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椎间融合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腰椎椎间融合术是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腰椎异常负荷承载方式的有效方法。年,hibs等首次报道脊柱融合手术的稳定性;年,mercer提出脊柱融合的理想方法是椎体间融合;腰椎融合是以受损腰椎为中心,从损伤区上位的正常脊椎到下位的正常脊椎...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椎间融合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背景技术:1、腰椎椎间融合术是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腰椎异常负荷承载方式的有效方法。1911年,hibs等首次报道脊柱融合手术的稳定性;1936年,mercer提出脊柱融合的理想方法是椎体间融合;腰椎融合是以受损腰椎为中心,从损伤区上位的正常脊椎到下位的正常脊椎作植骨术,使多个节段发生骨性连接,融合成一片,在理学上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治疗脊柱损伤、消除疼痛、防止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和保护脊髓神经等目的。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从长期随访资料来看,此项技术安全、有效,已成为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不稳、脊柱畸形等脊柱疾病的金标准。2、其中,专利号为cn201610936847.x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尾板、和撑开钉;所述融合器本体具有用于容纳植骨的内腔;所述尾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侧面,所述撑开钉包括第一撑开钉和第二撑开钉;所述第一撑开钉被设置用于钉入上节椎骨,所述第二撑开钉被设置用于钉入下节椎骨,能够防止融合器的退出等位置移动,以得到更好的定位,同时撑开钉竖直方向钉入上下节椎骨,在融合器植入后,人体直立,也不存在受力折断的可能。3、但是在对腰椎支撑的过程中不能根据患者腰椎的间隙进行适应性撑开,导致支撑的效果不佳,融合器在植入腰椎关节后存在位置滑动以及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同时由于腰椎的关节外壁面并非是水平的,而自攻螺钉的方向始终是竖直进行旋转植入,在自攻螺钉植入的过程中与腰椎关节外壁面的夹角不是90度,会出现自攻螺钉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导致自攻螺钉的植入位置发生偏移,使得融合器位置发生变化,并且自攻螺钉倾斜固定的稳定性较低,自攻螺钉可能更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松动或移位,导致融合器与腰椎的融合效果不理想。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腰椎融合器不能根据患者腰椎的间隙进行适应性撑开,导致支撑的效果不佳,融合器在植入腰椎关节后存在位置滑动以及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并且由于自攻螺钉的植入方向较为以固定,在自攻螺钉植入的过程中与腰椎关节外壁面的夹角不是90度,会出现自攻螺钉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导致自攻螺钉的植入位置发生偏移,使得融合器位置发生变化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调节部与环形支撑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环形支撑部一体成型,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内部设有植骨孔,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调节部的内部设有撑开组件,所述撑开组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移动盒,两个所述移动盒以撑开组件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排布,所述移动盒的内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的一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外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设有多个锥刺,所述移动盒的一侧设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的外侧设有螺钉导管,所述螺钉导管的内侧设有直角板,所述直角板的内侧与移动盒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螺钉导管的内部设有自攻螺钉。3、优选的,所述撑开组件包括高度调节螺杆,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的外周与调节部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杆靠近所述环形支撑部的一侧设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外周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圆柱杆远离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的一侧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的一侧设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侧与调节部互相连接。4、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侧圆周排布有两个第一销轴,两个所述第一销轴的以圆柱杆为对称轴对称排布,所述第一销轴的外侧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内侧设有举升块,所述举升块的外侧与所述移动盒的内侧互相连接。5、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倾斜度调节螺钉,所述倾斜度调节螺钉与所述移动盒螺纹连接,所述倾斜度调节螺钉靠近所述环形支撑部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柱互相连接,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倾斜度调节螺钉的一侧设有矩形筒,所述矩形筒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与所述调节部互相连接。6、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梯形块和第二梯形块,所述第一梯形块与所述第二梯形块均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设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以所述支撑柱为对称轴对称排布,所述第一梯形块与所述第二梯形块以所述支撑杆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排布,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侧与所述移动盒转动连接。7、优选的,所述第一梯形块的外侧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外侧设有第一短板,所述第一短板的外侧与所述支撑板互相连接,所述第二梯形块的外侧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外侧设有第二短板,所述第二短板的外侧与所述支撑板互相连接。8、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直角杆,所述直角杆靠近所述移动盒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柱互相连接,所述直角杆贯穿所述移动盒的侧壁。9、优选的,所述直角杆靠近所述螺钉导管的一侧设有圆柱凸起,所述螺钉导管的内侧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圆柱凸起与所述矩形凹槽互相连接。