固定端和位于比主体的外周面靠主体的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第一自由端,该第一卡定构件从第一固定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第二卡定构件,其具有被固定于主体的基端侧的第二固定端和位于比主体的外周面靠主体的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第二自由端,该第二卡定构件从第二固定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金属制的加强件,其在主体的顶端与基端之间绕主体的长度轴线呈螺旋状延伸,且被埋入到主体的内周面与主体的外周面之间;以及肋,其与第二固定端相连并沿着长度轴线延伸。6、加强件具有:第一部分,其在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之间的位置处呈螺旋状卷绕;第二部分,其以比第一部分的间距大的间距呈螺旋状卷绕;以及第三部分,其以比第二部分的间距大的间距呈螺旋状卷绕,第三部分位于肋与主体的内周面之间。7、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医疗用支架,该支架具有:树脂制的主体,其具有顶端和基端,且在顶端与基端之间沿着长度轴线形成为管状;第一卡定构件,其具有被固定于主体的顶端侧的第一固定端和位于比主体的外周面靠主体的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第一自由端,该第一卡定构件从第一固定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第二卡定构件,其具有被固定于主体的基端侧的第二固定端和位于比主体的外周面靠主体的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第二自由端,该第二卡定构件从第二固定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以及金属制的加强件,其在主体的顶端与基端之间绕主体的长度轴线呈螺旋状延伸,且被埋入到主体的内周面与主体的外周面之间。8、加强件具有:第一部分,其在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之间的位置处呈螺旋状卷绕;第二部分,其在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之间的位置处与第一部分相连,且以比第一部分的间距大的间距朝向第二固定端呈螺旋状卷绕;以及第三部分,其与第二部分相连,且以比第二部分的间距大的间距在主体的基端与第二固定端之间的位置处呈螺旋状卷绕。9、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支架输送装置,该支架输送装置具备:导引导管,其具有能够供引导线贯穿的引导管和与引导管连接的线构件;推进导管,其具有第一管和第二管,该第一管具有能够供线构件贯穿的第一管腔,该第二管具有与第一管腔的顶端部相连且能够供引导管贯穿的第二管腔;连结构件,其具有供能够引导管贯穿的环,该连结构件与推进导管的顶端部连结;以及支架,其安装于引导管的外周面,且位于比第二管的顶端靠远位侧的位置。10、支架具有:树脂制的主体,其具有顶端和基端,且在顶端与基端之间沿着长度轴线形成为管状;第一卡定构件,其具有被固定于主体的顶端侧的第一固定端和位于比主体的外周面靠主体的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第一自由端,该第一卡定构件从第一固定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第二卡定构件,其具有被固定于主体的基端侧的第二固定端和位于比主体的外周面靠主体的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第二自由端,该第二卡定构件从第二固定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以及金属制的加强件,其在主体的顶端与基端之间绕主体的长度轴线呈螺旋状延伸,且被埋入到主体的内周面与主体的外周面之间。11、加强件具有:第一部分,其在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之间的位置处呈螺旋状卷绕;第二部分,其在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之间的位置处与第一部分相连,且以比第一部分的间距大的间距朝向第二固定端呈螺旋状卷绕;以及第三部分,其与第二部分相连,且以比第二部分的间距大的间距在主体的基端与第二固定端之间的位置处呈螺旋状卷绕,12、主体在基端与第二固定端之间的外周面具有通孔,连结构件的环贯穿于通孔。13、通过使引导管贯穿环,从而支架相对于推进导管定位。技术特征:1.一种医疗用支架,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支架,其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支架,其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用支架,其中,5.一种医疗用支架,其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支架,其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用支架,其中,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用支架,其中,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用支架,其中,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用支架,其中,11.一种支架输送装置,其中,技术总结一种医疗用支架,其中,该医疗用支架具备:主体,其具有顶端和基端,且在所述顶端与所述基端之间沿着长度轴线形成为管状;和金属制的加强件,其在所述主体的所述顶端与所述基端之间绕所述主体的所述长度轴线呈螺旋状延伸,且被埋入到所述主体的内周面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之间,所述加强件具有:第一部分,其呈螺旋状卷绕;第二部分,其以比所述第一部分的间距大的间距呈螺旋状卷绕;以及第三部分,其以比所述第二部分的间距大的间距呈螺旋状卷绕。技术研发人员:酒井亮介,山县敏博,野田和宏,桐野侑子,小竹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
- 上一篇:主动脉阻断钳
- 下一篇:一种幼儿用留置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