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到达时间差获取方法、中心血压获取方法及
发布日期:2024-08-2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脉搏到达时间差获取方法、中心血压获取方法及装置。、中心血压,或称中心动脉血压、中央主动脉血压,是指心脏附近的主动脉血压。由于是直接检测施加于心脏等内脏器官的压力,则中心血压的获取有助于预测中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患。、目前可基于热稀释法测量...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脉搏到达时间差获取方法、中心血压获取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1、中心血压,或称中心动脉血压、中央主动脉血压,是指心脏附近的主动脉血压。由于是直接检测施加于心脏等内脏器官的压力,则中心血压的获取有助于预测中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患。2、目前可基于热稀释法测量中心血压。但相对于能够无创测量的上腕血压,热稀释法测量中心血压必须在心脏附近插入导管。技术实现思路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搏到达时间差获取方法、中心血压获取方法及装置,可为无创测量中心血压提供支持。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脉搏到达时间差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在被测对象的心脏远端脉搏采样区域处采集到的第一脉搏波数据,以及获取在被测对象的心脏近端脉搏采样区域处采集到的第二脉搏波数据;根据第一脉搏波数据的第一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第一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获取被测对象的脉搏到达时间差。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脉搏到达时间差获取方法通过采集被测对象的心脏远端脉搏波数据和心脏近端脉搏波数据,即可准确测量被测对象的脉搏到达时间差,测量得到的脉搏到达时间差可用于获知被测对象的中心血压,为无创测量中心血压提供数据支持。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心血压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在被测对象的心脏远端脉搏采样区域处采集到的第一脉搏波数据,以及获取在被测对象的心脏近端脉搏采样区域处采集到的第二脉搏波数据;根据第一脉搏波数据的第一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第一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获取被测对象的脉搏到达时间差;根据脉搏到达时间差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第二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获取被测对象的中心血压。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心血压获取方法通过采集被测对象的心脏远端脉搏波数据和心脏近端脉搏波数据,可以准确测量被测对象的脉搏到达时间差,进而可基于脉搏到达时间差和心脏近端脉搏波数据,准确测量被测对象的中心血压。6、相较于热稀释法,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心血压测量方式可无创进行、且操作便捷。7、相较于使用传统袖带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实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心血压测量方式可省去袖带充放气过程,不存在压迫血管、无法连续测量血压等弊端,且测量的中心血压可有助于预测中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患。8、相较于现有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备中心血压测量能力,能够准确测量中心血压,提升血压测量准确度。9、可选地,第一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包括:脉搏波数据中单个脉搏波的上升时间、动脉指数、上升面积、心动周期中的至少一个。基于脉搏波数据的这些波形特征能够实现对远端及近端两路脉搏波数据的准确波形匹配,从而可实现对脉搏到达时间差的准确测量。10、可选地,第二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包括:脉搏波数据中单个脉搏波的上升支最大斜率、脉搏波幅度比、舒张期面积、峰谷幅度比、上升面积中的至少一个。基于脉搏到达时间差以及心脏近端脉搏波数据的这些波形特征,能够实现对中心血压的准确测量。11、可选地,第一脉搏波数据和第二脉搏波数据在第一条件下得到,第一条件包括:采集第一脉搏波数据的设备和采集第二脉搏波数据的设备在脉搏波数据采集期间保持时间对齐。12、设备间可以基于ptp(精确时间协议)授时以保持时间对齐。受益于高授时精度,有助于准确测量脉搏到达时间差。13、可选地,中心血压获取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脉搏波数据的时间戳信息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时间戳信息,进行第一脉搏波数据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时间戳对齐;根据时间戳对齐后的第一脉搏波数据和第二脉搏波数据,执行获取被测对象的脉搏到达时间差的步骤。14、经时间戳对齐处理,可以避免不同脉搏波采集设备的采集开始时刻不完全一致对脉搏到达时间差精准测量的影响。15、可选地,中心血压获取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一时间间隔采集被测对象的状态数据;根据状态数据,检测被测对象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其中,在当前周期内检测到被测对象处于运动状态的次数不超过设定次数的情况下,第一脉搏波数据为当前周期内在心脏远端脉搏采样区域处采集到的脉搏波数据,第二脉搏波数据为当前周期内在心脏近端脉搏采样区域处采集到的脉搏波数据。16、可以限定第一脉搏波数据和第二脉搏波数据是在被测对象符合运动状态要求的情况下采集到的脉搏波数据,被测对象不符合运动状态要求情况下采集的脉搏波数据不用于测量中心血压,以保证中心血压的准确测量。17、可选地,心脏远端脉搏采样区域为腕动脉区域,心脏近端脉搏采样区域为耳动脉区域。则可以在用户正常佩戴耳机和手表的情况下,对用户的中心血压进行测量,这一测量方式无创且便捷。18、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第一电子设备执行以下第一方法步骤:采集被测对象的心脏远端脉搏采样区域处的第一脉搏波数据;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在被测对象的心脏近端脉搏采样区域处采集到的第二脉搏波数据;根据第一脉搏波数据的第一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第一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获取被测对象的脉搏到达时间差;根据脉搏到达时间差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第二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获取被测对象的中心血压。19、可选地,第一方法步骤还包括:在脉搏波数据采集期间,通过向第二电子设备授时,以与第二电子设备保持时间对齐。20、可选地,第一方法步骤还包括:生成第一脉搏波数据的时间戳信息;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二脉搏波数据的时间戳信息;根据第一脉搏波数据的时间戳信息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时间戳信息,进行第一脉搏波数据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时间戳对齐;根据时间戳对齐后的第一脉搏波数据和第二脉搏波数据,执行获取被测对象的脉搏到达时间差的步骤。21、可选地,第一方法步骤还包括:基于第一时间间隔采集被测对象的状态数据;根据状态数据,检测被测对象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其中,在当前周期内检测到被测对象处于运动状态的次数不超过设定次数的情况下,第一脉搏波数据为当前周期内第一电子设备在心脏远端脉搏采样区域处采集到的脉搏波数据,第二脉搏波数据为当前周期内第二电子设备在心脏近端脉搏采样区域处采集到的脉搏波数据。22、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第二电子设备执行以下第二方法步骤:采集被测对象的心脏近端脉搏采样区域处的第二脉搏波数据;将第二脉搏波数据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用于采集被测对象的心脏远端脉搏采样区域处的第一脉搏波数据。23、可选地,第二方法步骤还包括:响应第一电子设备在脉搏波数据采集期间向第二电子设备授时的操作,以与第一电子设备保持时间对齐。24、可选地,第二方法步骤还包括:生成第二脉搏波数据的时间戳信息;将第二脉搏波数据的时间戳信息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25、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执行以下第一方法步骤:采集被测对象的心脏远端脉搏采样区域处的第一脉搏波数据;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在被测对象的心脏近端脉搏采样区域处采集到的第二脉搏波数据;根据第一脉搏波数据的第一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第一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获取被测对象的脉搏到达时间差;根据脉搏到达时间差和第二脉搏波数据的第二类型的波形特征信息,获取被测对象的中心血压。26、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第二电子设备执行以下第二方法步骤:采集被测对象的心脏近端脉搏采样区域处的第二脉搏波数据;将第二脉搏波数据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用于采集被测对象的心脏远端脉搏采样区域处的第一脉搏波数据。27、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芯片,包括:处理器,其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电子芯片执行上述第一方法步骤。28、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芯片,包括:处理器,其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电子芯片执行上述第二方法步骤。29、第九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法步骤。30、第十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法步骤。31、前述各个方面的技术效果可互相参考,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