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烟油利用率的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雾化,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烟油利用率的雾化装置。、目前,现有的雾化装置,进油孔在储油腔内的设计位置略高于储油腔的腔底壁,雾化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储油腔内烟油量减少,烟油液面淹没不过进油孔后会导致进油速度和进油量降低,从而造成发热芯吸油不充足出现干烧,当烟油液面低于进油孔后,少...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雾化,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烟油利用率的雾化装置。背景技术:1、目前,现有的雾化装置,进油孔在储油腔内的设计位置略高于储油腔的腔底壁,雾化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储油腔内烟油量减少,烟油液面淹没不过进油孔后会导致进油速度和进油量降低,从而造成发热芯吸油不充足出现干烧,当烟油液面低于进油孔后,少量烟油不能通过进油孔被发热芯吸收使用,从而造成烟油利用率和抽烟次数减少。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烟油利用率的雾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储油腔内烟油淹没不过进油孔时,造成发热芯干烧,以及油量少时不能被发热芯雾化,造成烟油利用率低和抽烟次数减少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提高烟油利用率的雾化装置,包括储油器主体,所述储油器主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储油腔和雾化腔,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底壁设有聚油部,所述聚油部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且相通,所述雾化腔内设有发热芯,所述雾化腔对应的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聚油部相对应的进油孔,所述进油孔还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聚油部是由凹槽和/或间隙空间形成。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顶壁开设有注油部,所述注油部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且相通,所述注油部被封油垫封堵。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油器主体包括储油管,所述储油管内形成所述储油腔,所述储油管内设有雾化罩,所述雾化罩顶端设有作为所述储油腔的腔顶壁的第一封油体,所述雾化罩底端设有作为所述储油腔的腔底壁的第二封油体,所述注油部开设在所述第一封油体上,所述聚油部设在所述第二封油体上,所述封油垫设在第一封油体顶端,所述封油垫上开设有出雾口。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封油体上开设有作为所述注油部的第一注油通道和第二注油通道,所述第一注油通道和所述第二注油通道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且相通,所述封油垫封堵所述第一注油通道和所述第二注油通道,所述第一封油体外壁与所述储油管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封油体外壁与所述储油管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封油体上还开设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上端与所述出雾口相通,所述出雾通道下端与所述雾化罩内部相通,所述雾化罩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的开口。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油器主体还包括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在所述雾化罩内与所述开口相对应,所述雾化芯内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发热芯设在所述雾化芯内,所述雾化芯的外壁作为所述雾化腔的腔壁,所述进油孔开设在所述雾化芯的外壁上,所述雾化芯上端插入所述出雾通道内,使得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封油体顶端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且相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底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二封油体底端的贯穿通道,所述雾化芯下端通过所述凹槽插入所述贯穿通道,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壁与所述雾化芯外壁之间的间隙空间形成所述聚油部。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封油体上套设有吸嘴座,所述吸嘴座与所述封油垫相抵接,所述吸嘴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雾口相对应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插入有吸嘴,所述吸嘴内具有与出雾口相通的吸雾通道。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热芯包括导油件和电加热丝,导油件封堵所述进油孔,所述电加热丝包裹在所述导油件内;或者,所述电加热丝缠绕在所述导油件外。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油件是由棉材质、陶瓷材质、玻璃纤维材质中的其中一种材质制成。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封油体外壁套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相通的导气孔,所述固定座外壁上套设有调气环,所述调气环可沿所述固定座外壁旋转,所述调气环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导气孔相通的进气孔。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座底端设有导电连接座,所述导电连接座内设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内设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座和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1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技术实现要素:中实用新型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实用新型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实用新型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实用新型了特征a+b+c,在另 一个例子中实用新型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14、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烟油利用率的雾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烟油利用率的雾化装置,通过设计聚油部,当储油腔内烟油量过少且不足以淹没进油孔时,烟油可以汇聚到聚油部内然后淹没进油孔迅速导入发热芯内,从而确保发热芯吸油充足不会出现干烧,并且少量烟油没不过进油孔,经聚油部聚集后可被发热芯吸收使用,从而提高了烟油利用率和增多了抽烟次数。技术特征:1.一种可提高烟油利用率的雾化装置,包括储油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主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储油腔和雾化腔,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底壁设有聚油部,所述聚油部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且相通,所述雾化腔内设有发热芯,所述雾化腔对应的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聚油部相对应的进油孔,所述进油孔还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油部是由凹槽和/或间隙空间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顶壁开设有注油部,所述注油部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且相通,所述注油部被封油垫封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主体包括储油管,所述储油管内形成所述储油腔,所述储油管内设有雾化罩,所述雾化罩顶端设有作为所述储油腔的腔顶壁的第一封油体,所述雾化罩底端设有作为所述储油腔的腔底壁的第二封油体,所述注油部开设在所述第一封油体上,所述聚油部设在所述第二封油体上,所述封油垫设在第一封油体顶端,所述封油垫上开设有出雾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油体上开设有作为所述注油部的第一注油通道和第二注油通道,所述第一注油通道和所述第二注油通道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且相通,所述封油垫封堵所述第一注油通道和所述第二注油通道,所述第一封油体外壁与所述储油管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封油体外壁与所述储油管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封油体上还开设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上端与所述出雾口相通,所述出雾通道下端与所述雾化罩内部相通,所述雾化罩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的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主体还包括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在所述雾化罩内与所述开口相对应,所述雾化芯内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发热芯设在所述雾化芯内,所述雾化芯的外壁作为所述雾化腔的腔壁,所述进油孔开设在所述雾化芯的外壁上,所述雾化芯上端插入所述出雾通道内,使得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封油体顶端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且相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底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二封油体底端的贯穿通道,所述雾化芯下端通过所述凹槽插入所述贯穿通道,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壁与所述雾化芯外壁之间的间隙空间形成所述聚油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油体上套设有吸嘴座,所述吸嘴座与所述封油垫相抵接,所述吸嘴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雾口相对应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插入有吸嘴,所述吸嘴内具有与出雾口相通的吸雾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包括导油件和电加热丝,导油件封堵所述进油孔,所述电加热丝包裹在所述导油件内;或者,所述电加热丝缠绕在所述导油件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件是由棉材质、陶瓷材质、玻璃纤维材质中的其中一种材质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油体外壁套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相通的导气孔,所述固定座外壁上套设有调气环,所述调气环可沿所述固定座外壁旋转,所述调气环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导气孔相通的进气孔。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底端设有导电连接座,所述导电连接座内设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内设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座和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烟油利用率的雾化装置,包括储油器主体,所述储油器主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储油腔和雾化腔,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底壁设有聚油部,所述聚油部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且相通,所述雾化腔内设有发热芯,所述雾化腔对应的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聚油部相对应的进油孔,所述进油孔还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储油腔内烟油量过少且不足以淹没进油孔时,烟油可以汇聚到聚油部内然后淹没进油孔迅速导入发热芯内,从而确保发热芯吸油充足不会出现干烧,并且少量烟油没不过进油孔,经聚油部聚集后可被发热芯吸收使用,从而提高了烟油利用率和增多了抽烟次数。技术研发人员:郭彧,朱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劳斯韦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3技术公布日:2024/6/2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大发热面的电子烟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定位安装的膜片的制作方法