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溶胶生成段及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段及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溶胶生成制品指的是可释放气溶胶的制品。而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外部热源对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加热,从而产生含有尼古丁的气溶胶,供消费者吸入。这种设计旨在替代传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如卷烟。相比传统卷烟的燃烧温度通...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段及气溶胶生成制品。背景技术:1、气溶胶生成制品指的是可释放气溶胶的制品。而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外部热源对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加热,从而产生含有尼古丁的气溶胶,供消费者吸入。这种设计旨在替代传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如卷烟。相比传统卷烟的燃烧温度通常在800℃以上,常见的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温度通常在400℃以下,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气溶胶中的有害成分含量,从而减小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2、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需要配合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使用,通过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直接或间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从而产生含有尼古丁的气溶胶。目前常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会设置加热针(或加热片),通过加热针(或加热片)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中对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加热。采用这种加热方式有两个常见的问题,一个是加热针(或加热片)在使用过程中被折断;另一个是气溶胶生成制品受热后易与加热针(或加热片)产生粘连。3、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采用感应加热技术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这种技术基于电磁感应发热原理,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生成段内置入感受体,随后在专门的配套气溶胶生成装置中进行感应加热,通过热传导机制将感受体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气溶胶生成基材,从而实现气溶胶的产生。与传统的直接加热不同,这种设计确保加热元件不直接与气溶胶生成基材接触,从而减少了加热元件的清洁需求,同时避免了加热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受损的可能性,从而提供更优越的使用体验。4、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中,在气溶胶生成段1的气溶胶生成基材2中会设置感受体3,通过配套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对感受体3进行电磁感应加热,而在气溶胶生成段1的端部通常还会设置类似雾化段4进行封端。如图2所示,部分现有技术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中,在气溶胶生成段1的端部会设置o形滤棒5封端。如图3所示,还有部分现有技术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中,在气溶胶生成段1的端部会采用接装纸6封端。如图4所示,甚至部分现有技术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中,气溶胶生成段1的端部完全敞开,而不进行封端。5、然而,上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采用的感受体均为平板的片状结构,气溶胶生成的加热区域主要集中在气溶胶生成段1的中心区域,导致加热不均匀、加热效率较低。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段,其采用的感受体至少包括第一单体及第二单体,第一单体的设置方向与第二单体的设置方向相互倾斜;或者其采用的感受体为扭转的感受体片。所述感受体与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接触区域更广。在所述感受体产生热量时,热量不会完全集中在所述气溶胶生成段中的单一区域,而是在气溶胶生成段中更广阔的区域产生热量,提高了加热的均匀性,同时也提高了加热效率。2、一种气溶胶生成段,其包括气溶胶生成基材及设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的感受体;3、其中,4、所述感受体至少包括第一感受体及与所述第一感受体连接的第二感受体,所述第一感受体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感受体的设置方向相互倾斜;5、或,所述感受体为扭转的感受体片。6、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之间的夹角为30-135°。7、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之间的夹角为60-90°。8、优选的,所述感受体的投影宽度与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直径的比例为0.4-0.75。9、优选的,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直径为5-8mm。10、优选的,所述感受体的厚度为20-100μm。11、优选的,所述感受体的厚度为40-65μm。12、优选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的气溶胶生成材料为无序填充。13、优选的,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为雾化烟丝、膨胀烟丝、再造烟叶丝、再造烟叶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14、优选的,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为植物材料,所述植物材料包括烟草材料和/或非烟草材料。15、优选的,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中包括有所述烟草材料时,所述烟草材料包括烟叶、烟梗、烟草粉末、均质化烟草和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16、优选的,所述感受体包括所述第一感受体及所述第二感受体,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径向依次设置。17、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受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径向依次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感受体之间连接设置有所述第二感受体。18、优选的,所述感受体包括所述第一感受体及所述第二感受体,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轴向依次设置。19、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受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感受体之间连接设置有所述第二感受体。20、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受体、所述第二感受体均为平板的片状结构。21、优选的,所述感受体为扭转的感受体片,所述感受体片在所述气溶胶生成段中的扭转角度为15°-20°每毫米。22、优选的,所述感受体为扭转的感受体片,所述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轴向进行扭转。23、优选的,所述感受体为扭转的感受体片,所述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径向进行扭转。24、优选的,还包括包裹体,所述包裹体包裹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的外周。25、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溶胶生成段、中空段及过滤段,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段采用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生成段,其包括气溶胶生成基材及设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的感受体;其中,所述感受体至少包括第一感受体及与所述第一感受体连接的第二感受体,所述第一感受体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感受体的设置方向相互倾斜;或,所述感受体为扭转的感受体片。所述气溶胶生成段中的所述感受体采用多段式相互倾斜设置的结构或者采用扭转的片状结构,相较于现有的平板的片状结构的感受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感受体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接触区域更广阔,在所述感受体产生热量时,热量不会完全集中在所述气溶胶生成段中的单一区域,而是在所述气溶胶生成段中更广阔的区域产生热量,提高了加热的均匀性,同时也提高了加热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溶胶生成基材及设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的感受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之间的夹角为30-1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之间的夹角为60-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体的投影宽度与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直径的比例为0.4-0.7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直径为5-8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体的厚度为20-100μ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体的厚度为40-65μm。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的气溶胶生成材料为无序填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为雾化烟丝、膨胀烟丝、再造烟叶丝、再造烟叶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为植物材料,所述植物材料包括烟草材料和/或非烟草材料。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中包括有所述烟草材料时,所述烟草材料包括烟叶、烟梗、烟草粉末、均质化烟草和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体包括所述第一感受体及所述第二感受体,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径向依次设置。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受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径向依次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感受体之间连接设置有所述第二感受体。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体包括所述第一感受体及所述第二感受体,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轴向依次设置。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受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感受体之间连接设置有所述第二感受体。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受体、所述第二感受体均为平板的片状结构。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体为扭转的感受体片,所述感受体片在所述气溶胶生成段中的扭转角度为15°-20°每毫米。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体为扭转的感受体片,所述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轴向进行扭转。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体为扭转的感受体片,所述感受体沿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径向进行扭转。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体,所述包裹体包裹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的外周。21.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溶胶生成段、中空段及过滤段,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段采用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段。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段,其包括气溶胶生成基材及设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的感受体;其中,所述感受体至少包括第一感受体及与所述第一感受体连接的第二感受体,所述第一感受体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感受体的设置方向相互倾斜;或,所述感受体为扭转的感受体片。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生成段及气溶胶生成制品中,所述感受体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接触区域更广阔,在所述感受体产生热量时,热量不会完全集中在所述气溶胶生成段中的单一区域,而是在所述气溶胶生成段中更广阔的区域产生热量,提高了加热的均匀性,同时也提高了加热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刘祥谋,孙龙,熊师国,刘华臣,丁永波,熊安捷,吴晨,吕涛涛,谭健,庄虎,杨俊鹏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