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组件的组装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特别涉及一种雾化组件的组装方法。、相关技术中,硬化棉雾化芯主要由发热体以及呈筒状的硬化导油棉组成,发热体环设于硬化导油棉的内壁上,其中,硬化导油棉由于兼具陶瓷和软性纤维棉的优点,即,具有一定的硬质外型以及良好的导油性和一致性,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导油体。、目前,硬化棉雾...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特别涉及一种雾化组件的组装方法。背景技术:1、相关技术中,硬化棉雾化芯主要由发热体以及呈筒状的硬化导油棉组成,发热体环设于硬化导油棉的内壁上,其中,硬化导油棉由于兼具陶瓷和软性纤维棉的优点,即,具有一定的硬质外型以及良好的导油性和一致性,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导油体。2、目前,硬化棉雾化芯被广泛应用于含有储液棉的烟弹产品中,在组装成型该类烟弹产品的过程中,雾化芯的组装是最重要的一个组装环节,雾化芯是否组装妥当直接决定整个烟弹产品的品质。然而,目前在雾化芯的组装环节上,通常是通过手工的方式将硬化棉雾化芯直接塞入呈筒状的储液棉中,在组装过程中,为确保硬化棉雾化芯能够安装到位,通常需要反复调整硬化棉雾化芯在储液棉中的位置,从而在将硬化棉雾化芯插入储液棉中或者从储液棉中拔出以调整硬化棉雾化芯在储液棉中的位置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硬化棉雾化芯发生损坏。例如,由于储液棉和硬化导油棉均为多孔纤维材料,因此储液棉的内壁和硬化导油棉的外壁的摩擦系数均较大,从而当硬化导油棉与储液棉之间来回进行相对运动时,容易因硬化导油棉与储液棉之间反复进行摩擦而致使硬化导油棉发生破损。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组件的组装方法,旨在降低在组装雾化组件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雾化组件的组装质量。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组件的组装方法,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硬化棉雾化芯以及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具有中空贯通的容纳通道,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与所述容纳通道相适配,所述容纳通道用于插设所述硬化棉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3、提供一组装治具,其中,所述组装治具包括一顶杆以及一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包括限位部和套管部,所述套管部具有中空贯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相适配,所述顶杆能够可拆卸且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安装通道中,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所述限位部固设于所述套管部的外周壁上并将所述套管部分为第一套管段和第二套管段,所述第一套管段用于供所述顶杆插入所述安装通道中,所述第二套管段用于伸入所述容纳通道内;4、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装入所述安装通道中;5、将所述第二套管段插入所述容纳通道中,使得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面相抵接;6、将所述顶杆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所述安装通道中,直至所述顶杆的下端面到达预定的目标位置为止,其中,当所述顶杆的下端面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所述顶杆与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相抵接,且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位于所述第二套管段内;7、保持所述顶杆不动,并驱使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顶杆往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方向移动,直至整个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二套管段内脱出并紧密配合于所述容纳通道中为止。8、进一步地,所述硬化棉雾化芯设有从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一端端面向远离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两根电极线脚;所述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装入所述安装通道中的步骤,包括:9、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背向所述电极线脚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并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装入所述安装通道中;10、或者,11、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设有所述电极线脚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套管段的端口,并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二套管段的端口装入所述安装通道中,以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置于所述第二套管段内。12、进一步地,所述顶杆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条用于插设所述电极线脚的避让槽,当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装入所述安装通道中时,所述将所述顶杆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所述安装通道中,直至所述顶杆的下端面到达预定的目标位置为止,其中,当所述顶杆的下端面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所述顶杆与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相抵接,且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位于所述第二套管段内的步骤,包括:13、将所述顶杆的各所述避让槽一一对准相应的所述电极线脚;14、将所述顶杆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所述安装通道中并进行移动,直至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一套管段推压至所述第二套管段为止,其中,当所述硬化棉雾化芯被所述顶杆推压至所述第二套管段时,所述顶杆的下端面与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相抵接且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面相平齐。15、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外径与所述套管部的内径相适配,所述顶杆的下端具有用于抵接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顶推端,所述顶推端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套管部的内径且大于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内径。16、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下端具有用于抵接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顶推端,所述顶推端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所述套管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避让缝隙,所述避让缝隙沿所述套管部的轴向自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延伸至所述第二套管段的端口,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对应所述避让缝隙设置且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17、当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装入所述安装通道中后,所述电极线脚与所述避让缝隙相互错开设置;18、所述将所述顶杆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所述安装通道中并进行移动,直至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一套管段推压至所述第二套管段为止,包括:19、将所述顶推端的各所述最大外径的部位一一对准各所述避让缝隙;20、将所述顶杆沿着所述避让缝隙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所述安装通道中并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顶推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面相抵接为止。