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的制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雾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雾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背景技术:1、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2、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在已知的技术中,cn202010054217.6号专利申请提出以外套管内封装螺旋发热丝的加热器对烟草产品进行加热生成气溶胶。技术实现思路1、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2、外壳,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3、多孔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4、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空腔内,且至少部分环绕所述多孔基体布置。5、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多孔基体的表观密度介于1g/cm3~3g/cm3。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多孔基体的材料的导热率介于1~25w/m.k。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多孔基体的孔隙率介于30~80%。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多孔基体内微孔的孔径介于10~2000μm。9、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多孔基体包括多孔陶瓷和/或多孔玻璃。10、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多孔基体不包括金属的单质。1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线圈在沿其轴向方向上,包括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端;12、所述加热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电的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其中,13、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与所述第一端连接,并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末端外;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并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末端外。14、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多孔基体呈管状并界定有沿纵向贯穿该多孔基体的通孔;15、所述第一导电引脚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1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多孔基体的管壁厚度大于0.2mm。1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18、填料,位于外壳的空腔内,且至少部分填充于所述加热线圈与外壳之间;所述填料的热膨胀系数不低于8ppm/℃。19、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填料包括玻璃粉、氧化钡粉、二氧化硅粉、氧化硼粉、氧化铝粉或氧化镁粉中的至少一种。20、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线圈能在直流电流流过时由于电阻焦耳热而发热;所述加热线圈与所述外壳彼此导热,以使所述外壳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线圈的热量而发热从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2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线圈被布置成能在交变电流流过时产生变化的磁场;22、所述外壳被构造成能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从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23、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包括:24、外壳,被构造呈销钉或针状,并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25、多孔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26、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空腔内,且至少部分环绕所述多孔基体布置。27、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加热器的加热线圈围绕多孔基体布置,对于提升加热器的高温区的长度和减少功耗是有利的。技术特征: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表观密度介于1g/cm3~3g/cm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材料的导热率介于1~25w/m.k。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孔隙率介于30~80%。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内微孔的孔径介于10~2000μm。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包括多孔陶瓷和/或多孔玻璃。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不包括金属的单质。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在沿其轴向方向上,包括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呈管状,并界定有沿纵向贯穿所述多孔基体的通孔;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管壁厚度大于0.2mm。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玻璃粉、氧化钡粉、二氧化硅粉、氧化硼粉、氧化铝粉或氧化镁粉中的至少一种。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能在直流电流流过时由于电阻焦耳热而发热;所述加热线圈与所述外壳彼此导热,以使所述外壳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线圈的热量而发热从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被布置成能在交变电流流过时产生变化的磁场;15.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技术总结本申请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中,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加热器包括:外壳,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多孔基体,于空腔内延伸;加热线圈,位于空腔内,且至少部分环绕多孔基体布置。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加热器的加热线圈围绕多孔基体布置,对于提升加热器的高温区的长度和减少功耗是有利的。技术研发人员:张淑媛,徐中立,李永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5
- 上一篇:一种烤后烟回潮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提高水松纸切割质量的压力控制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