10、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螺杆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有六边形凹槽,所述螺钉导管的形状为锥形。11、优选的,所述倾斜度调节螺钉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有六边形凹槽。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3、(1)本发明,通过撑开组件对移动盒的同步撑开,可以将两个移动盒从调节部的内部伸出,配合支撑板以及支撑板的外侧多个锥刺,从而接触到患者的腰椎骨骼,将融合器固定于腰椎之间,对不同腰椎间隙的患者进行腰椎支撑,同时支撑板端面上的多个锥刺可以增大摩擦力,确保融合器位置不易滑动。14、(2)通过撑开组件、移动组件以及调节组件的配合对支撑板的位置以及角度进行对应调节,使支撑板与腰椎骨骼外壁面相贴合,完成对于腰椎的支撑以及融合器的第一次固定,防止融合器在植入自攻螺钉之前出现松动,通过移动组件以及调节组件、导向组件的配合,使得支撑板基本贴合腰椎骨骼外壁面的同时带动螺钉导管的引导方向发生改变,确保螺钉导管的引导方向始终与支撑板的基准面相垂直,从而使自攻螺钉获得最好的入钉角度,完成融合器的二次固定,确保自攻螺钉植入腰椎后的稳定性,两个支撑板可以分别调整不同的角度,从而应对不同角度的腰椎骨骼外壁面,而后植入自攻螺钉。15、(3)通过撑开组件、移动组件以及调节组件的配合,在不影响支撑效果的前提下,完成融合器位置的微调,增加了融合器植入的精确性,通过移动组件与调节组件的配合,使两个支撑板同时向外侧倾斜配合锥刺以及融合器的手动位置调节,可以将腰椎关节内的残存软骨组织进行再一次的刮除清理,确保融合器植入腰椎后的融合效果。技术特征:1.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调节部(103)与环形支撑部(10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103)与所述环形支撑部(104)一体成型,所述环形支撑部(104)的内部设有植骨孔(101),所述调节部(103)与所述环形支撑部(104)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弧形凸起(102),所述调节部(103)的内部设有撑开组件,所述撑开组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移动盒(210),两个所述移动盒(210)以撑开组件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排布,所述移动盒(210)的内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的一侧设有支撑柱(302),所述支撑柱(302)的外侧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外侧设有支撑板(310),所述支撑板(310)的外侧设有多个锥刺(311),所述移动盒(210)的一侧设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的外侧设有螺钉导管(405),所述螺钉导管(405)的内侧设有直角板(401),所述直角板(401)的内侧与移动盒(210)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螺钉导管(405)的内部设有自攻螺钉(4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组件包括高度调节螺杆(201),所述高度调节螺杆(201)的外周与调节部(103)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杆(201)靠近所述环形支撑部(104)的一侧设有圆柱杆(202),所述圆柱杆(202)的外周转动连接有套筒(203),所述圆柱杆(202)远离所述高度调节螺杆(201)的一侧设有伸缩杆(204),所述伸缩杆(204)远离所述高度调节螺杆(201)的一侧设有伸缩筒(205),所述伸缩筒(205)远离所述伸缩杆(204)的一侧与调节部(103)互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3)的外侧圆周排布有两个第一销轴(206),两个所述第一销轴(206)的以圆柱杆(202)为对称轴对称排布,所述第一销轴(206)的外侧连接有连杆(207),所述连杆(207)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销轴(208),所述第二销轴(208)的内侧设有举升块(209),所述举升块(209)的外侧与所述移动盒(210)的内侧互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倾斜度调节螺钉(301),所述倾斜度调节螺钉(301)与所述移动盒(210)螺纹连接,所述倾斜度调节螺钉(301)靠近所述环形支撑部(104)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柱(302)互相连接,所述支撑柱(302)远离所述倾斜度调节螺钉(301)的一侧设有矩形筒(312),所述矩形筒(312)远离所述支撑柱(302)的一侧与所述调节部(103)互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梯形块(303)和第二梯形块(307),所述第一梯形块(303)与所述第二梯形块(307)均与所述支撑柱(30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10)的外侧设有两个支撑杆(306),两个所述支撑杆(306)以所述支撑柱(302)为对称轴对称排布,所述第一梯形块(303)与所述第二梯形块(307)以所述支撑杆(306)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排布,所述支撑杆(306)的另一侧与所述移动盒(210)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形块(303)的外侧设有第一滚轮(305),所述第一滚轮(305)的外侧设有第一短板(304),所述第一短板(304)的外侧与所述支撑板(310)互相连接,所述第二梯形块(307)的外侧设有第二滚轮(309),所述第二滚轮(309)的外侧设有第二短板(308),所述第二短板(308)的外侧与所述支撑板(310)互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直角杆(402),所述直角杆(402)靠近所述移动盒(210)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柱(302)互相连接,所述直角杆(402)贯穿所述移动盒(210)的侧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杆(402)靠近所述螺钉导管(405)的一侧设有圆柱凸起(403),所述螺钉导管(405)的内侧设有矩形凹槽(404),所述圆柱凸起(403)与所述矩形凹槽(404)互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201)远离所述支撑柱(302)的一侧设有六边形凹槽,所述螺钉导管(405)的形状为锥形。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度调节螺钉(301)远离所述支撑柱(302)的一侧设有六边形凹槽。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椎间融合器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融合器在植入腰椎关节后存在位置滑动以及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同时由于腰椎的关节外壁面并非是水平的,而自攻螺钉的方向始终是竖直进行旋转植入导致自攻螺钉植入效果不好的问题,包括调节部与环形支撑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环形支撑部一体成型,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内部设有植骨孔,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调节部的内部设有撑开组件,所述撑开组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移动盒,本发明通过撑开组件、移动组件、调节组件以及导向组件的配合,提高融合器的植入位置的准确性,提高融合器位置的稳定性,确保融合器与腰椎融合的效果。技术研发人员:许小伟,王晓晨,边炳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
- 上一篇:一种层级多孔明胶纳米纤维微球支架及其制备方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成像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