21、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横截面呈“十”字形、“x”字形或者“米”字形;22、其中,当所述顶杆的横截面呈“十”字形或者“x”字形时,所述顶杆上形成有四条所述避让槽,所述套管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四条所述避让缝隙,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四个所述避让通孔。23、进一步地,所述硬化棉雾化芯设有间隔设置的两根所述电极线脚,所述顶杆呈片状且所述顶杆的厚度小于两根所述电极线脚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的下端具有用于抵接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顶推端,所述顶推端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24、所述套管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避让缝隙,所述避让缝隙沿所述套管部的轴向自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延伸至所述第二套管段的端口,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对应所述避让缝隙设置且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25、当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装入所述安装通道中后,所述电极线脚与所述避让缝隙相互错开设置;26、所述将所述顶杆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所述安装通道中,直至所述顶杆的下端面到达预定的目标位置为止,包括:27、将所述顶推端的各所述最大外径的部位一一对准各所述避让缝隙,并使得所述顶杆位于两个所述电极线脚之间;28、将所述顶杆沿着所述避让缝隙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所述安装通道中并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顶推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面相抵接为止。29、进一步地,所述硬化棉雾化芯设有间隔设置的两根所述电极线脚,所述顶杆呈片状且所述顶杆的厚度小于两根所述电极线脚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的下端具有用于抵接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顶推端,所述顶推端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30、所述第一套管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沿所述套管部的轴向自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限位部的上端面;31、所述第一套管段上在位于各条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限位部之间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避让缺口在所述套管部的周向上相互错开,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对应所述避让缺口设置且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32、所述第二套管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沿所述套管部的轴向自所述第二套管段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限位部的下端面,且所述第二间隙对应所述避让通孔设置;33、当将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装入所述安装通道中后,所述电极线脚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相互错开设置;34、所述将所述顶杆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所述安装通道中,直至所述顶杆的下端面到达预定的目标位置为止,包括:35、将所述顶推端的各所述最大外径的部位一一对准各所述第一间隙,并使得所述顶杆位于两个所述电极线脚之间;36、将所述顶杆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所述安装通道中并进行移动,直至所述顶推端与所述限位部的上端面相抵接;37、将所述顶杆进行旋转,使得所述顶推端转移至所述避让缺口中并对准所述避让通孔;38、驱使所述顶杆往靠近所述第二套管段的端口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顶推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面相抵接为止。39、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纵截面呈竖置摆放的“一”字形,或者所述顶杆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或者所述顶杆的纵截面呈“l”字形。40、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或者“l”字形。4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内径大于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外径,且所述第一套管段的上端的纵截面呈喇叭形。42、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上端设有压盖,所述压盖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内径,其中,当整个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二套管段内脱出并紧密配合于所述容纳通道中时,所述压盖与所述第一套管段相抵接或者相间隔。43、进一步地,所述套管部由光滑材料制成,所述光滑材料为金属、塑料或者玻璃;4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容纳通道的内壁的摩擦系数。4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管段的长度为l,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轴向高度为h,l≥h。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47、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计专门用于将硬化棉雾化芯装入具有容纳通道的第一套筒中的组装治具,该组装治具包括搭配使用的第二套筒和顶杆,第二套筒包括限位部和套管部,限位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筒的内径,限位部固定于套管部的外周壁上并将套管部分为第一套管段和第二套管段,套管部具有中空贯通且与硬化棉雾化芯相适配的安装通道,顶杆能够可拆卸且可活动地插设于安装通道中,在利用该组装治具进行雾化组件的组装时,可先将硬化棉雾化芯装入第二套筒的安装通道中;紧接着,将与容纳通道相适配的第二套管段插入第一套筒的容纳通道中,使得限位部与第一套筒的上端面相抵接;然后,将顶杆从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硬化棉雾化芯的安装通道中,直至顶杆的下端面到达预定的目标位置为止,此时顶杆与硬化棉雾化芯相抵接,硬化棉雾化芯位于第二套筒的第二套管段内;最后,保持顶杆不动,并驱使第二套筒相对于顶杆往远离第一套筒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套管段脱离第一套筒的容纳通道,与此同时,由于顶杆的下端抵接于硬化棉雾化芯上而会对硬化棉雾化芯的向上移动形成阻挡,因此在驱使第二套筒相对于顶杆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会与第二套管段发生相对移动,使得整个硬化棉雾化芯在顶杆的阻挡下能够逐渐从第二套管段内脱出并紧密配合于第一套筒的容纳通道中,从而实现将硬化棉雾化芯装入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筒中。48、由此可见,在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装方法将硬化棉雾化芯装入第一套筒的过程中,由于套管部插入到第一套筒中的深度被限位部所限定,即第二套管段在第一套筒中的位置是确定的,因此在组装过程中,只需将顶杆沿着安装通道移动至与位于第二套管段内的硬化棉雾化芯相抵接的位置即可确保硬化棉雾化芯安装到位,也即当硬化棉雾化芯处于第二套管段时,硬化棉雾化芯已被置于第一套筒中合适的安装位置;而且,在整个组装过程中,特别是在硬化棉雾化芯从第二套筒的第二套管段脱出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与第一套筒之间并不会发生明显的接触性的相对运动,因此硬化棉雾化芯并不会偏移合适的安装位置,也不会与第一套筒的内壁来回进行摩擦,进而可避免因硬化棉雾化芯的外壁与第一套筒的内壁反复进行摩擦而导致硬化棉雾化芯发生破损,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在组装雾化组件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雾化组件的组装质量。49、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装治具还可搭配机械手进行使用,从而实现雾化组件的自动化组装,使得雾化组件的组装效率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